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死在時間的殺豬刀下。
唯有王家衛,反殺了時間。
“王家衛”,就像一個符號。
很多人都認識它。
卻又說不出,它到底是什麼。
1. 電影印象:我是誰
粉絲迷戀王家衛直觸內心的潛意識渲染。
沉浸在那股子無論是用瘋狂還是寂寞,演繹出的迷離與傷感。
而他的演員,說得最多的卻是:
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扮演什麼。
拍《東邪西毒》時,梁家輝只知道“黃藥師”一個名字。
梁朝偉原以為自己原來演的是東邪,結果剪成了西毒。
而我們看到的《東邪西毒》,梁朝偉既不是東邪(梁家輝飾演),也不是西毒(張國榮飾演)。
不知道自己是誰。
這大概就是王家衛的目的。
是他所有影片的真諦,所有故事的核心。
自人類誕生起,“我是誰”,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一個永遠的謎。
張國榮在《星空下的傾情》中提到,到他們那個地位,每一秒都是錢。
他們不怕付出,只是怕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但王家衛就是把這群全中國乃至亞洲最“貴”的人,耗在——
沙漠裡。
名不見經傳的拉美小房間裡。
東南亞潮溼的破旅店裡。
他和自己死磕。
不惜“謀殺”別人的時間,與未來將成為經典的作品死磕。
他的故事都與愛情有關,所有的愛情又都註定失去。
就像那個騎士和公主:
我會為愛卑微99次,也會為驕傲在最後一次手刃所愛。
兩個相愛的人所爭奪的,也就是那點敏感的自尊。
只是在時間面前,驕傲不值一提。
東邪西毒。
花樣年華。
春光乍洩。
旺角卡門。
他像個巫師,每四個字,就斷送一對戀人。
王家衛接受過很多采訪。
最常被問的一個問題是: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正是他的困惑之一:
為什麼你們會認為,我知道自己是什麼人?
古訓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但實際上,沒有人真正瞭解任何一個人。
哪怕那個人是他自己。
2 . 個人印記:人生投影
王家衛的電影,先有人,才有劇情。
他不會為故事找演員。
而是定好了演員,再根據演員定故事。
很多導演說到繆斯,一般是指某個對他極具吸引力的魅力女性。
而在王家衛這裡,人人都可能成為“繆斯”。
他的靈感來自於每一個自己挑選的演員。
他的攝影師、武術指導、化妝師,等等。
他的電影裡,處處都是自己生活的投影。
他的父親曾經是船員——
《阿飛正傳》裡的劉德華,一開始是個警察,母親過世後做了船員。
他的父親到香港後在酒店工作——
“王家衛三部曲”,酒店都有重頭戲。
他同學鄰居的姐姐是當紅舞女——
以“露露”為代表的舞女形象,一再出現在王家衛的電影中。
他相熟的人——
黎耀輝、何寶榮、蘇麗珍、梁鳳英、黃志明等名字,都脫胎於他的工作人員。
他從童年起就對重慶大廈產生好奇,決定了日後會拍攝《重慶森林》。
重慶大廈不允許拍攝的規定,又決定了他和團隊不得不採取“偷拍”的方式。
而這恰恰造就了本片的獨特風格,再次加深了“王家衛印象”。
他的文學素養,也滲透進電影創作。
劉以鬯的《對倒》和《酒徒》,分別成了《花樣年華》及《2046》的靈感。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
這句《2046》中的臺詞,實際上出自劉以鬯的《酒徒》。
甚至梁朝偉的周慕雲,據說是以劉以鬯為原型,初到香港,人生地不熟,以寫小說為生。
施蟄存《薄暮的舞女》,激發了《愛神之手》。
《東邪西毒》融合了兩位巔峰武俠小說家的精髓。其中一段著名臺詞:
“你知道喝酒跟喝水的分別嗎?酒,越喝越暖水,會越喝越寒。”
化自古龍的《歡樂英雄》:酒越飲越暖,水越喝越寒。
母親酷愛電影,也帶著五歲的王家衛走進了電影世界。
他電影中的配樂,來自童年的薰陶。
可能是一家午餐時拐進去的餐廳,播放的音樂不經意就留在了心間。
也可能是某部心儀的電影,熒幕已遠,曲調仍縈繞耳畔。
像《美國往事》之於《一代宗師》。
配樂一響,武林已成過往。
Music: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Deborah's Theme
王家衛用其他電影的音樂,更是用音樂背後厚重的電影內涵。
很早之前,他幾乎每晚都看一部電影,還在貼著電影票的本子上寫觀後感。
現在拿出來看,他也覺得那些感想很有意思。
他也自信笑談,即使當年看到王家衛的電影,他也會非常喜歡。
他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從過去,到現在。
當一個人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時,他就知道該往哪裡去。
反而是一直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才會讓人感到迷茫、恐慌和不安。
直至模糊掉自己的印記。
現在,只要一出爛片,大家就怪編劇。
編劇也只能辯解說自己沒有話語權。
但是王家衛說,一個好的編劇,可以規範到導演沒有發揮的空間。
話語權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掙”來的。
他認為電影行業,有兩個職業不需要專業技能。
一個是編劇,只要會寫字就可以。
另一個是導演,只要會說話就可以。
誰都不需要把自己看得那麼高。
他在TVB的時候,大家一起討論劇情。
來個送外賣的,也會聽取他的意見。
至於有些人,電影被批評,心裡不服氣。
反過來罵觀眾、罵演員、罵同行。
根本沒必要。
誰都可以批評你的電影。
而王家衛個人印記,也就是在這些“折磨”中,不斷雕琢,逐漸清晰起來的。
3. 導演思維:時間殺手
在導演圈子裡,王家衛一直被推崇。
比如昆汀對他電影的狂熱。
比如張藝謀說他是才華型導演。
比如李安調侃,說不清自己對他是羨慕還是嫉妒。
比如談到導演技巧,斯科塞斯與他一拍即合。
……
談到王家衛拍片,好像就是:
沒有劇本。
不用考慮成本。
大牌演員隨便換。
故事結局隨便改。
真真正正的effortless,拿獎卻拿到手軟。
但他遭遇的困難,卻沒有人看見,或者說:沒有人在意。
每個人都想當然地把他塑造成傳奇。
他在香港電影新浪潮時期入行。
處女作就贏得舉世矚目。
輕易就獲得了籌拍第二部影片的資本。
但誰知道,在那之前,他已經做了十年編劇?
