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上大學,在學校玩遊戲,課程掛了好幾門,馬上面臨開除,問問大家該怎麼辦?

手機用戶196春暖花開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悔過的意識就讓他先休學,將你的孩子帶回去進行教育,讓他重新走回正軌。現在的大學是學分制的,掛科滿規定的學分就要被強制退學,直接在教務系統中自動除名,找任何人都沒有用。

所以你只有把孩子帶回去,進行思想教育,讓他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從而重新拿起課本。休學也可以給他時間去補回之前的課程,讓他重修的時候不至於再次掛科。

因為我有大學同學也是和你兒子一樣,在大一的時候過度放縱,無心向學,到大二的時候已經掛了近40學分,也就是再掛兩門就得強制退學。大二還只有一小部分專業課,大部分專業課集中在大三。在沒有太大難度的非專業課的情況下都掛科接近強制退學,那到了大三就毫無疑問了。於是他便休學了一年,現在是我們的師弟了,學習狀態有了很大的改善,大三這一年也順利過去了,我們畢業了,他也進入大四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意識改變,就先讓他休學吧,否則連畢業證書都拿不到,更別說學位證了。





BIM技術論壇


我有大學同學曾經也是這樣,打遊戲,不怎麼去上課,我們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聯通”,連著通宵的意思。最後他掛了太多的課,學校要開除他,後來他父親來給學校領導下跪,甚至喝藥威脅學校別開除孩子,最後還是開除了。當時學校說他可以回去復讀,再考回來,之前的學分還算。不知道最後這哥們的確考回來了,最後不知怎麼樣了,他不愛給人聯繫,這就不知道了。


人資掃地僧


恕我直言,這事最著急的不應該是家長,該是孩子。

玩遊戲→掛科→開除,事情沒這麼簡單。

家長需要搞清楚的3點基本情況。

①課餘玩遊戲?翹課玩遊戲?這是家長需要搞清楚的第一點。

②掛科好幾門,到底是幾門?是否每學期都有掛科?掛科後都有一次補考機會,補考不及格還有重修機會,重修補考還不及格就得降級了,跟著下一級學習和考試,降級之後仍不覺悟,可能,只是可能被退學。

這中間的曲折情況具體細節,這是家長需要搞清楚的第二點。

③孩子對所在學校和所學專業是否存在負面認知,這是家長需要搞清楚的第三點。

建議:家長到學校和輔導員面談,切實瞭解孩子在校情況。

  • 瞭解學校做出開除處理決定的所有理由。
  • 除了輔導員,你孩子所在班有班導師(專業老師擔任)、助理班導師(高年級優秀學長或學姐擔任)、班長、學委、團支書(這3個是班主要幹部)、室友,這些人對你孩子的瞭解程度室友>班主要幹部>助理班導師>輔導員>班導師。
  • 瞭解情況後和輔導員真誠協商,除非孩子已經和輔導員關係弄僵了,否則家長態度真誠爭取老師同情(最後垂死掙扎下,捂臉哭),目的是爭取暫時休學,把孩子安全領回家,再教育引導做通思想工作,等孩子思想上了認知的正軌了,看下一步是繼續讀還是退學重考還是退學找工作(年輕真好,試錯糾錯的機會真多)。

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上了大學玩遊戲是很正常的事,不管不顧玩到被退學是個別情況。家長覺著孩子上了大學就萬事大吉的想法是天真的,什麼樣的孩子家長可以放心?在家時學習自覺、生活自律、主動幹家務。被家長寵溺過度的孩子在社會上遇到的坎坷會很多,家長該警醒了。

我是每天讀書、學習、成長的寫作者[阿娥你好],相約悟空問答,每天不見不散,歡迎[關注],一起進步。

阿娥你好


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我身邊的很多同學也存在題目中描述的情況。大學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如果你的大學沒有掛過科,那你的大學是不完整的。當然根據你描述的情況,是比較嚴重的那種,因為到了面臨開除的地步。

站在學生的角度,打遊戲、掛科真是缺乏自制力的一種表現。但墮落與否是自己的選擇,在墮落和上進中選擇哪者,就將成為怎樣的人


作為一個局外人,家長能更清晰地洞察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寶貴建議。但提供的幫助不算很大,得有孩子自己醒悟才有效果。不過家長可以從這些方面提供助攻:

