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孤兒》:鎏光溢彩的紐約背後,其實是美國夢的幻滅

“這個故事發生於水門案醜聞爆發,越戰劃下句點,羅曼波蘭斯基的妻子慘遭殺害,可以說是正值美國社會最憤世嫉俗的年代,而這部電影或許能夠對那時的狀況予以回應,反思現在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同時足以於各個層面探究隱藏在所謂的美國生活表象之下的事物為何,尤其更能引發處於低潮的人們發自內心的深度共鳴。”─ ─ 愛德華諾頓

從《一級恐懼》、《美國 X 檔案》、《搏擊俱樂部》以來,愛德華諾頓已成為個人最為偏愛的演員之一,雖然近幾年固定於韋斯安德森的作品中獻聲或露臉以外,大多都是些綠葉角色。然而在苦等多時,老早於 2014 年就傳出自導自演消息至今,終於盼到演而優則導的他迎來命運多舛的生涯第二部長片。

就如《羅馬》之於阿方索卡隆,《好萊塢往事》之於昆汀塔倫提諾,諾頓《布魯克林孤兒》這一封獻給紐約的情書看得是如痴如醉心馳神往,那是街頭瀰漫著爵士樂以及復古汽車,霧氣蒸騰下大橋光影迷濛閃爍的20世紀50年代,有偵探的身影,也有黑幫份子與政治角力的動盪,在一個生活封閉的孤獨偵探故事裡看到巨大世界的偏移。

《布魯克林孤兒》:鎏光溢彩的紐約背後,其實是美國夢的幻滅

電影背後:原著小說、歷史背景與電影配樂

同名小說《布魯克林孤兒》是美國作家喬納森勒瑟姆生涯第五部作品,一改前作的科幻主題,迴歸最初的偵探小說路線,同時在書評與暢銷度皆為他帶來高度肯定,該年於金匕首獎、美國國家書評獎等闖出無數佳績。因寫作方式夾雜著偵探、科幻與自傳成份,並不侷限於單一類型,在我看來,他可以稱之為類型小說的突破者,完美結合純文學與通俗文學,並可以與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等多位頗負盛名的作家相提並論。喬納森勒瑟姆認為自己的寫作風格深受前衛藝術家的父親影響,父親正是一位能自然而然將現實與想象結合在同一張畫布上的人。

《布魯克林孤兒》:鎏光溢彩的紐約背後,其實是美國夢的幻滅

自編自導自演的諾頓耗費了十幾年的心血提筆改編,原著設定於90年代,電影則定於50年代,劇本於2012年完成,幾乎可以說誕生在川普年代,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劇組因此尋找到深入挖掘《布魯克林孤兒》的動力。1957年為另一個紐約故事的獨特過渡期,劇中黑白兩道通吃的政府高官摩西倫道夫就是以真實存在的建築大師羅伯摩斯為原型,他一度掌控了公權力,在1930年到1960年間完全將紐約市改頭換面。這段期間可以說是現代紐約秘史,制度化的種族主義、舊市鎮的毀滅,被獨裁政權與帝國化的武力所刺穿,幾乎徹底違背美國民主制度的一切,可以說是多數人不甚熟悉的一段歷史。

配樂更是電影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諾頓希望有一首憂鬱抒情的主題曲,湯姆約克正是他心目中的唯一人選,因此不抱希望地將《布魯克林孤兒》劇本寄給了湯姆約克,沒想到真的盼到他回覆一曲原創歌曲《Daily Battles》。“他寄給我這個只有鋼琴伴奏和他清唱的音軌,我當時在一片黑暗的房間內坐在床緣邊聆聽,聽著聽著便潸然淚下,它足以瞬間讓人心碎並喚醒我記憶裡關於這部電影的諸多主題,沒有太過具體,卻又如此強烈,我想這首歌曲的概念就是每個人都在奮鬥,你試著振作、試著離開,不停將我帶回劇本中,隻字詞組就成了一個畫面。”確實如此,

這首曲子迷離夢幻,穿插於電影中,為《布魯克林孤兒》增添了一種孤寂蕭索的氛圍。

《布魯克林孤兒》:鎏光溢彩的紐約背後,其實是美國夢的幻滅

角色塑造:以社會邊緣人物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布魯克林孤兒》誕生於此,以患有妥瑞氏症的主角萊昂內爾為核心,將他帶離孤兒院,拉拔提攜,並納入自身羽翼下的法蘭克是萊昂內爾畢生的貴人,更成為他立足於這個世界的生存理由。法蘭克總戲稱他“布魯克林孤兒”,習慣獨來獨往的萊昂內爾在別人眼裡不出名副其實的怪咖,卻擁有過目不忘的驚人記憶力、極其敏銳的洞察力與分析能力,十分稱職於私家偵探的角色,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在一起看似平凡無奇的行動中眼睜睜痛失這位恩師,為了追查法蘭克死因與完成其未竟之事,萊昂內爾一步一步走入了慾望橫流、官商勾結的巨大陰謀中。

