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由秦漢文明向隋唐文明的過渡期,這一時期禮俗變化很大。其中傢俱變化主要表現在由席地傢俱向垂足高坐傢俱的轉變。

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北周安伽墓屏風石棺床

漢代傢俱中,食案和庋物之幾名目不同且形制區分明顯,但後來几案常連稱,概念互有交叉。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對几案名稱並不刻意區分,如梁簡文帝有《書案銘》,按漢劉熙《釋名》之規定,則該叫“書幾”才是。因此進食庋物的傢俱,可概稱為案。與床蓆組合使用,是日常不可缺少的傢俱。

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曹植墓陶案 《魏晉南北朝文化》215頁圖七,學林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但目前的考古工作中,只發現過魏晉南北朝時期案的陶製模型和壁畫圖像,尚缺乏實物。有以下三例:

一是山東東阿曹魏曹植墓陶案。陶案的案面長方形,長50.4、寬22.5釐米。案高16釐米,兩足為下施橫柎的曲柵,與案面分制,插安於案面底面兩端,因曲柵外侈,足距達52.8釐米。這種形制的曲柵狀足的几案,見於漢畫像中,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為几案的主要形制。

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南京郭家山東晉墓(M10)陶案 《六朝風采》圖版251,文物出版社,2004年

二是江蘇南京郭家山東晉墓(M10)陶案。南京地區東晉南朝墓中常隨葬有陶案,郭家山東晉M10號墓出土的標本保存較完好。案灰陶質,通高29.5釐米,案面長124、寬35、厚3.5釐米。兩足為下施橫柎的曲柵,與案面分制,插裝成整體。

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丁家閘十六國墓壁畫案  

三是甘肅丁家閘十六國墓壁畫案。案繪於墓主人坐像面前室外處,案足為下施橫柎的曲柵,曲柵足甚高。案上放有酒樽。

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層人士特別是文人,安坐於床、榻或席上,常在膝前繞隱几(亦稱憑几),可將雙臂憑於几上以解疲乏。

《三國志・魏書・毛玠傳》,記曹操平柳城後,“班所獲器物,特以素屏風、素馮(憑)幾賜玠。”《語林》描述憑几特徵為“孤鵠蟠膝,曲木抱腰。”說明這種傢俱的幾面呈弧曲形狀,下有三足,使用時弧曲的弧面向外,擁於人坐姿時腰部,三足中間一足在膝前居中處,供人向前憑依。

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八角村魏晉墓石槨後壁墓主壁畫隱几 《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村魏晉墓》,《文物》2001年第4期54~59頁

魏晉時的隱几,不僅見於壁畫圖像及隨葬模型明器,還有實物出土。現舉三例:

一為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魏晉墓石槨壁畫隱几。石槨正壁墓主人正坐畫像,繪出前擁的隱几,只露出腹前的部分幾面,以及膝前居中的一足。此外,魏晉南北朝時期墓室壁畫中繪出的墓主人正坐於床(榻)帳的畫像中,也常繪出隱几。

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朱然墓漆隱几 《安徽馬鞍山東吳朱然墓發掘簡報》,《文物》1986年第3期1~15頁

二為安徽馬鞍山孫吳朱然墓漆隱几。馬鞍山東吳墓是一座具有前堂和後室的大型磚室墓,據出土木名刺和謁上的文字,知所葬死者為東吳右軍師左大司馬當陽侯朱然,是目前發現的死者身份最高的東吳墓。墓中出土有1件漆木隱几,應為當時實用傢俱。隱几木胎,遍體髹漆,有黑紅兩色,表面為黑色。幾面呈扁平圓弧形,弦長69.5、面寬12.9釐米。下設三足,均為外弧的獸足形狀,幾高26釐米。

在南昌火車站東晉墓(M5),也出土過一件漆木隱几,惜已殘損,形制與朱然墓隱几相同,幾面弦長66、寬11釐米,幾足卯接於幾面下,獸足形,居中一足已失,僅存兩端二足,幾通高30釐米。几上原髹漆均已脫落。

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南京象山東晉墓(M7)陶隱几 《南京象山五號、六號、七號墓清理簡報》,《文物》1972年第11期23~41頁

三為江蘇南京象山東晉墓(M7)陶隱几。該墓的墓室中,迎門正面橫置陶床模型,床上放置陶隱几,還有陶盤、陶耳杯、陶硯及瓷香薰、青瓷唾壺等物。隱几弧形幾面長42釐米,下設三獸足,幾高21.5釐米。此外,南京地區東晉南朝墓中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不斷有陶質隱几明器模型出土,前引出土陶床模型的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墓中,也出土有陶隱几,其形制與象山東晉墓完全相同。

魏晉“茶几”居然只有三條腿!到底是靠背還是桌案

南京象山東晉墓(M7)陶車內放隱几

隱几不僅在室內使用,也可放在牛車中,供乘車時憑靠。象山東晉墓(M7)出土陶牛車模型上,就放有一件陶隱几。江寧丁甲山一號六朝墓中,在陶牛車模型上,也放有一件陶隱几。葬入時是把弧曲的一面向後,或許這類傢俱也可用於靠背亦未可知。

​內容整編自:楊泓《考古所見魏晉南北朝傢俱(中)》《紫禁城》2010年12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