01

召開老師、家長、學生座談會

即將面臨開除,而且頻頻掛科,這時候應該召開一個老師家長和孩子的座談會。老師家長和孩子三人面對面交流向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並尋找解決的對策。

告知學業重要性

有時候孩子對於學業和未來的規劃都是很欠缺的,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點撥。他們對於這方面沒有經驗,當老師告知他們學業的重要性時,也許他們就能及時回頭是岸。

告知沉迷遊戲的危害

自制能力不強:表現在對具有誘惑力的事物沒有抵抗性。沉迷遊戲也是其中的一種,但是沉溺遊戲的危害很大,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減少你學習的慾望,磨損你的精神狀態。使得你喪失自信心和意志力,真正成為一個墮落的人。



傾聽其心聲:座談會也不能光家長和老師講,需要充分傾聽孩子的心聲,讓他把心中的疑惑和疑難雜症給提出來,然後協助他尋找問題解決的對策。

02

協助做職業規劃

很多大三的學生都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以後要做什麼,對於職業的規劃是欠缺的一片空白。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當然沒有目標可言。

所以在大學的時候,就會肆無忌憚的玩耍。如果玩耍過了頭,那麼接踵而至的就會有掛科和重修。沒有職業規劃就缺乏了清晰的目標,也就缺乏了努力的方向,所以老師要幫學生作出大體的職業規劃,使之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發展。

03

鍛鍊自制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首先需要協助控制孩子的遊戲時間,起到監督的作用。自制能力不強的人,需要外界的幫助才能完成任務。此外除了鍛鍊他們的自治能力,還要無形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父母在生活中需要留心觀察,觀察孩子的喜好,將這種喜好和興趣發揮到極致。當為了一件喜愛的事情而奔波,就沒有時間去沉迷於遊戲了。


總結

你的孩子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得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他最後的結果由他來承擔,只要家長能盡到幫忙的義務就行了。

雖然他是你的親兒子,但也許你現在這樣幫助他,對他以後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這時候你能做的就是相信他,希望他不會做出,不會遭到學校的勸退。

我是魚井,人狠話多。

魚井


兒子上大學,在學校沉迷於玩遊戲,課程掛了好幾科,面臨著被開除的危險。我想最著急的就是做父母的。面對此情況,能夠怎麼辦呢?我認為做父母的,必須有一方要做出犧牲,去陪讀孩子一段時間,讓他回到正常的生活、學習軌道上來。

現在考上大學相對以前要容易點多。雖然能夠考進大學,但有些學生畢不了業。現在大學一般實行寬進嚴出。如果上學期間不能夠認真學習,總是曠課打遊戲,那麼出現幾門課程掛科,補考再不及格,那麼就要被勸退或開除。



出現這種局面原因有很多。

①高中讀書目的性比較強,目標明確,就是要考大學,所以為此目標而奮鬥了三年。跑上大學,就認為我這回可以放鬆一下了,一放鬆就很難收場。

②高中學習苦悶、單調,在父母和老師的嚴格管理之下,只能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到了大學就開始放縱自己的情感,釋放壓抑的天性。而打遊戲就成了他釋放的一個出口。沉迷於打遊戲就放鬆了學習。

③考上大學之後,目標丟失,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只有靠打遊戲來度日。再加上前兩年課程安排如果不緊的話,就以打遊戲的方式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其實原因還可能有多種,我這裡暫列三點。

例1:

我同事的兒子的經歷,和題主提出的問題相似。這個孩子考上了福州的一所大學。剛入大一就放縱自己,沉溺於打遊戲。大一結束就出現了多門掛科。大學輔導員給他父母打電話,他父母開始也沒有放在心上,認為開學補考可以過關了。

到了大二,這個孩子仍然我行我素。結果被輔導員通知,要勸退。他父母趕快感到福州,和輔導員進行溝通交流。這個孩子也在父母面前保證,再也不玩遊戲了,安心學習,然後父母又回到了家裡上班。

