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光緒不等慈禧死了再上位?

曉史才能明事


光緒為什麼那麼急著上位?

大部分人會說,這是光緒在政治上幼稚不成熟的表現,只知一味蠻幹,不懂得韜光養晦、能屈能伸的道理;小部分人會說,就光緒當時作為一個帝王的心境與處境言,不管他幼稚成熟與否,實際上他都是等不起的,他本質上就是個無法避免的悲劇。

讓咱們從對慈禧的誤解說起。

實際上,慈禧對維新變法並不排斥,史事可充分證明這一點——後來由慈禧主導的晚清新政,尺度之大,遠非戊戌變法可比。客觀地講,除去對現代政治有隔膜,不接受憲政民主,反對輿論自由,在其他諸如司法獨立、革新吏治、廢除八股、振興洋務這些方面,慈禧並不牴觸、反對,她也希望藉此穩固皇權,振興社稷江山。

既然不反對,那她為何又要廢除戊戌變法,將光緒囚禁在瀛臺呢?

很簡單,由光緒推動的戊戌變法,從本質上講根本不是所謂的變法改良,而是一場針對慈禧的政變!

有人可能會說,圍攻圓明園、活捉西太后是康有為這些冒進維新派的陰謀,光緒並沒有想過要對慈禧下毒手,說他要搞政變似乎站不住腳。

還有人可能會說,袁世凱告密子虛烏有,維新派圍園殺後也只是坊間說法,既沒有人告密,圍園殺後又是捕風捉影,慈禧怎能認定光緒要搞政變?

其實,即便沒有圍園殺後這樣的政變陰謀,光緒在變法之初的所作所為就足夠讓慈禧定性,進而採取霹靂手段的了。

光緒幹了什麼呢?

在慈禧還政於光緒,自己常住頤和園後,對於軍國大事,慈禧一度是真心要放權給光緒的。她嘗指示,只有經皇帝認可的重要奏摺,才拿給她看。

慈禧此舉無疑是向光緒表明:我老了,汝好自為之,只要不亂來,天下慢慢就是你的了。

但光緒在如此寬鬆的局勢下卻草率地以變法為名,欲設懋勤殿,引用新人,撇開老臣,在總理衙門與軍機處以外另闢一條立法行政通道,企圖第一時間架空慈禧。

在慈禧看來,我已基本放權了,你還要徹底架空我,這不是政變是什麼?

對於光緒這種政治上的幼稚不成熟,帝黨分子都感到很惋惜。

王照就曾說過:“外人或誤會慈禧反對變法,其實慈禧但知權利,絕無政見,純為家務之爭。”

意思是說,慈禧反對的不是變法,而是光緒要徹底奪走她手裡的權利。

因為光緒此舉勢必要遭到慈禧的扼殺,王照曾無比惋惜地說:“以餘個人之見,若奉之以主張變法為名,使得公然出頭,則皇上之志可由屈而為伸,久而頑固大臣皆無能為也。”

王照的說法很中肯——這時候你光緒何必要急著奪權呢,慈禧本就不反對變法,把她捧出來做支持變法的招牌有多好,久而久之,頑固派一點辦法也沒有,變法這事不就成了嘛,再加上光緒你才二十八,慈禧已經六十五了,過幾年,變法成了,慈禧不在了,你光緒的帝王之志不就徹底實現了!

這麼淺顯的道理,為什麼光緒就想不明白呢?

這裡當然有光緒幼稚不成熟的因素在,但更主要的則是光緒受到了康有為等人的蠱惑慫恿。

這些人尤其是康有為,實則是野心家,他們根本想要的不是振興圖強,而是權利。

當時圍繞在光緒身邊的這一些人,有“四激”之說:激烈如康有為、激情如譚嗣同、激進如張蔭桓、激凸如文廷式。

這“四激”將光緒團團圍住,整天向光緒灌輸一個概念:“扶此抑彼之策,以那拉氏為萬不可造就。”

正是在慈禧不除,不能成事的慫恿下,光緒一步步把自己折騰成了悲劇。

然而,在小部分眼中,光緒固然不成熟,但他的心境與處境卻也是他無法不著急的一個重要因素。

光緒雖然沒有雄主之資,但內心卻有振興圖強之志。

在他看來,外則制於列強,內則人謀鼎沸,一會有亡種之說,一會有亡國之論,國步如此艱難,一成不變,誰能保證大清的江山社稷還能再續十年?