他祖籍上海,五歲(1963年)時隨父母遷居香港。
那時香港被視為“鄉下”,而上海是“中國好萊塢”。
父母甚至沒準備在香港久留,只是後來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定居。
第一代被迫南下的香港移民,內心並不接納香港。
他們更願意在攝影棚裡搭建一個自己熟悉的環境,演繹自己留戀的遠鄉故事。
直到王家衛等二代移民,才開始承認和接近香港。
他們願意去拍攝香港的真正面貌,而不是繼續躲在攝影棚。
王家衛不是吃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紅利,而是親自參與創造了這個時代。
這個時代下,誰能不在乎成本?
所謂一部戲要拍很久,不過是因為他要協調演員的時間。
他手下多是大牌演員,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當他終於設計好劇情,可能演員的時間協調不來,這些戲也就沒有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對他揭秘的劇情感到驚奇。
比如重慶森林竟然是警匪片。
可能在他的劇本里,“警察”梁朝偉和“毒販”林青霞還有對手戲。
因為《阿飛正傳》的慘敗,他拉不到投資。
不得不自己開公司,打理從製片到宣發的一切事宜。
凡此種種,都不像一個被資本偏愛的導演,又談何不計成本拍片?
為普通觀眾,理解一個導演的作品,一般都是從劇情入手。
而這也一直是王家衛被詬病的地方:沒有劇情。
觀眾們總抱怨他的故事不完整。
但實際上,他已經在影片中給足了信息。
只是那些信息,並不一定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現。
比如《花樣年華》中,他以蔬菜暗示時間。
吃芹菜的時候,就說明已經到1962年6月。
再比如《重慶森林》,乍看是兩段完全分離的故事。
但在王家衛的構思中,它們是以白天和黑夜對稱組合,有著完善的內部邏輯。
至於“王家衛三部曲”,其實是一個故事。
只是限於電影體量和成本,不得不分割在三部影片中。
而這恰恰顯示了他的野心。
這個看似只會“裝逼”的導演,用意絕不在風花雪月和無病呻吟。
他期望用電影講述更長時間跨度下,具有歷史厚重感、展現社會變遷的故事。
很多人都想給“王家衛”下定義。
或者說,習慣性地以某些傳奇而刻板的印象去看待他和他的電影。
但實際上他非常靈活、開放、與時俱進。
他並沒有固定的方法,也不喜歡重複自己。
官渡之戰時,袁紹僅僅對付曹操就捉襟見肘,曹操卻可以忙裡偷閒突襲一下劉備。
同樣地,擁有相當才華的王家衛。
在拍攝《花樣年華》這部日後永垂影史的經典影片的同時。
還肩負著《2046》這部在後來賺足期待的電影拍攝任務。
但即便這樣,他還忙裡偷閒拍了重慶森林,並將之視為“放鬆”。
當蔡康永問他92歲還會不會拍電影時,他說不一定非要有這種限定。
拍電影不一定要有大明星。即使退休,他也可以在家自己拍。
年齡根本束縛不住他。
王家衛談論起自己三十歲的時候,一再強調他們都“非常非常年輕”。
而很多年輕人,遠不到那個年紀,卻感覺一輩子都死透了。
自己先放棄了自己。
每個人都應該有更多的可能,無論你處在哪個年紀。
你可以去很多地方,交很多朋友,做很多新鮮事。
年齡從來不是藉口,不是放棄和認命的理由。
願人人都似王家衛,無謂時光,不懼流年。
浮生之外(fusheng-zw)
閱讀更多 浮生之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