到了大三,這個孩子就出現了6門掛科,補考也不通過。父母趕到福州,這回誰也救不了他,被學校勒令退學。

這個孩子現在在家靠打零工生活。

對待這樣的學生,首先還是要教育,向他講明打遊戲的危害。父母多收集一些生活當中因打遊戲荒廢學業,被開除的例子,從而讓他回心轉意。

其次父母要諮詢或請專家對玩遊戲上癮的孩子進行“脫癮”工作。這個時候,父母要肯花時間和金錢,否則將來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用在這個孩子身上。我同事的兒子就是一個例子。

最後,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一方面控制他不許玩遊戲,另一方面准許他如果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和取得成績進步就獎勵他玩兒一段時間遊戲(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幫助他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督促他去執行。



結束語:學生進入大學因打遊戲而荒廢學業的例子很多。想要擺脫遊戲,正常學習卻很難。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父母要有耐心,堅持,理解。找出病因,苦口婆心,多方合力,取得滿意的效果。最後祝願你的兒子早日擺脫遊戲,爭取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


蘇教版老高三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孩子已經掛科好幾門,馬上要被退學,建議您可以採取如下幾種措施:


一、辦理休學手續,先休學,在休學的這段時間裡,讓孩子重新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未來想要怎樣的人生。


您可以按照學校的相關規定,辦理休學手續。因為面對當前的情況,您的孩子已經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如果他自己不能主動地走出來,別人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的。


尤其對於已經上大學的孩子來說,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想必您已經做過了,但並未奏效,能對他發揮作用的人、能讓他改變的人,主要還在於他自己。


所以,建議您先為孩子辦理休學,以他目前的狀況,除非他能夠警醒,否則即使留在學校裡,最終也會被學校退學,不如利用休學的這段時間,讓孩子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只有他在主觀上認識到了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才會有動力去改變,也才會真正地去改變,是謂要喚醒他的內驅力。


二、在休學的時間裡,讓孩子走出校園,走入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摸爬滾打,體會人生百態。


給孩子辦理休學後,您可以協助他尋找一份工作,無論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皆可,給孩子機會讓他體驗真正的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但也有殘酷的一面,它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有風吹雨打。


一路待在校園裡的孩子,沒有或很少有機會體驗真正的人生百態,不妨利用休學的這段時間,讓他走入社會,父母不要心疼,只給他提供必要的協助即可,其他的就交由孩子自己去面對,讓他自己去摸爬滾打,自己從這些歷練中,去感悟,去體會,去重新思考大學對於他的意義。


是的,上大學對他意味著什麼?至少從現在的情形看,他並不清晰地知道。也許他思考過,但他是迷茫的,他並不知道經歷了12年的學習生活,在考上大學這個目標完成之後,他還可以為了什麼目標去努力?


從您的孩子現在的情況看,他缺乏的是方向感,對人生沒有規劃,至少沒有積極的規劃,或許他想為了夢想去努力,但卻沒有執行力,或者說,他沒有必須這樣去做的動力。


於是,遊戲這個外因很容易便牽引了他的視線,進入了他的生活,成為他時常“牽掛”的東西,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他缺乏目標,缺乏為了目標去努力的動力。


而在現實生活的錘鍊中,他會對校園之外的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會對自己的人生定位有重新的思考,如果他想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有更好的選擇,那麼,返回校園,認真學習,是他應有的選擇。




三、讓孩子參與公益,可以到社區做義工,也可以到敬老院、福利院等機構做義工,當他被更多的人所需要,他能為更多的人帶去美好時,遊戲自然不會再是他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而這對促進他的學習,無疑是有所助益的。


人是需要價值認同的,您的孩子現在之所以在學校裡總是打遊戲,可能也與他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認同有關。


在休學的這段時間裡,也包括休學結束之後重返校園,或者就是從現在開始,讓您的孩子到社區、到公益機構做義工,在這裡,他有機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也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需要他,他能做的事情很多。


幫助他人的過程,對他也是一種幫助,這個過程會幫助他找到自我認同,找到價值認同,讓他的內心真正充盈起來,而遊戲,自然也不會再是他生活中的一個主要角色,他需要做的、他能做的,還有很多。


四、讓您的孩子真正“走進”您的生活,這裡所說的“走進”,是讓他真正地瞭解您作為父親或母親,您所面臨的是什麼境況?您需要解決的是哪些問題?這個家庭是怎樣的情況?他能為家庭做些什麼?等等。