政變,或是一死;不變,亦是必亡。

與其等死等亡,不如以政變求一線生機,即便敗了,也不負自家的帝王之志。

可話又說回來,即便光緒政變成功了,迎接他的恐怕依舊還是災難、悲劇。

因為欲速不達!

他的狂飆式折騰必將導致天下大亂。

所以說,光緒下的是一盤註定只能是悲劇的急死之棋!


黑句本


炎炎夏日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你好,作為一名歷史領域的創作者,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光緒為什麼那麼急著上位?大部分人會說,這是光緒在政治上幼稚不成熟的表現,只知一味蠻幹,不懂得韜光養晦、能屈能伸的道理;小部分人會說,就光緒當時作為一個帝王的心境與處境言,不管他幼稚成熟與否,實際上他都是等不起的,他本質上就是個無法避免的悲劇。

其次,自咸豐皇帝死了以後,經過幾次權力鬥爭,慈禧已經完全掌握了晚清的權力中樞。同治之後,光緒登基,到光緒親政以後,光緒不是沒有機會重掌大權,不過政治上第一次重大展現自己機會的事情——甲午戰爭,光緒失敗了。甲午戰爭開始之前,李鴻章是不主戰的,一方面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李鴻章知道這個腐朽的大清幾斤幾兩,但是翁同龢主戰,讓光緒認為一定能贏得這場戰爭。這場失敗導致光緒第一次政治上的亮相以失敗告終,以後有什麼事情朝中大員還是直接聽命於慈禧。

後來百日維新讓光緒和慈禧徹底的站到對立面,並且光緒對慈禧的憎恨越來越多,慈禧一句話就開始了光緒十年被軟禁的生涯。但是光緒認為自己有一個慈禧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年齡,正常情況下慈禧一定會死在光緒前頭,等到慈禧死的時候自己就能熬出頭。但是慈禧也有一個光緒沒有的優勢,就是在她活著的時候她能決定光緒的生死。於是我們看到在慈禧死的前一天,光緒死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起名不知道叫啥


光緒短暫的親政過,而且那個時候慈禧應該確實是真心想頤養天年,但變法的不確定性,最主要是他依靠的是康有為這樣的只會說而沒有實際能力的幾個人。因為觸及很多利益且有些變法事項不切實際,被慈禧制止,還被軟禁到了,綜合正史野史來看,光緒對慈禧不能說沒有怨言,而且還不小。所以於情於理,慈禧都不會讓光緒死在後面,因為極有可能會被清算,而且還會牽連一大批當時的能臣,所以就更談不上等慈溪過世了, 他永遠也等不到。現代化驗技術也確實證明了光緒是死於砒霜中毒。


野玩18號


光緒本身是一個熱血青年,想要有一番大作為,但是可惜遇上了慈禧這麼一個強勁的對手,不得不讓這個熱血青年皇帝憋屈到難有作為。

慈禧是一個女人,在那個女人不能當皇帝的時代,後宮不得干政的情況下,她都能進入權力的中心,掌握著清朝的百年命脈,若給她一個皇帝的寶座,沒準她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自從咸豐皇帝死後,慈禧連自己的親兒子同治都控於掌中,又如何會對一個抱來做傀儡的光緒皇帝心慈手軟。

光緒皇帝剛開始親政的時候還是想著有一番作為的,也並不是沒有機會掌握大權,做事情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光緒皇帝面對自己政治上的一次重大表現機會——甲午戰爭,光緒失敗了。

甲午戰爭開始之前,軍機大臣李鴻章是不主戰的,中堂知道這個腐朽的大清有幾斤幾兩,而另一派是作為帝師的翁同龢主戰,這給了光緒很大信心,讓光緒認為一定能贏得這場戰爭,也許是年輕人的熱血和保衛國家的心,面對外敵一定要反擊。

但是甲午戰爭失敗了,光緒的第一次政治亮相失敗了,權力重回慈禧的手中,以後任何事情都得徵得慈禧同意。

如果光緒皇帝是一個沉著冷靜有著心機,而且能夠臥薪嚐膽的人,那他還可能等到慈禧死後重新掌權,但是可惜他不是,戊戌變法讓光緒徹底站到了慈禧的對立面。百日維新失敗後,光緒這個傀儡皇帝被囚禁到了瀛臺10年,光緒本以為可以等到慈禧死後自己再重新掌權,但是他想不到的是,在慈禧死前的三天,自己被慈禧弄死了,再也無法等到慈禧死的那一天。

一個人對於權利有多渴望,就有多大的反抗,光緒皇帝敗在太年輕,太熱血而沒有城府,沒有忍耐性,可惜光緒這些都沒有學會,而是在自己實力尚不足於對抗的時候反抗。

我們是瀚海自媒體工作室,歷史的記憶由我們為您講述,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希望留下您的點贊+關注,謝謝!


