無可奈何花落去,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下的美元還有自身價值嗎?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論述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平均勞動時間所決定,也就是商品的價值是客觀存在事實。不過現在更為流行的西方經濟學裡更加註重的是供求關係,商品的價值主要還是由市場因素決定的,這就是一種市場主觀決定學說。這兩個觀點如果通俗一點來分類就類似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的區別,對於普通生產和消費者來說兩者之間孰優孰劣倒也不重要,只要東西能夠賣出去,能夠買回來就不錯了。

無可奈何花落去,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下的美元還有自身價值嗎?


從某種意義來說貨幣其實也是一種商品,只是生產貨幣的生產商是以主權國家的面目出現的而已。投資者分析貨幣的價值更多的是以不同國家之間的貨幣兌換關係來確定彼此之間的價值,實際的表現還是在供求關係上,所以對於美元的升值還是貶值,投資者也就更多的把目光放在美聯儲的美元投放和國際市場對於美元的需求之間的博弈活動中,卻常常會忽略美元自身的真正包含的實際價值。這是一個誤區,但也就是這個誤區讓人容易陷入到美元的漲跌背後真正隱含的危機。

美元作為美國的法定貨幣,從二戰之後就一直處於全球最重要的儲備和流通的金融媒介,它在市場中佔據的地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中間發生過三次重大的變動。

第一階段:1944年在美國佈雷頓森林通過的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 ,其中規定,其他國家必須確認每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的黃金官價,並以此作為國際貨幣制度的基礎。這就確定了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美元的真實價值就是同等比例的黃金,這與供求關係絲毫不相干。所以在《潛伏》中謝若林稱呼美元是美金,就是這樣來的,因為美元就是代表黃金的。

無可奈何花落去,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下的美元還有自身價值嗎?


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體系瓦解,美國總統尼克松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這也宣佈金本位的貨幣體制正式退出世界經濟舞臺。這個時期美國憑藉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控制了整個西方世界的經濟大權,並通過掌控中東石油的開採和進出口的有利位置,對石油必須採用美元定價,其他各國如果需要購買石油必須首先購買足夠多的美元作為交易方式。這個時期美元的價值更多體現的還是在於大額商品流通的儲備工具,美元的內在價值已經變現在國際市場的供求關係變化中。說句玩笑話,在目前,如果宣佈各國購買口罩只能使用人民幣,說不定在全球貨幣結算中還會形成口罩人民幣結算體系。

第三階段:21世紀開始,尤其是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機制已經發生改變,比如石油的交易市場由過去的倫敦,紐約和阿聯酋迪拜三大交易所定價,陸續出現了俄羅斯和日本的定價機制,現在中國上海的石油期貨交易成交量也得到迅猛發展,隨著交易地點的多元化,定價機制和定價貨幣也相應發生變化。大宗商品的流通需求已經不足以支撐美元繼續堅挺的內在價值。美元的供求關係變動因素也更多的反應的是美國自身的經濟體實力,這也是美元應該回歸到正常國家貨幣的未來走勢。

雖然美元的地位迴歸已經開始,但數十年的經濟地位形成機制美國經濟目前在全球經濟活動中還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還沒有一個其他的經濟體能夠代替它的存在,所以當世界經濟出現波動時美元還是各個國家第一選擇的規避風險的目標地,這種選擇有時候無關經濟本身的實力,還有就是歷史和心理上的決定。美國也常常借這種優勢發動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制裁,比如對伊拉克,伊朗,朝鮮等國家的經濟制裁,斷絕這些國家的美元進出口賬戶往往也就是隔離了這些國家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經濟交往。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俄羅斯的經濟復甦,這種制裁的威力已經開始減弱,無法產生出十幾年前的效果,這也預示著美元霸權的退潮。美元自身的價值最後還是需要回歸體現它自身的經濟實力。

無可奈何花落去,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下的美元還有自身價值嗎?


美元的價值迴歸其實也可以簡單的看成是對一件商品的價值迴歸過程,以唯心主義的供求關係來看待美元的未來走勢容易產生不確定性,如果用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美元的價值也就需要全面看待美國的真實經濟體量。但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美國經濟在歷經十幾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引導,已經產生了巨大的金融泡沫,近期以來的美股大跌其實就是一個擠壓泡沫的經濟動作,但被華爾街綁架美國政治本身是無力主動的去槓桿,資本的天生逐利性決定了它們只會繼續在膨脹的泡沫中一路狂奔。昨天美聯儲宣佈的不限量按需買入美債和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本質上就是一種無限量的量化寬鬆政策,也就是無限制的印花鈔票。這種行為在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經常看見,比如津巴布韋,海地。對中國人來說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北平無戰事》中的金圓券造成的通貨膨脹現象。今天這種故事發生在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身上只怕只能是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啦。

相比較量化寬鬆政策與金圓券政策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通過增發貨幣,增加資本流動性,增強經濟活動,刺激物價上漲,提高勞動就業率。但由於美國本身的第二產業空洞化,金融資本已經全面掌控了各個經濟的發展格局,增發的貨幣將會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巨大的通貨膨脹,而這種通貨膨脹的直接後果就是美元貶值。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濫發貨幣——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繼續濫發貨幣。這時的美元價值就已經不是什麼供求關係決定了,自身實際的價值也已經煙消雲散。當然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受到影響的就不是一個美國經濟,而可能成為一個數千年歷史中從未出現過的經濟格局大轉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