上大學前,雖然孩子跟隨父母會在家庭中度過十幾年的時光,但不可否認,現實中,很多孩子其實並不瞭解自己的父母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多少,父母在孩子背後的酸甜苦辣,並不是總能被孩子看見、發現的。


而我們傳統的教養方式也常常是孩子負責學習、父母負責其他,對孩子來說,即使在父母身邊,他們對父母的情況、對家庭的情況,也未必都清楚。


上了大學後,孩子離開家,更是與家庭產生了實際距離,在他上大學的這些日子裡,父母在為他做些什麼、在為這個家庭做些什麼,他知道嗎?


所以,請讓他真正“走進”您的生活,讓他知道,他的父母為了他都在做些什麼,為了這個家都在付出些什麼。


這是比任何語言都更強有力的力量,能直抵孩子的內心,也必定會令他重新思考他的生活、他擁有什麼、他能做些什麼、他的大學應該怎樣度過。



五、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找到他的興趣所在(當然,除了遊戲之外)、特長所在,鼓勵他發揮特長,發展興趣愛好。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這需要父母去發現。


除了遊戲,相信您的孩子一定還有其他特長,還有其他興趣愛好,他能考上大學,說明曾經亦是優秀的孩子,只是現在暫時迷失了方向,還請父母幫助他重新找回自己。


請您摒棄打遊戲這件事在您心中留下的“陰影”,用心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他的閃光點,積極地鼓勵他發展他的興趣愛好,鼓勵他發揮特長。


哪怕這些興趣愛好與特長與他所學的專業無關,也請給予他鼓勵。


上大學並不是只為了將來謀求一份職業,它更是對一個人的綜合培養,即使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不在所學專業範圍內,只要他能從這些事情上獲得成就感,獲得快樂,這便是他最美好的收穫,而這些收穫,也必定會讓他的大學時光更加豐富多彩,而不是現在的唯有遊戲可以解憂。


如此,他又怎會不願意認真學習,完成大學的學業呢?


六、請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他最忠實的夥伴,家永遠是他最溫暖的港灣,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重新步入良性軌道。


無論是否為孩子辦理休學,從現在開始,都請讓他知道,無論何時,無論何種情況,您永遠愛他,父母的愛與是否掛科、是否休學、是否退學無關,只是因為他是您的孩子。


換位思考,出現這種情況,一定也是孩子自己不想看到的,但他又無力解決,或者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這時,來自父母的支持、鼓勵,對他來說,是最大的前行動力,能夠幫助他樹立信心,讓他相信,無論他是怎樣的人,父母的愛始終都在陪伴著他,這點非常重要。


這會給予孩子非常大的心理影響,即使他不說出口,也會在他心裡產生巨大的能量。


這份能量會幫助他走出目前的困境,至少他會願意嘗試走出來,重新步入良性軌道。


當孩子有了行動,內心有了驅動力,您只要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鼓勵他,他定會重視自己的行為,願意為了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並努力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小初的書聲影像


大學生沉溺於遊戲是一種很嚴重的現象,很多人在大學玩了四年遊戲,啥也沒學到,當然大學並非一掛科就會要開出學生,一般遭遇開除的學生,是因為掛科太多而被學校勒令退學,大學與高中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大學裡沒有人監督你學習,作為成年人要明白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對學習不負責任的表現,最終是由你自己買單,父母基本上管不了你的學習,大多數人上大學基本上都是遠離家鄉去大城市讀書,這也是正常的,畢竟高考時候大家基本都是十八歲,說白了從高三解放出來的學生,由於大學沒有高考那樣明顯的指揮棒,使得很多人上大學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大學讓他們忘記了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對於掛科嚴重要面臨開除的學生,家長該怎麼辦?