瀚海說史


自咸豐皇帝死了以後,經過幾次權力鬥爭,慈禧已經完全掌握了晚清的權力中樞。

同治之後,光緒登基,到光緒親政以後,光緒不是沒有機會重掌大權,不過政治上第一次重大展現自己機會的事情——甲午戰爭,光緒失敗了。甲午戰爭開始之前,李鴻章是不主戰的,一方面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李鴻章知道這個腐朽的大清幾斤幾兩,但是翁同龢主戰,讓光緒認為一定能贏得這場戰爭。(當然,面對外敵,一定要反擊,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我並不是說應該要忍讓。)這場失敗導致光緒第一次政治上的亮相以失敗告終,以後有什麼事情朝中大員還是直接聽命於慈禧。

後來百日維新讓光緒和慈禧徹底的站到對立面,並且光緒對慈禧的憎恨越來越多,慈禧一句話就開始了光緒十年被軟禁的生涯。但是光緒認為自己有一個慈禧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年齡,正常情況下慈禧一定會死在光緒前頭,等到慈禧死的時候自己就能熬出頭。但是慈禧也有一個光緒沒有的優勢,就是在她活著的時候她能決定光緒的生死。於是我們看到在慈禧死的前一天,光緒死了。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覺著光緒一定是想熬到慈禧死他自己上位的,可是慈禧不會給他機會的。


饅頭看歷史


光緒雖說在皇帝在龍椅上坐著可處處得簾後老佛爺慈的臉色去辦事。皇帝也只是掛名·實際上也就是地道的傀儡,沒有任何實權。這時的光緒身處青春年華,熱血噴湧,為己為國都想獨立做一番大事業,於是暗中聯合一批進步青年如康有為等,搞維新變法,想借運動收回做皇帝應有的權力;其次,搞變法的目的企圖也想擊倒以慈禧為首腐敗地頑固派。


浩賢2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等到慈禧過世以後再選擇變法呢?

筆者認為,大部分人在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時,都是陷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光緒與慈禧是站在對立面的,光緒之所以變法失敗,是因為慈禧在背後阻撓。


有這樣的想法也屬正常,直觀的來講,戊戌變法的確是因為觸動了慈禧等封建舊貴族的利益,才被慈禧用雷霆手段直接摧毀的。

然而,如果沒有慈禧,戊戌變法真的就能成功了嗎?

我們來看看戊戌變法的提倡者,康有為是怎麼做的。

康有為不過是一個落魄書生,無權無職的他,為了得個一官半職,藉著中國甲午中日戰爭的失利,提出了戊戌變法這一項改革運動。

康有為名義上指揮著戊戌變法的一切,實際上他卻是穩坐天津,遠程遙控著變法的執行,一旦有意外發生,康有為可以迅速逃走。

慈禧派人拿下變法人士時,康有為見勢不妙,立刻逃走,輾轉世界各國,甚至又一次在世界上發起演講。

演講是假,藉著演講斂財才是真,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康有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有這樣的人領導的變法運動,即使想要有所成績,想必難度也是極大的。



其次,慈禧其實並不反對變法,如果慈禧反對變法,百日維新都不會有,真正導致慈禧將百日維新扼殺掉的,是百日維新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

就算是沒有慈禧,單單看一下百日維新的性質,就能發現舊貴族勢力是必然不允許這樣一個變法運動橫空出世的,就算慈禧不在,依舊會有人來阻止變法運動的進行。

一方面,百日維新一開始就註定了不會成功,另一方面,舊貴族也不會允許百日維新的正常進行。



最後,光緒真的是個有能力的君主嗎?慈禧還算好一些,雖然個人生活糜爛不堪,窮奢極侈,但慈禧的確也是一個有手腕的人,要不當初多得朝廷大權的人為何不是其他人?

