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防控第一線 審執工作不停歇 @望都法院 @高碑店法院 @曲陽法院 @高新區法院 @徐水法院


望都法院

戰“疫”出新招!司法鑑定“雲搖號”

堅守防控第一線 審執工作不停歇 @望都法院 @高碑店法院 @曲陽法院 @高新區法院 @徐水法院

堅守防控第一線 審執工作不停歇 @望都法院 @高碑店法院 @曲陽法院 @高新區法院 @徐水法院


3月24日,望都法院採用“雲搖號”方式確定司法鑑定機構,雙方當事人通過微信視頻遠程觀看全過程,實現“線下不聚集,線上解難題”。

此案系一起交通事故糾紛案,原告花費鉅額醫療費,家庭負擔沉重,但當事人就鑑定機構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疫情防控期間,為保證案件進度,承辦法官會同司法技術室主任開通“鑑定綠色通道”,採用“雲搖號”模式,建立“一案一鑑定微信群”與當事人逐一溝通,詳細介紹“雲搖號”的操作步驟。

在搖號現場,工作人員通過微信群視頻,依次核對案件當事人身份信息、告知當事人相關事項、公佈待選鑑定機構順序號,全程直播搖號過程,當場宣佈搖號結果。整個過程程序規範、公開透明,得到當事人的認可。

從現場選擇模式到“雲搖號”模式的轉變,是望都法院拓寬司法便民渠道、創新工作方式的又一舉措。自疫情防控以來,望都法院借力信息化手段開展網上立案、網上開庭、視頻搖號等工作,藉助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戰“疫”答卷。


高碑店法院

戰“疫”不鬆勁 審判不止步

堅守防控第一線 審執工作不停歇 @望都法院 @高碑店法院 @曲陽法院 @高新區法院 @徐水法院

2020年,全國人民度過了一個從未有過的春節,這一切只因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暫時隔斷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接觸”,但是隔不斷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初心和情懷。疫情發生以來,高碑店法院刑一庭、刑二庭在院黨組領導下,立足本職工作,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妥善安排各項審務工作,做到疫情防控與審判工作兩不誤。截至到3月25日刑事審判庭網上開庭共計28件。

疫情期間,高碑店法院刑一庭、刑二庭邊參與疫情防控邊開展審判工作,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對待疫情防控,幹警們聽從政府和社區工作安排,分別對本市億博豪軒、世紀城、公園大道等小區的湖北返家人員進行值守,值守期間盡職盡責;對待案件審理,他們克服困難、敢於逆行,其中,刑一庭辦理的一起重大涉黑案件中,因部分被告人的羈押期限問題,幹警們在春節期間疫情緊張的情況下,三次趕赴廊坊依法為相關被告人辦理手續。為在疫情期間儘快結案,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刑庭的幹警們分別到河北固安縣法院、廊坊市中級法院,利用遠程視頻與羈押於當地看守所的被告人進行庭審,極大地加快了涉黑案件的審理進度。對普通刑事案件,為保證案件在審限範圍內審結,同時控制人員流動,對取保的被告人進行網上送達、網上開庭。刑事三方遠程庭審的數字法庭建成後,刑一、刑二庭全體員額法官立即行動起來,對符合條件的進行“雲”辦案。

疫情期間,高碑店法院將充分利用線上立案、線上調解、線上開庭等多種方式,穩步推進法院審判工作正常進行,保障防控期間戰“疫”不鬆勁、審判不止步,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曲陽法院

戰“疫”期間的送達故事

疫情期間,“隔空”送達已成為曲陽法院司法便民的常態工作,併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也不免出現意外狀況。

近日,在審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時,曲陽法院民庭法官按照原告提供的被告公司住所地及電話,郵寄送達了案件應訴手續,但因電話始終處於無法接通狀態,郵件被悉數退回,也無法進行電子送達。除此之外,原告無法提供被告的其他聯繫方式。

為了使案件順利進行,曲陽法院幹警主動請纓到被告公司所在地現場送達。受疫情影響,被告公司未復工,大門緊閉。幹警並沒有放棄,通過門衛與公司所在地的管理處取得聯繫,電話說明情況並請求協助。該管理處表示會讓被告公司給法院回電話。經過半小時的焦急等待,被告公司負責人終於打來了電話,並通過微信發送了準確位置,成功送達了案件應訴手續。

曲陽法院用自己的方式維護著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戰 “疫”期間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好司法保障!


高新區法院

網上成功調解

當即執行異地當事人工程款案件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峻時期,如何即做好防疫工作,又能儘快解決當事人糾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通過信息化網絡工作方式為法院案件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糾紛解決機制。3月18日,高新區法院審判員高潔、書記員李璇利用網絡視頻調解,避免了異地當事人因防疫不便外出,“遠程”調解促使雙方當事人調解成功並當即執行。

原告吳某與被告保定市某裝修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裴某在2016年6月30日簽訂了《勞務分包施工協議書》,被告將所承建的電谷創業園研發大廈A座內裝工程中石材部分單項工程以勞務費承包形式,以115元每平米的價格承包給原告,原告於2017年4月15日根據協議書的要求將該項工程施工,工程已經竣工並交付,原告主張72776元勞務費沒有給付,雙方對賬目有分歧,不能達成一致意見。

該案原告住所地在石家莊市靈壽縣,為減少病毒傳播風險,高新區法院朝陽法庭多次與原被告雙方電話溝通,雙方基本達成初步調解意見,但仍有部分內容未達成和解,後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以網絡視頻方式進行調解。通過使用華宇庭審系統,歷時將近一個小時的網絡視頻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和解意見:二被告一次性給付原告勞務費10000元,雙方再無糾紛。在法院的主持調解下,被告當場用微信的方式轉給原告10000元。調解結束時,原告與被告雙方稱剛一開始沒有想到足不出戶,法院會如此迅速解決這起糾紛,並對法院表達了感激之情。

高新區法院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新形勢,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深入推進“雲法院”模式,將新媒體網絡融入案件解決機制,大大降低訴訟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徐水法院

大風掀起彩鋼棚 速調糾紛護民生

3月19日,在徐水法院戶木法庭特邀調解員謝書德的不懈努力下,因大風導致斷電近24小時的屯莊村60多戶村民恢復了用電。與此同時,該起因大風引發的連鎖式糾紛得到了徹底有效地解決,受到了當事各方和村民的充分肯定。

3月18日傍晚,徐水區發生了多年不遇的大風天氣,戶木鄉屯莊村王某家的彩鋼棚被掀翻,不但砸到東鄰屋頂,致使屋頂受損,還壓斷了附近高壓電線杆,致使線路受損,整個臺區60多戶停電。王某當即向本村在戶木法庭擔任特邀調解員的謝書德求助。考慮到停電對村民生活的影響,加之處於疫情特殊時期,謝書德連夜冒著大風趕往現場瞭解情況,並分別與東鄰及供電所進行溝通。19日清晨大風停止後,謝書德再次組織當事方到現場確認受損情況,並圍繞“恢復供電、解決問題”進行現場調解,立足大局為重、互諒互讓原則,當天上午,當事各方在謝書德的主持下達成了一致,並即時就協議內容進行履行。為確保及時供電,謝書德一直在現場監督清場、搶修工作直至恢復供電。該起糾紛的及時有效化解,既避免了矛盾升級,又將大風造成的影響降到了最低,通過實實在在的效果讓群眾切實體會到了鄉鎮法庭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