核心問題在於很多家長對大學模式不清楚,與孩子有效缺乏溝通管理。

上了大學,你可以參加各種社團擴大自己的朋友圈,不上課也沒有人管你,大學最好的事情就是時間你可以自由支配,逃課在大學成了很多人上大學愛乾的事情,很多家長對大學模式不瞭解,孩子高考考的很不錯,到了大學因為掛科過多遭開除退學,主要原因就是心思沒有花在學習上,家長認為上了大學就好了,對於孩子在大學的情況卻一無所知,平時給孩子打電話,很多學生除了跟家長要生活費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溝通。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班有一哥們,大一就開始了網吧、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逃課基本上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到了期末考試幾乎是門門不及格,大一結束後本來是要被開除的,後來學校網開一面讓其留級,由於已經養成了上網打遊戲的惡習,第二個大一還沒讀完自己就退學了,跟著他的親戚朋友打工去了,所以家長要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提醒他們在大學要把握好學習。

大學玩遊戲掛科過多面臨開除,說明大學生的自制力太差,分不清事情的輕重。

無論你是上大學還是讀研究生,其實學業才是我們主要的事情,專業沒學好、大學不努力搞好學業,其他方面再好也是白搭,大學每年都有人遭開除,就拿湖北省2019年高考理科高考狀元常書傑來說,這哥們2015年就參加了高考,當年以湖北省第八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但是上大學後也是對自己太過放鬆,大部分時間喜歡打遊戲導致多門功課不及格,到了大三慘遭退學,後來回去重新高考,2019年高考以712分的成績成為了湖北省高考狀元,這樣的學生確實很優秀,但是大學自制力太差,分不清楚事情的輕重,導致自己跌了跟頭,家長在孩子上大學前,要讓他明白大學該怎麼過,讓他明白不要為了所謂的業餘愛好耽誤了自己的學業。

大學因掛科遭遇退學,家長該怎麼辦,孩子的選擇基本上就這兩條路。

大學退學是家長不願看到的,一般被大學勒令退學的學生都會通知家長,就拿我同學來說,考了某985名校,大一掛科過多本來是要勒令退學的,學校與家長溝通後對他網開一面,責令其休學一年,下不為例。當然如果被大學退學後,孩子要麼上高中重新復讀,要麼就出社會打工,大學肄業相當是高中學歷,大學肄業只能說明你上過大學,不代表你大學正常畢業,所以說,大學退學後,你要是去找工作一樣是沒有啥學歷,因為學歷是工作的敲門磚,高中復讀是你重新來一次的機會。

要知道大學不是菜園門,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不要被“嚴進寬出”的言論所矇騙,其實現在教育部對大學的管理越來越嚴格了,取消大學清考制度、管理大學“水課”教師,華中科技大學18名本科生因學分沒有按期休滿轉為專科畢業,廣州大學72名研究生遭清退等等都說明了大學對於大學生管理越來越嚴格,所以說,大學不要抱有僥倖心理,掛科過多導致的最後惡果也只有你自己的品嚐,你說呢?


中國教育之家



面作為家長面臨兒子即將被開除的情況,心中一定是焦急萬分了!

我認為你可以讓兒子試著申請留級,留級一年把掛掉的科目補上。

如果是大四的話,也可以試著申請延期畢業。

現在國家教育政策的調整,大學已經沒有畢業清考了,所以不能報希望於畢業清考。

同時,應該思考一下,你兒子為什麼天天打遊戲?是不是對所選的專業不感興趣?

如果是對所選的專業不感興趣的話,學校允許轉專業的話,可以申請轉到你兒子感興趣的專業。

如果是在本地上大學的話,可以讓你兒子走讀,這樣可以方便你督促他完成學業。

如果是對就讀的學校不滿意的話,可以重新參加高考,也可以選擇考研,考研的話就不用在意本科了。

總之,你最好先跟兒子好好聊一聊,讓他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戒掉遊戲癮,把精力用在學習上,爭取順順利利地大學畢業。


凡眼看紅樓


不知道題主的兒子是大幾了,不知道孩子知道不知道父母急成什麼樣子,真正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一、來一場親子交談,讓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都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離開高考的時間還不長,離開初三奮力拼搏的時間也不太是太久,已經忘了當初的堅持了。做父母的可以從這個角度開頭,與他一起回味一下當初為了考大學所付出的努力,灑下的汗水,爸媽的期盼,等待高考分數和等待錄取結果的焦慮,以及拿到錄取通知書時的興奮。


