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民警連續工作60天,因公犧牲!

3月23日午飯時分,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利濟派出所二樓社區民警辦公室。辦公立櫃裡,一個印著粉色玫瑰花的飯盆靜靜等待著它的主人。旁邊的辦公桌上,一臺貼著“二警區吳湧”標籤的電腦主機依舊在運轉。

漢中街188號軍威大廈門口貼著醒目的“無疫情小區”標誌,三樓的共和社區警務室門口的宣傳欄上,社區民警吳湧照片依舊守護在那裡。

但此時,吳湧卻已永遠離我們而去。

3月22日16時許,利濟派出所民警劉曉旭路過派出所三樓寢室時,發現樓梯口的那一間門虛掩著。

午飯後在房間休息的吳湧躺在床上,被子掉在地上。

“老吳,你冷不冷啊?”劉曉旭走進房間。

說話間,劉曉旭發現床尾有嘔吐物,吳湧一動也不動。

難道他病了?

劉曉旭試著摸了一下,發現吳湧手腳冰冷,再摸時發現他已經沒有了脈搏。

“所長、所長,老吳病了!”劉曉旭衝下二樓!

“快,打120叫救護車!”

“趕緊做心肺復甦,人工呼吸!”

按壓、吹氣,按壓、再吹氣……

“老吳,快醒醒、快點醒醒呀!”劉曉旭心中萬分焦急,手上的動作片刻未停。

不一會兒,醫生趕到現場。他們認真檢查了脈搏、鼻吸和眼睛,搖了搖頭。

此時的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已連續3天確診、疑似病例清零,市內的交通卡點撤消,復工復產的大軍讓這座城市的兩江四岸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和活力。一直奮戰的疫情防控一線的吳湧卻撒手而去。

晴天霹靂驚倒樓上樓下的戰友。

“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他從來都是精氣神十足,怎麼一下就走了呢?!”

“他今天早上還說,抗擊疫情終於勝利在望了……”

“他今天中午還說,下午給居民送物資去……”

武漢民警連續工作60天,因公犧牲!

吳湧

最後的七天

“他哪天不是在社區忙得樂呵呵的,說他走了,誰敢信哪!”3月22日深夜,記者在利濟派出所見到了匆匆趕來的共和社區黨委書記熊恆超。

熊恆超一頭短髮,黝黑的臉龐,佈滿血絲的眼睛裡噙著淚水,發黃的食指是最近壓力太大、抽菸過多留下的印記。

“按照此前的安排,今天下午我和他帶領工作人員,為轄區641戶居民逐一上門發放政府下發和社區獲捐的米、麵條和食用油。”熊恆超介紹,吳湧兼任共和社區黨委副書記,“他是我社區工作的好搭檔,更是我的好大哥。”

武漢民警連續工作60天,因公犧牲!

上級下發物資有180份。社區幹部和吳湧動員轄區企業獻愛心,追補了461份,“這樣轄區641戶居民每家都可以領到一份”。

“下午兩點半,老吳一直沒來。”熊恆超就帶著其他工作人員逐戶上門送物資。

可當他們把愛心物資全部發完,老吳依舊未到。

“這段時間,大家都太累了。我比他小一輪還多,都感到有些扛不住、吃不消了,何況已經你年過五十的他咧!”1982年出生的熊恆超說,“這一週,老吳一直馬不停蹄地忙碌著。”

3月16日,週一,轄區裡一個50多歲的婦女突發精神疾病,跑上18樓的露臺。

接警趕到的吳湧好不容易將病患勸離危險地帶,趕緊與街道、區衛健委聯繫送醫事宜。可武漢市精神病院二七分院住院區域還在消殺,當天無法接受住院。吳湧只好陪著她在門診看病、開藥,把病患送回家時天已大黑。

當天晚上,不放心的吳湧乾脆在物業公司的值班室值守,並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病患的女兒。他說:“發現情況不對就給我打電話,別管幾點,千萬別耽誤了。”

剛坐一會兒,吳湧又起身探頭看看樓上病患家的燈亮不亮、窗前有沒有人影。

反反覆覆折騰到凌晨兩三點,1968年出生的吳湧才回到所裡寢室眯一會兒。

3月17日,週二,一大早,吳湧又急匆匆地趕到社區。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吃住在社區的熊恆超見他眼圈發黑、眼瞼發紅,勸他歇歇。

“不能歇、不能歇,咱們趕緊把病人送去住院。”

來到醫院,掛號、辦理入院手續、做核酸檢測,老吳樓上樓下跑得冒汗。等一切手續辦完、病患順利入院,吳湧返回所裡時已是夜幕降臨。

3月18日,週三。一早,吳湧準時到達社區,給6名安保隊員、4名協管員開完晨會後,便帶著他們在社區分頭巡查,“街巷要仔細檢查,平臺上也要巡,尤其是出入口的隔離鐵皮。”

