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涨价,市场会买单吗?

在5G概念加持下,国产高端机会走多远?疫情之下,国产手机厂商表现依然“勇猛”,开线上发布会、推新机、涨价……加入新品发售的手机品牌还在不断增加,谁也不愿错过4G、5G交替带来的换机潮。但疫情的爆发,打乱了手机市场的节奏,当减薪潮遇上新机涨价潮,国产手机将何去何从?

手机涨价,市场会买单吗?

一、新机纷纷涨价

2月13日,雷军带着小米10,站在了预定的发布会舞台中央。不同的是,台下没有观众,他独自面对镜头,在线完成了整场发布会直播。一贯走高性价比、便宜好用路线的小米,这次做出了“艰难”的定价,3999元起售的小米10旗舰机,让小米首次迈入4000元机型的行列。这只是拉开了2020年新机涨价的序幕——

2月24日,华为发布5G折叠屏手机Mate Xs,售价16999元,虽然与第一代折叠屏手机价格持平,还是刷新了国产手机售价的水平线。3月6日,OPPO发布旗舰机Find X2系列,比上一代Find X上涨500元——5499元起售,而最贵的一款Find X2兰博基尼合作机,售价已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2999元。3月10日,vivo发布高端机型NEX 3S,凭借“无界瀑布屏”,这款新机的低配版售价为4998元,高配版为5298元。高端,几乎成了2020年3月新款手机的关键词,而这批旗舰机是否有能力拯救深陷出货量下滑沼泽的国产手机?

据第三方数据公司Counterpoint公布的市场监测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但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却同比下降10%,这已经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连续八个季度出货量下降。根据英国调研机构Canalys的统计报告显示,主打中低端市场的vivo同比出货量减少540万台,而小米的跌幅也达到130万台。

手机涨价,市场会买单吗?

2020年,手机厂商能否逆势翻盘,高端机成为了重要筹码。

二、高端机升温

3月的新机发布,对各家手机厂商而言意义重大。在手机行业,素有“一款手机管半年”的销售惯例——手机厂商在上半年发布旗舰机,下半年发布其他定位的新机型,以保持市场的销售节奏。比如,三星习惯在上半年发布s系列,均价5000元以上,下半年发布note系列,定价相对偏低,在3000~4000元左右;华为在上半年发布P系列,最高价格突破6000元,下半年发布Mate系列,与P系列有明显定位差异。如今,小米也逐步形成了上半年发布数字系列旗舰机,下半年发布mix系列的惯例。

今年,高端机成为国产手机上半年发布新机的集体命题。无论是小米、OPPO、vivo,还是华为,发布的新机全部升级为5G智能机。这成为了国产手机厂商转型的推动力。一直以性价比作为卖点的小米,今年也加入了高端机发售行列,首次发布了4000元以上的5G新机,引起了外界诸多关注:小米高端机转型能否成功?目前,或许很难给出明确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抓住这一轮4G换5G的升级潮,国产手机厂商们可能会被迫出局。有数据显示,低端机市场的销量正在萎缩,手机购买者似乎更偏爱3500元以上的机型。

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2019年11月,手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9.41%。其中两条曲线对比明显——低于3500元的手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3500以上的手机销量则增长显著,4000~4500元手机的销量同比增长40.9%,5000~8000元的同比增长14.1%。中高端手机持续上升的热度一直延续至今。今年1月,3500~4000元、4000~4500元、5000~8000元的手机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26.8%、15.1%、31.9%。

手机涨价,市场会买单吗?

而2500~3000元、3000~3500元价格区间的手机下滑幅度最为明显,均超过35%。因此,借着5G芯片成本上涨的契机,全方位打造一款高端机,成为长期徘徊在中低端市场的国产手机厂商的一种共识。在这轮新机潮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在手机外壳、屏幕、相机模组、音箱等手机硬件配置上下功夫,迎合市场对更高价格、更好体验的消费需求。

三、5G的新故事不会太长

事实上,在2019年底,已经有一批5G新机陆续上市,其中,华为Mate系列的5G机型占据市场上5G手机总销量85%以上,可谓拔得头筹,赚到了5G概念的第一桶金。从历史规律看,每一次通信产业的升级,都会引发新一轮换机潮。当手机网络从2G升级到3G,智能手机代替了功能机;从3G升级到4G,则彻底打开了智能手机时代,全面屏手机引发了新一轮换机潮。但这波消费热潮只持续了三到四年时间,到2017年,4G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下滑,智能手机市场由增量转向存量。

因此,2020年开启的5G时代,自然也会引发一次新的变革。此前高通公司就曾预测,从2020年起,5G手机出货量的增长率将达到125%,2021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4.5亿部,2022年的出货量则将进一步增长至7.5亿部。

手机涨价,市场会买单吗?

