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只有28天,為什麼比其他月份少兩三天?

為什麼二月只有28天?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中,有些月份有30天,有些月份有31天,還有一個奇怪的二月,大多數時候只有28天,只有閏年才有29天,總要比其他月份少個兩三天呢?

其實,在中國古代“月”這個概念來源於月亮陰晴圓缺的變化週期,我們現在知道這個變化週期大約是29.53天,但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公曆要強行給月份規定30,31,28這樣的天數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公曆的起源——古羅馬曆法開始說起。

二月只有28天,為什麼比其他月份少兩三天?

羅馬歷是實行於古代羅馬王朝時期的歷法,古羅馬城是由傳奇的領袖羅慕路斯大約建於前753年,初期是承繼希臘曆法,在前738年實行。羅馬曆法可以說是非常混亂,無人瞭解其法則,現時的知識很多都是來自估計。

二月只有28天,為什麼比其他月份少兩三天?

可推算曆法的太陽

羅馬曆法規定一年有304日, 分10個月(六個月30日及4個月31日),以三月份(March)作為新年及一年之始。這十個月的名稱分別是:

Martius(羅馬神話的戰神瑪爾斯);

Aprilis(拉丁文:開花的日子);

Maius(古羅馬神話的花神瑪亞);

Junius(古羅馬神話中的裘諾);

Quintilis(拉丁文“第五”的意思);

Sextilis(拉丁文“第六”的意思);

September(拉丁文“第七”的意思);

October(拉丁文“第八”的意思);

November(拉丁文“第九”的意思);

December(拉丁文“第十”的意思)。

所以當時“一年”的304天與一個太陽年(約365.25天)相比相差了61日,當時的羅馬人似乎忽略了這些日子,只把它當成無名稱及不定期的月份,成為年與年之間沒有一定規律的冬日。

二月只有28天,為什麼比其他月份少兩三天?

後來為了補償這少了的日數,調整至迴歸年,第二任的羅馬領袖陸馬·龐培留斯又在後面加上January(古羅馬神話的雙面神雅努斯)及February(古羅馬的節日菲勃盧姆節)兩個月份,造成一年12個月,平年355日,閏年377或378日(添加的閏月)。

一直到公元前46年, 羅馬歷的使用情況還是非常混亂,羅馬統帥儒略·愷撒就根據埃及亞歷山大的天文家索西琴的建議,修訂古羅馬歷而制定儒略曆,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規定從三月March到一月January,各月的天數依次為三月31天、四月30天、五月31天、六月30天、七月31天、八月30天、九月30天、十月31天、十一月30天、十二月31天、一月30天;二月February的天數為平年30、閏年31,四年一閏。

二月只有28天,為什麼比其他月份少兩三天?

儒略·愷撒

後來,人們又把一月January(30天)和二月February(平30閏31天)移至了年首,但打頭的一月January是個小月,人們認為開頭不能為小,所以從二月移了一天至一月,這樣一來一月就變成了大月有31天,二月就變成了平年29天,閏年30天。

正是因為儒略·愷撒推行了曆法改革,讓曆法和太陽運行規律較好地結合起來,經元老院一致決定,將愷撒出生的月份七月Quintilis改為他的名字儒略(Julius)。

再後來,愷撒的養子蓋烏斯·屋大維成為了羅馬的君主,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個月份,於是元老院將他出生的月份八月(Sextilis)改為他的稱號奧古斯都(Augustus),八月原本是小月只有30天,屋大維認為自己稱號命名的月份不能為小,所以又從二月裡抽出一天補到八月裡變成大月,因此八月變成了31天,而二月也就成了平年28天、閏年29天。

二月只有28天,為什麼比其他月份少兩三天?

蓋烏斯·屋大維塑像

到這時,關於儒略曆的改革就基本定型,根據儒略曆的算法,年平均長度為365.25天,而一個迴歸年的確切時間是365.24219879日,因此使用儒略曆法之後每年多算了11分鐘14秒。

一直到了16世紀,這個偏差已經達到了10天,於是在1582年3月,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再次進行曆法改革,宣佈將當年10月5日至14日從日曆中抹去,即10月4日之後的一天為10月15日,於是曆法又回到與太陽年同步。儒略曆改革後名為格里高利曆。

二月只有28天,為什麼比其他月份少兩三天?

這便是一直沿用至今並且在世界上通用的歷法——格里高利曆,簡稱格里曆,也就是我們說的公曆,而儒略曆中二月只有28/29天的算法沒有更改,並一直沿用到了今天。這便是二月比其他月份少兩三天的具體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