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南方故事》連載 大結局 (作者: 陳剛)

中篇小說《南方故事》連載 (大結局)

中篇小說《南方故事》連載 大結局 (作者: 陳剛)

隨著列車行進程度的加快,窗外的風景也漸漸飛逝,陳粵以為自己會淡然地面對,但望著城市快速地消失在地平線,想這一別不知何時回到這座青春與夢想升起的之地,不由得潸然淚下……

到了都江堰,上了青城山,來到道觀,在百鳥凋啾中,輕叩廟門,隨著“吱咔”一塊,大門出現一位熟悉的纖纖素衣女子身影,陳粵以為眼花,定神一看,竟是碧馨。“你,你怎麼來了?”陳粵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蘇芬說你來做道士,我也來做道姑啊,你不歡迎?”碧馨說。陳粵撲過去頓時把碧馨擁在懷裡,兩人幸福地笑了……

2013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5週年紀念日。陳粵題為《生命》的油畫作品獲得了國際金獎。畫中,徐清正在汶川震區搶險,鋪就一道生命綠色通道。事件彷彿發生在昨天,在創作中,陳粵腦海中總不停地浮現著殘垣斷壁、被巨石壓著的人、解放軍以及志願者艱難而頑強救援受災民眾的場景。陳粵把整幅畫的調子處理得很凝重,顏色濃郁,飽和度較高,給人強烈的第一感官衝擊。

徐清運送傷員的車輛被滾石擊中發生的時間剛好是夕陽下山時段。那時,天空被夕陽染上了血紅色,桃紅色的雲彩倒映在岷江面上,整個江面煥然一新,天邊像燃起了熊熊烈火,異常美麗。徐清就是在欣賞此美景時,猛然間發現了朝車窗方向滾下來的石頭,急忙把臨窗而坐的護士用力往後一拉。“砰” 一聲巨響,滾石擊中車窗,霎間,車窗的鋼化玻璃立即成碎片迸向四面八方,車門被撞得變形。護士有驚無險,徐清卻被巨大的慣性甩飛在車體另一邊,不能動彈。眾人立即把徐清從車內救出,流出的鮮血把揹他的人的衣服染紅了。大家大呼其名字,但徐清雙眼緊瞪遠方,紋絲不動,鮮血汩汩湧出,淌在地上,夕陽倒映在鮮血中,耀射出炫目的光芒,顯得異常的悲壯……

“為他人的生命而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人生價值無非在於此! 徐清、淩馳不正是如此麼? 想到這裡, 陳粵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迅速提起畫筆在紙上輕輕地勾勒開來。勾出外形,就開始進一步地描繪。

中篇小說《南方故事》連載 大結局 (作者: 陳剛)

在馨儀對其生活的細心照料下,陳粵作畫不分白天還是黑夜,不分天晴還是下雨,不分飯前還是飯後,只聽見紙上的畫筆在沙沙作響,或聽見畫室窗外青城山鳥兒在高歌,或聽見青城山松濤在嘩嘩聲響……陳粵感覺,自踏入創作之路以來,從沒有這麼四大皆空似的境界全心創作。這樣畫著,陳粵不覺得是在畫畫,而是在向一一個最好的朋友傾訴心事,把對徐清、淩馳的懷念一筆一筆地融進畫中。

他想說,人世間從無地老天荒、亙古不變的事物,只有人的精神才能永存。他想用藝術作載體,表現徐清、淩馳勇於犧牲大無畏精神。至於這場災難,藝術家們也曾用他們的方式記錄下一些片段,他今天這樣用美術作品重現,不是為了煽情,而是為了鼓勵人們在以後荊棘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堅強中不斷前行。以後,每每看到這些作品,就會讓人想起那段可歌可泣的歲月,紀念那代人已逝的芳華……

難忘的場景,難忘的人物,難忘的瞬間。無法釋懷生命逝去的悲傷,不會忘記互相鼓勵、相攜前行的堅強,還有廢墟上重新站立的新生。

中篇小說《南方故事》連載 大結局 (作者: 陳剛)

大賽中,評委給予作品《生命》一致好評,認為該作品主題深遠、筆法嫻熟、色彩豐富、色調飽和、對比強烈、肌理感強。特別是《生命》沒有像其他作品一樣正面刻畫災難的沉重情景,而是從另一側面展現了抗震救災中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又一次證明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中華兒女同舟共濟、生死與共,凝聚成一個休慼相依的命運共同體,生動表現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團結意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奉獻精神,閃耀出人性的光輝!這正是作者技藝成熟、人生閱歷豐富、思想深刻的體現……

此時,幾百公里外的宜賓,陳川創作的廣漂中篇小說《南方故事》正式出版發行,以另一種形式奠祭那代人那年那月那一段又一段難忘的芬芳年華……

(全篇完)

中篇小說《南方故事》連載 大結局 (作者: 陳剛)

陳剛,男,出生於1970年,供職於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宜賓供電公司,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現為中國電力作協四川分會會員,中華作傢俱樂部、作家在線網、北方文學研究院、新世紀文學研究院創作員,宜賓市作協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