“老吳帶著我們逐段巡、仔細查,一旦發現漏洞,第一時間採取彌補措施。”58歲的社區保安隊長何進彪對事事認真、親歷親為的老吳既欽佩又敬畏。

當天,他們巡遍整個社區,居民容易聚集的平臺健身休閒處、小區的犄角旮旯都沒放過。其間,他登門走訪了幾位孤寡獨居老人,瞭解其近況和生活需求。

3月19日,週四,社區收到政府下撥的300份愛心菜。老吳和社區幹部一道,挨家挨戶送。

共和社區的房子是老式商住兩用樓,一層二層是空間較高的商鋪,三層有大平臺,三層至九層是居民住宅樓。小區裡只有3棟樓有電梯,其他全靠腿。送一次愛心菜,幾十個門棟挨個爬一遍,肩扛手拎愛心菜,一天忙下來腰痠腿疼。

3月20日,週五。政府下發的愛心魚到了,“每條魚足有三四斤重”,吳湧和社區幹部又為家家戶戶送上門。

3月21日,週六,武漢下起了雨,社區外出人員減少,封控卡口的值守任務稍微有所減輕。

吳湧抽空帶著安保隊員們檢查社區的封控硬隔離擋板,並將有些部位加固處理。

3月22日,週日,天氣放晴。

一早,吳湧來到社區封控卡點值守,碰到幾個想違規出去蹓躂的居民,他耐心地上前勸解。中途一個居民到所裡報案,他返回所裡接待,就再也沒回到社區。

“疫情發生以來,他這樣週一至週日、夜晚連著白天循環工作是常態。”熊恆超說,“沒有想到,這竟是吳湧與我最後的並肩戰鬥。”

武漢民警連續工作60天,因公犧牲!

永遠的懷念

吳湧的父親早年去世,吳湧是家裡的頂樑柱。

疫情發生以來,74歲的母親不幸感染。經過積極治療,如今母親已經出院,在家康復觀察。

“我和大哥都在疫情防控一線,二哥由於小區封控無法出門,根本無法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吳湧的三弟吳波是武漢市第四醫院的醫生,一直戰鬥在收治重症患者的最一線。

“大哥每天都會定時和媽媽視頻通話,一方面報平安,一方面瞭解母親的身體情況。直到現在,媽媽還不知道大哥已經走了……”言及此處,吳波淚水滑落、不能言語,“他是我們家的天啊。”

1989年8月從武漢市人民警察學校畢業的吳湧,如願加入公安隊伍,成為礄口區公安分局的一員。

“大哥成績非常好,尤其是數理化,常常排在年級的前列。”據吳湧的二弟吳濤介紹,“高考前,他已經通過了招飛考試的體檢,但最後還是選擇了警校,因為當警察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哥哥的身體素質很好,到現在都堅持冬天洗冷水澡。”吳波回憶,“高中時,大哥曾經游泳橫渡長江,蛙泳游過去、蝶泳游回來。”

1993年,吳湧和就職於漢口新華路體育場的劉曉林相識、相愛、結婚。

“他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喜歡跑步、打乒乓球和羽毛球,尤其喜歡旅遊。”回憶起和丈夫相處的點點滴滴,如今已經退休在家的劉曉林淚如雨下,“即便最近這兩個月,他偶爾回家的時候都會搶著洗碗,每天把水果給我切好,等我洗完澡端來給我吃。”

2005年,在妻子鼓勵下,吳湧自考本科,拿到了武漢市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本科文憑。

兒子吳博明今年24歲,2017年參加工作。

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是4天前。那天,老吳正好回家休息,和吳博明簡單交流了一下,“有說有笑的”。

“中考結束後,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了一趟北京。我們租了三輛自行車在清華、北大轉了一圈……”說著說著,吳博明低下頭、默默擦拭淚水,“剛參加工作時,我經常抱怨工作累。他就會認真開導我,用自己的經歷教育我。”

不捨的更有轄區的群眾。

“真是接受不了啊,他怎麼會走了呢?”3月21日上午,72歲趙淑華前往社區領取團購的蔬菜。

正在現場工作的吳湧說:“趙姐,你買這麼多菜啊?少買點,蔫了就不好吃了。您家裡再有什麼事,跟我說,我來幫忙。”

“還真有事哎。我已經很多天沒吃過水果了……”趙淑華隨口一說。

當天14時25分,正在午休的趙淑華突然接到吳湧的電話。

“趙姐,您下來一下,有事找您。”

樓下,吳湧提著一堆蘋果、梨子、奇異果、桔子,憨憨的笑著。

“我給他發微信紅包,可他怎麼也不收,最後差點‘打’起來。”趙淑華說,現在那些水果還擺在家裡,“我還怎麼吃的下去啊……”

離漢通道關閉後,在轉移病人的戰場上、拉網式大排查的戰鬥中、社區封閉管理的現場、保障社區供應的一線、為老人送米送油買藥的一線……吳湧總說:“我是黨員民警。有危險,我先上!”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先人後己、兢兢業業。”利濟派出所所長介紹,從2013年至2018年,吳湧連續六年年度考核“優秀”,“2019年度評選時,他主動提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

春日暖陽下,社區裡一樹樹粉紫帶紅的木檵花開得甚是火熱。不遠處,共和社區警務室宣傳欄上,吳湧的笑容溫暖依舊。(中國警察網武漢3月23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