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縣三合街道堯麓村,打造水鄉鄉村振興樣板村

圍繞鞏固脫貧成效、建設美麗鄉村目標,按照 “一村一特一果一魚一園”的產業佈局,三合街道堯麓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農村閒置土地發展庭院經濟,採取以點帶面、示範帶動的模式推進,實現農閒結合、農旅結合的半小時週末城郊經濟圈。用好“小庭院”,書寫“大文章”,促進深度貧困村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時代鄉村華麗轉身,著力打造水鄉鄉村振興樣板村。

黨建引領,庭院經濟推進“有法子”。堯麓村以黨建為引領,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載體,在“黨支部+合作社+能人+群眾”的發展模式下,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根據每戶房前屋後空閒地塊情況,利用農村老弱勞力的閒散時間,實施一戶一策,宜種則種、宜養而養、宜遊則遊,全村群眾積極參與發展庭院經濟,將“荒園”變“金園”、“荒地”變“寶地”。

精心規劃,庭院經濟佈局“有面子”。春耕正當時,堯麓村推廣小菜園、小果園、小菌園、小魚塘、小藥園的“五小”庭院經濟模式,從前雜草叢生、坑窪不平的農家小院,如今栽種各式果樹、花卉、蔬菜等20餘種,變成瓜果飄香、綠色滿園的生態家園。以庭院經濟為槓桿,撬動堯麓村實現鄉風文明變、思想觀念變、鄉村環境變、生活質量變、市場主體變、發展方式變“六變”,不斷刷新堯麓村“顏值”。

零整結合,庭院經濟規模“有樣子”。堯麓村在零星閒散土地上“做文章”,先後種植辣椒和白菜等300餘畝、精品水果20畝、食用菌20000棒、南板藍根280畝、佛手瓜150畝、楊梅30畝、獼猴桃15畝、八月瓜5畝、九月瓜5畝,以及零散種植紅心獼猴桃、生薑、蔥蒜等20餘畝。此外,養殖稻田魚63.7畝。堯麓村庭院經濟突出重點,零整結合,在打造示範點的同時,輻射周邊村寨。

合作共享,庭院經濟收益“有票子”。2019年8月,主要以農業種養殖、勞務輸出為主的村集體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社員4201人、淨資產100萬元。合作社以“兩條腿跑”的發展模式,即農業種養殖和勞務輸出相結合,勞務合作社每天組織50名群眾到庭院經濟示範點務工,日薪120元。截至目前,共有1000人(次)群眾務工,總收入185萬元,人均務工收入1850元。庭院經濟產業共覆蓋農戶120戶(次),預計總收入30萬元,戶均收入3000元。

堯麓村依託聖山大道和毗鄰縣城等得天獨厚的資源,以文明示範創建為契機,在方寸之地上,下足“繡花功夫”,提高農村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附加值,奮力摘掉“深度貧困村”的帽子,做鄉村振興的示範者。

三都县三合街道尧麓村,打造水乡乡村振兴样板村

(圖為:庭院經濟產業佈局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