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暴富研究局

文 | 張沃若

今兒英國一項名為"指定倖存者"的方案登上了西方諸報頭條,內容簡而言之,就是一旦英國首相約翰遜感染新冠病毒,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將接替首相的職位。

然而在約翰遜提到方案時的一片莊嚴肅穆顯然不符合議會一貫的熱鬧景象,在短暫而尷尬的沉默後,議員們迅速找回了平日的歡脫,就著方案激烈地爭吵起來。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爭吵得倒不是這方式有啥不妥,而是接班人的人選問題上,議員們還是意見不一。

沒錯兒,在德法意先後淪陷,新冠肆虐歐洲大陸,即將橫渡英吉利海峽之時,大英帝國的議會糾結得還不是新冠的防治,而是下一輪首相花落誰家。

再加上之前的“高級人道主義”的群體免疫政策,不列顛議會的老爺們對人命的認知確實獨樹一幟。

作為曾經制霸藍星百餘年,自詡現代文明開創者的大英帝國,卻在這個世界上扮演過無數次蔑視人命的反派角色,比如那場持續了幾個世紀的罪惡——奴隸貿易。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大西洋奴隸貿易創始國

1337年 - 1453年,那場源於一位美男子(法王腓力綽號)去世的百年戰爭,最終讓英國喪失了在法國的全部領土,不得不黯然退出陸權的舞臺。

而此前皇家國庫賴以運轉的佛蘭德斯羊毛貿易也因此受到致命打擊,不甘心被剝奪薅羊毛權的英格蘭除了積極地穩固自己在英倫三島的統治外,同樣也把目光放向了拉夫德魯廣袤的大海。

彼時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殖民擴張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與英格蘭同樣被壓迫的戰略空間同樣迫使伊比利亞的王室們向著海洋擴張,甚至僅僅在哥倫布誤打誤撞發現亞美利加洲的兩年後,這兩個國家便籤訂了比後來的美利堅還雄心勃勃的章程——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 ——平分地球計劃。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白的歸葡萄牙,黑的歸西班牙

而姍姍來遲的英國雖然沒能分得殖民時代的第一杯羹,但此時的英格蘭正在超長待機的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實行重商主義政策,積極地發展本國毛紡織業等手工業以及造船和航海業,鼓勵建立各類海外貿易公司。

大批的新興貴族在此時崛起,而為了打破西班牙帝國對大洋的壟斷,英國政府甚至鼓勵起了海盜式的貿易掠奪,儼然一副P社玩家的嘴臉。

其中的佼佼者約翰-霍金斯爵士,便是英國三角貿易的創始人。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錯了錯了,是下面這位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約翰-霍金斯爵士:英國傳奇海盜 三角貿易創始人

在塞拉利昂裝運奴隸,在海地換取獸皮和糖,西方哪個國家都去過以後,再次回到朴茨茅斯時,他看誰都覺得很naive了。

有錢人總是倍受這個社會青睞,因為巨大的財富他受到了女王的接見,一開始對他不道德貿易行為持譴責態度的女王卻被鉅額的利潤所打動,再加上在航海事業上被西班牙長期壓制得不爽,女王決定得站著把錢掙了,轉而成為了霍金斯海盜事業的投資人。

而這種獲得了皇家認可的販奴貿易,從此變得合法化,並且鉅額的利潤開始鼓舞著無數的商人與冒險家開始投身大海,人類史上最為罪惡的三角貿易,就在一幫野心勃勃的私掠者們的冒險中開始走向了高潮。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大海賊時代開幕

走向藍星第一

1588年,不堪忍受英國私掠行徑的西班牙派出了他們稱霸地中海的“無敵艦隊”與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大戰,卻在風暴和亂立flag的因果律圍剿下全軍覆沒,從此逐漸將海洋霸權讓位於英國。

征服了海洋的大英帝國則是開始了新一輪的殖民擴張,隨著歐洲本土工廠手工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北美殖民地的開拓後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的需求激增,大量的種植園在西半球被建立起來,與日俱增的勞動力缺口讓奴隸貿易走向了鼎盛。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全盛時期的大英帝國

而在這場前無古人的人口貿易中佔據絕對壟斷地位的英國,則是依靠著其中的鉅額利潤迅速完成了工業革命所需的資本原始積累,改變了原有的社會生產結構,成為世界經濟與工業的中心,而英國以外的世界,則淪為了他們的原料產地與商品傾銷地。

“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佈東印度群島.我們的棉花長期以來栽培在美國南部.現已擴展到地球每個溫暖地區.“

——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

(當然,這個flag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美利堅:聽說你把我們當玉米地?