同时,5G网络尚未全面落地,手机价格却已经普遍拉升了一个档位,2020年,市场上推出的5G新机定价均在3000元以上,相比较4G智能机,至少提升了1000元。“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5G依然是个特别值钱的概念,成本高、价格高,对国产手机而言,是打开一轮新发展周期的重要窗口期。”知乎手机评论人士“通信监理”认为。但5G概念带来的红利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根据工信部公示的进网许可名单显示,2019年下半年,拿到进网许可的5G新机占比还不到10%,但今年下半年,4G新机的比例预计不会超过10%。5G智能机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拉开帷幕。在5G风口下,国产手机会交出怎样的答卷?目前来看,5G高端智能手机的竞争已从拍照功能转换到屏幕功能。

例如,在3月,华为与三星新一代折叠屏手机陆续在国内开售,去年“一机难求”的热度持续到今年,这两款手机上架几十秒内就被抢购一空。无论是华为的侧翻折叠屏,还是三星的竖翻折叠屏,都被认为是完全不同于现有手机形态的全新物种,有望带领手机行业进入一个新纪元。

四、高端机能否穿越疫情周期

让原本踌躇满志的手机厂商们意想不到的是,新冠疫情的爆发打乱了2020年手机市场的节奏。在2月初,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表达了疫情对OPPO Find X2产能影响的担忧:“前期的供货会比较紧张,因为供应链某一环(哪怕是包装盒)的产能受影响,整机的产能都会受影响。”一直到3月10日,OPPO依然在全力补足产能。“战役进展越来越好,工厂复工速度也在加快,估计再有一两周会恢复正常生产了。”从2月28日到3月11日,雷军也在微博滚动“播报”工厂的复工情况。根据微博透露信息,2月28日,小米10系列开放第五次购买,总量接近50万台,但根据现有产能,依然很难满足。

据业内人士预计,小米10系列上市三周,实际销量为30万台。而上一代小米9在相同时间内的销量是100万台——销量萎缩与涨价或者产能都直接相关。此外,3月10日有外媒透露,因为疫情,苹果决定推迟3月在美国举行的春季发布会,在此之前,富士康也被传出其深圳部分苹果代工厂内,产能恢复不足50%。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719.7万部,同比下降44%,其中4G手机1896.4万部,5G手机784.5万部。一边是短时间内难恢复的产能,另一边则是疫情下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当减薪潮遇上新机上市潮,引发的思考是:在5G概念加持下,国产高端机会走多远?

从2013年4G引发智能手机兴起至今,国产手机也曾多次冲击高端机型,但因为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让不少高端机型昙花一现。2014年,OPPO暂停了高端机型Find的开发,将注意力转投向中端R系列;vivo在2018年结束了以曲面屏为卖点的高端机型Xplay的更新,将重心转向主打年轻人市场的X系列。

手机涨价,市场会买单吗?

用销量换市场,依然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手机的选择。2013年,小米发布主打低端市场的红米系列,当时有评论认为红米系列拉低了小米品牌定位,但正是红米系列把小米整体出货量提升到5000万台以上,并在2018年成功突破1亿台,小米因此跑赢了Sony、LG、HTC等高端机品牌,成为了四大国产手机品牌之一。即便是华为,也用了很长时间来完成转型。为华为打开手机市场的旗舰机P系列和Mate系列,在几年内都维持在2000元以上的市场价格,一直到2017年,伴随着元器件成本上涨,这两款机型的价格才上升到3000元以上。对于大部分急于转型的国产手机而言,市场不会给他们太多试错机会,尤其是在高成本的高端手机市场。在这方面,用独一无二的操作系统和强大的处理器来穿越各种“周期”的苹果或许是更实用的教科书。“近两年来,部分国产高端机型在上市2个月后,降价幅度就达到了1/6~1/5。”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手机的价格一直不稳,很大原因是迫于市场竞争,手机厂商主动下调价格。

因此,“价格”或许依然会是国产手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竞争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