亦師亦友的法蘭克相當重義氣,也慣於將事情一肩獨攬,因此周遭所有人於他身亡後對此案件一無所知,萊昂內爾只能從遺物以及生前所到之處、所接觸的人事物碎片東拼西湊,像只誤闖叢林的小白兔,細細梳理多條錯綜複雜支線,方能推敲前因後果和出大致上的脈絡。這是他的日常掙扎,掙扎於連自身無法理解的疾病,掙扎於復歸虛無的人生意義,在口香糖、大麻與酒精之間,穿著他人的衣帽身處遊行行列中,望不見隊伍另一方的臉孔,也摸不清早已麻痺的心碎得多麼徹底。

諾頓深沉之演技從深邃之眼神傾瀉而出,有遲疑也有真誠,有執念也有紛亂,有孤寂也有溫柔,有世故也有稚嫩,有茫然也有酸楚,拖著一個滿是缺陷的軀殼,縱身浸入巨大虛無包圍的夜色如水裡。

《布魯克林孤兒》:鎏光溢彩的紐約背後,其實是美國夢的幻滅

主題內涵:如《小丑》一般控訴無邊界的公權力

同樣正面迎向亞歷克鮑德溫飾演的當權者,《布魯克林孤兒》彷彿對立於《小丑》的存在,訴說一個社會底層的邊緣份子,只要曾經遇見一個人發自內心對他伸出援手,也可能走出天壤之別的人生。面對看似公平的體制與法律,實質上卻是隨著權貴的步伐鋪路,在信息不發達的年代,權力交織貪婪,隨心所欲地做著違心的事。劇中引用了愛默生的一句話,整個機構或企業的風氣就是領頭羊的縮影,基層人員處理事情的方式正取決於領導人的態度,因此在紐約都市規劃的權力暗潮多次轉折後,迂迂迴回最終矛頭依然指向最高掌權者。

人生的基礎是運氣,活著的每一刻也是運氣,無論好壞。諾頓始終溫柔呵護自己故事中的主角,萊昂內爾不會真正深入險境,也未曾遭遇更無情的摧殘,帶著孤獨天才的傻勁一股腦只想挖掘出潛藏於這座城市背後的完整真相。身為毫不起眼的街角孤兒,以小搏大或以卵擊石是天方夜譚,可以說最終的結局力道不夠驚人,但小蝦米永遠難以扳倒大鯨魚,帶著尊嚴全身而退也許就已是平凡性命的最大勝利。

《布魯克林孤兒》:鎏光溢彩的紐約背後,其實是美國夢的幻滅

美國夢同時建構在金錢與權勢之上,摩西倫道夫一席震撼教育的說服力並不足以支撐種族偏見與都市發展理念。然而真正的權力又是什麼?或許依然得迴歸《辛德勒的名單》那一段著名對白,權力是絕佳自制力,是不殺的仁慈,權力也是你有絕對的理由,但懂得選擇有所不為。是故莎士比亞雲:“有巨人的力量固然好,但像巨人那樣濫用力量就是一種殘暴行為。”

即便努力還原成真實的模樣,現實和想象還是存在落差,保守一輩子的秘密,努力一輩子的心血,大筆一揮的否決信隨風飛舞,和滿是遺憾的家庭紛爭一併飄落尋常風景。日復一日於陰鬱沈悶的混亂中睜開雙眼,孑然一身與平庸對抗,形單影隻與沉淪對峙,眼前永遠是望不見盡頭的掙扎,人人幾乎都有某種層面與程度的障礙,有時來自殘缺,有時來自陰影,有時來自失語,我們蒙上各自的灰生活在各自的城市,深陷在這樣的處境,漸漸無法捉摸自我內心的情感,成為休格蘭特口中那座孤島,成為堆高機升降時的陣陣低鳴如海浪,成為異床同夢的雪地裡一對鹿的相看無語,也成為傑昆菲尼克斯眺望高樓大廈時融入暮色的寂寞背影。

《布魯克林孤兒》:鎏光溢彩的紐約背後,其實是美國夢的幻滅

寫在後面

眾所皆知,諾頓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縱使節奏掌握稍微生澀,仍帶著無與倫比的愛與熱情,毫不馬虎處理每個細節,將信息量極為龐大、相對無趣的內容賦予一層獨特美感,那是屬於舊時紐約的記憶回溯,也似與這座城市的朦朧隔閡,詩意畫面與湯姆約克配樂交互滲透成踽踽獨行的靈魂輪廓,無以名狀卻又極其強烈,時而隨劇情浮沉,時而溫柔包覆情緒,曲終人散後悵惘向著夜空清灑出美國夢的幻滅。

《布魯克林孤兒》:鎏光溢彩的紐約背後,其實是美國夢的幻滅

萊昂內爾滑稽笨拙的模樣惹人憐惜,徒勞無功與世界奮鬥的執著又不禁為之心疼,於暴戾年代裡如此結局更顯淡雅脫俗,那也不再會是費茲傑羅筆下注定回到過去的逆水行舟。那年在奇異光芒下無聲看著紐約一棟棟的大樓逐一炸燬崩塌,終於牽起彼此的手順其一切自然到來,而今70年後,我們還是望進了學會接納兩種自我的同一對迷人藍色雙眸,夢裡橋上夜色依舊壟罩,陰鬱燈火依舊搖曳,像是燃燒長達無數年的餘燼,無奈輕輕拍了幾下肩膀,只見遲暮中相偎的身影,雙雙遠離了塵囂,洗淨了鉛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