回味是讓他重新認知自己當初的付出,再拿當初的經歷跟眼下的現狀相對比,一旦真的要被學校辭退,意味著前面幾年的努力全白費。人生有幾個這樣美好的青春時光,因為遊戲而虛度是何等的可惜。

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沒有這一點,後面的怕都是白說。

二、放下游戲,把課程抓起來。

暑假還有一大半的時間,現在放下游戲來學習,還是來得及的。

說實話,在大學裡考試掛科,通常都是平時學習態度實在不好考試成績實在難見人的人,老師才會讓其掛科,一般說得過去的學生,老師都不會讓他掛科的。這就是我們現在大學嚴進寬出的現狀。

通常學校會在開學後的幾周內組織掛科的學生補考,如果補考過了,這事兒應該就過去了,如果補考還不過,真的有退學的風險,尤其是掛的科目多的學生。

三、如果真的被辭退了,還可以再參加高考。

這些年老有相關勵志報道,某某從某個學校退學,都是那種牛得不行的學校,轉眼第二年又考上了某某名牌大學。

如果你中學底子好,考大學的時候很輕鬆,雖然過去了兩年,回頭重新參加高考還是不會太難的。我記得我大學有一位同學,河北人,上了一學期,說不想讀工科,主動退學回家了,第二年再考,據說考上了某醫學院。有能力的人,就不怕考試。

只是,對於題主所說的問題來說,我覺得上述問題都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父母認識到問題的緊迫性,孩子認識到了嗎?他能從遊戲中解脫出來嗎?如果不能,那麼別人可能說再多也沒有用。生活中看到太多沉緬於遊戲不能自拔的人,最後要靠強制戒癮才能成功。做父母的拿出耐心來吧,自家孩子,又不能隨便放棄,不然又怎麼辦呢?


蘇小妮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題主說的這個問題不是個例,也不可能是短時間的事情,肯定是學校實在沒辦法了才有開除學籍的這個說法。現在面臨這樣的問題,的確是一件令人很頭疼的問題。菜鳥對此表示悲觀的態度,但是能想的辦法,能想到的措施,菜鳥給你一些建議,希望有用。

一、玩遊戲的時間可否減少?

單純在沒課的時候玩遊戲,其實在大學裡很常見。這個問題菜鳥覺得不是被開除的理由,肯定是在應該上課的時候沒去上課,還在玩遊戲。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學分沒修夠,補考沒過關。最主要的還是學分沒有修夠,而且還經常不去上課,肯定沒去上課,要不然不會這麼容易掛科。大學讀書,只要你去上課了,基本上考試都能過。除非出現什麼不可抗的因素,有些高校是這樣,上課的課時不夠,是沒有考試的資格的。所以,從根上去除這個問題,那就是減少玩遊戲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複習,按時考試。

二、現在的解決辦法

玩遊戲↣考試掛科↣開除。這是一個逐漸加深的過程,菜鳥剛才已經說過了,得減少玩遊戲的時間,或者是不玩遊戲,這個基本上是不可能。所以,只能減少玩遊戲的時間。現在考試掛科,肯定超過學校勸退的科目了,至少有5門掛科的了。有些高校是這樣,只要你掛科超過5門,就立即勸退,這和開除的叫法不一樣,但結果是一樣的。題主現在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找輔導員。或者是班主任,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千萬不能被勸退,或者被開除。只要還在學校,一切都好辦,至於怎麼能讓輔導員答應,或者是相關負責人同意,這就靠你自己了,菜鳥就不多說了,你懂的。二是找孩子保證,趕緊補考。說真的,菜鳥也是從學生過來的,如果孩子的工作做不通,那基本上就算是沒辦法了,孩子這邊也一定得把工作做好。

三、消除相關影響

能到被開除的地步,說真的,這個絕對不可能是簡單的掛科的事情。希望只是簡單的掛科的情況,這樣可能稍微沒有那麼嚴重,但菜鳥也說過了,相關的影響一定的消除掉,因為這個影響的確不好。和老師的關係處理好,孩子的工作也得做好,要不然哪怕這次沒問題了,下次也會出現相關問題,因此還是得做的全面一些。相關的保證也是得做好,要不然老師也不放心,家長也難。所以,好好溝通,應該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