光緒皇帝空有一腔熱血,有抱負,但卻缺少了最重要的能力,或許光緒可以守成,但光緒絕對做不到建功立業,正如康乾盛世以後的大清所有皇帝,雖不昏庸,但卻都是平庸之輩。


當然,平庸之輩也不算貶低他們,畢竟有才能的人本來就不多,或許一些憤青會認為自己去了就能拯救大局,殊不知,晚清已經到了那般境地,到底如何一個有才之人才能就晚清於水火之中呢?


魏青衣


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是光緒帝的冒進和康有為的慫恿。

其實光緒和慈禧並沒有什麼很大的衝突,慈禧按血緣來說,還是光緒的親姨母,光緒的母親,是慈禧的妹妹。而且慈禧在自己兒子同治死後,選擇光緒,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光緒還是個孩子,權力易於掌握,而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和光緒有著這血脈關係。

成年前的光緒一直和慈禧關係親密,本來自己做不了皇上的,因為慈禧的操作,順利登基,因此,光緒一家以及光緒對慈禧都抱著一種感激的心情在裡面。同樣,慈禧對光緒也是沒的說的,乾兒子也是兒子,也算對光緒盡職盡責了,並在戊戌變法前,也逐漸開始將權力還與光緒。

戊戌變法是由光緒為主導,康有為等人奉命進行的一次改革,當時的清廷環境迫切需要有一次能改進整個國家的改革。在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明白了只有變法才能救中國,年輕氣盛的光緒更是想大施拳腳,恢復到祖上”康乾盛世”。慈禧的放權以及日本的明治維新刺激了這位年輕的皇上。

這件事是好事,但是太急了,光緒進行的改革啟用康有為等人,直接越過慈禧還在掌控的總理衙門與軍機處之外,希望國家大事自己能夠總攬。可是光緒錯了,有兩點原因讓這位年輕的皇帝做了一個大權獨攬的白日夢。

1,光緒錯誤的認為慈禧的放權,是完全的將政務教給他,於是急於求成。可是事實呢?慈禧是想把政務交給光緒的,但不是全盤豁出,她知道自己老了,以後皇位肯定是光緒的。可是,光緒不明白這位執掌朝政幾十年的慈禧的真實想法。慈禧的本意是把權力逐漸給光緒,乃至全部權力都給你,這都行,但是,國家的老臣你不能動,說白了,就是光緒可以大權獨攬,但這都是慈禧默許的情況,如果慈禧哪天看你不順眼了,依然可以立刻收回大權。

2,康有為在背後的慫恿。康有為為的是國嗎?當然不是,康有為此人以戊戌變法的名義,讓自己升官發財才是自己的根本目的。本身就不是一次救亡圖存的改革,慈禧除了國家政體的改革不支持,此前一系列的改革,慈禧一向都是支持的,康有為的一舉一動都看在慈禧的眼裡。

兩點都是光緒犯的錯誤,而光緒之所以這麼冒進,或許是因為光緒從小活在慈禧的陰影下,康有為的舉措,光緒看到了能夠擺脫慈禧的掌控的機會,想拼一下。亦或許光緒知道慈禧的本性,自己等不到慈禧走後才能執掌大權,慈禧不會放過自己,將自己毒死,也不是不可能?


歷史深度揭秘


他曾經有過等的機會,可是他等不及。到了他想等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這一點他遠遠不如他的先祖嘉慶同志。人家在皇帝位置上當了三年傀儡才熬死老爹乾隆。他當年的位置大略等同於皇太子或者說接班人。總之是一個二把手的位置,自古以來,最難當的就是二把手。第一,一把手時刻提防二把手篡權奪位,稍有風吹草動立馬換接班人。第二,距離最高權利一步之遙的時候人很容易失去理智,往往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所以自古以來,二把手善終的少。遠有封建時代的太子們,近有文刀少奇、林三虎等。


躍升啤酒設備CEO


時局所迫。要是光緒皇帝真為大家所期待的那樣,是一個希望拯救大清的勤勉君主,那麼在中國已經被列強所屈辱的那個時刻,他希望站出來讓大清振作起來,而不是等待慈禧死去,再一步步地從腐朽的頑固派那裡交接權力,真等到掌權時,估計大清也亡了。當然這是主觀上的認定,而在實際上光緒等到慈禧死去也不一定能掌權,因為他還要對付慈禧之下的頑固派,甚至是在天津小站練兵的袁世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