但與此同時,貿易的繁榮讓商業的模式開始逐漸變革,對羊毛貿易有著深深執念的大英帝國找到了更加便捷的薅羊毛手段——股份公司與交易所開始出現,不斷掠奪開採來的貴金屬則是引起了歐洲的物價飛漲,直接促成了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

國際範圍內的勞動分工和商品自由交換,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重商主義的殖民地產品壟斷顯然不利於新興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而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資產階級們除了需要廉價的成本以外,更需要廣闊的市場來傾銷他們的工業產品,但此時的亞洲內陸市場的大門還被塞利姆三世(奧斯曼帝國蘇丹)和乾隆爺一左一右牢牢把著大門,龐大的非洲人口就成了他們最好的商品傾銷對象。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這時候馬戛爾尼還得跪乾隆爺

在以錢為主的英國國策下,廢奴顯然成了當務之急,於是1807年3月25日,大英率先通過了廢除奴隸販賣法案,成為世界最早的廢除奴隸制貿易的國家。

但是奴隸的販賣雖然停止,但資本並不會停止對勞動力的掠奪。不斷上漲的物價讓工人們的實際收入不斷被壓縮,不得不依附並聽從資本對他們的剝削,只不過是趙家老爺從地主老爺變成了工場主老爺,廉價的勞動力們依舊沒能徹底擺脫他們被剝削的”奴隸“地位。

在利物浦到倫敦的遍地工廠之中,在鋪天蓋地的弄弄黑煙之下,依舊不乏那些被餓得面黃肌瘦並飽受剝削奴役的奴工們。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那時候“霧都孤兒”是大英社會常態

雖然這個年代裡,社會開始不斷興起人權與人本的思潮,所有人都在強調著人的自由與平等,但著更多的還是屬於資產階級的意識覺醒,距離真正的全體人類的思想解放,顯然還需要一劑更加生猛的思潮給他們來一大嘴巴。

披著羊皮的狼——現代奴隸制度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全世界都喊起了烏拉烏拉,在那個時代掀起了一場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唯一的、普遍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運動。不同於西方曾經的資產階級革命,只不過是資產階級取代舊貴族們成立了新的剝削制度,這場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消滅剝削。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鋼鐵洪流上線

因為那個帶著理想與浪漫主義的紅色帝國,資本主義不得不為了應對革命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良——8小時工作制、保障婦女參與勞動的權利、保護兒童……激進的變革也同樣促使英國等一派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不斷作出相應的社會福利變革以緩解社會矛盾。

在這場二十世紀的大變革中,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逐漸地土崩瓦解,傳統的世界經濟體系被重新洗牌,但同時英國也隨著世界浪潮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福利制度,實行被稱為“從搖籃到墳墓”貫穿人的一生的保障制度,不論是教育、醫療體系均在世界名列前茅。

並且通過厚重的底蘊與高超的姿勢水平維持住了自己世界頂級玩家的地位,成為世界最為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之一。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世界五大頂級玩家

而作為當今全球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英國自然吸引著大量的移民人口,其中不乏各國的知識精英分子、資本家,當然也少不了欠發達地區的偷渡客們,他們大多帶著夢想和憧憬背井離鄉,來到英國的土地,去尋找未來的機會。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英國優渥的福利制度與待遇背後,是企業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增加,尤其是類似於農業、建築業、酒店業、製造業和洗車業這些需要繁重勞動的行業,更是難以合法地完成資本的增殖。

因此所謂的”偷渡人口“就是他們所能獲得的最廉價的勞工,甚至這些非法人口想要留在英國,對於赤裸地奴役與剝削也無法反抗。

那些被包裝成工人或者傭人的非法移民們,被奴役、虐待甚至是被囚禁傷害,也不會被任何法律、人權所保護,因為他們只是一條被資本包庇的罪業產業鏈不斷驅使的現代”奴隸“而已。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在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當中,他們所能做的,也只是在議會老爺們唇槍舌劍之際,蜷在家中向各路神靈祈禱而已。

疫情之下的英吉利與世界

這個世界從來不想我們看到的那麼平和,即使是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我們也會看到在利益驅使下泯滅人性的動機與行為。即使過去了近兩個世紀之久,資本論中對資本的形容也尚未過時:

資本會逃避動亂和紛爭,是膽怯的。這當然是真的,卻不是全面的真理。像自然據說懼怕真空一樣,資本懼怕沒有利潤或利潤過於微小的情況。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

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會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它們。走私和奴隸貿易就是證據。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沒錯 是我說的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都理解並尊重自由、平等、尊嚴等普世性概念。

然而一場疫情,卻打散了這個世界以往的平和表象——民粹主義的盛行、國別之間的歧視、文化抑或民族之間的敵視等無數矛盾都依舊存在。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在人類共同的敵人面前,英國的議會卻還在執著於權利的爭執,而非防疫的進展。

就像老舊的歐洲從未團結,真正屬於全人類的自由與解放,似乎也還任重而道遠。

在那個曾經誕生過無數偉大思想的倫敦城裡,又是否還有人能在當權者的會議廳中,再次提起他們的人民呢。

“群體免疫”映射的是英國數百年來對人道的冷漠

被倫敦市民惡意塗鴉的馬克思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