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六七十歲的農民還有必要去打工嗎?

暖色調111


其實六七十歲的農民現在可能是由於生活條件好了,看上去並沒有,像以前那些人,六七十歲就滿頭白髮,身材佝僂,反而六七十歲的人看上去非常的有精神,有時候我們在外面經常看到一些農民工,以為只是50多歲的人,但是其實當他們跟我們說了年齡之後,你會發現原來他們都已經是年過六旬的老人,而且有些人甚至已經快要70歲還在幹活。這個社會本來生活壓力就非常的大,而且對於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說,如果一天不幹活,那麼可能生活就沒有了著落,所以很多六七十歲甚至80歲的老人還要去幹活掙錢養自己。

在我們村其實六七十歲外出打工的人非常的多,並不是說他們停不下來,而是因為他們不得不這麼去做,因為家庭的經濟負擔太大,而且老人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他們會覺得給子女增加負擔,而且農村的老人不像城市裡面的老人,有退休工資而且有養老金,大部分農村的老人都是沒有的,最多是依靠基礎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最多也就是100塊錢左右,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所以他們為了不給子女增加負擔,同時又能夠自己養活自己,所以不得不出去打工掙錢。


我們村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每年還跟著他的兒子去外地打工,當農民工掙錢,因為這個70多歲的老人生兒子比較晚,只有一個兒子,而當時他的兒子是接近30歲的時候才結婚,生了一個孫子,所以按道理來說,一個兒子其實經濟壓力不會太大,但是由於家裡的經濟條件一直都非常的差,如果只靠兒子一個人在外地掙錢的話,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老人為了減輕兒子的負擔,所以不得不在這麼大的年紀還出去幹活。


由於結婚的時候花了很多錢建房子,所以他們這個家庭現在還揹負著很多的債務,目前這對父子出去打工掙錢,媳婦和婆婆在家裡面帶孩子看家,所以一家的責任主要落在了這個兒子的身上,但是父親又幹不了太重的活,只能夠幫忙做一些比較輕鬆的活,但是老人也不願意留在家中,因為如果只靠兒子掙錢確實難以承擔這個家庭的重擔,而且還不清債務,當農民工本來就非常的辛苦,掙不了太多的錢,因此在70多歲的時候,還不得不每年跟著兒子去建築工地幹。

在農村地區,六七十歲的老人真正能夠做到什麼都不幹,在家頤養天年的是非常少的情況,除非是子女的能力比較強,而且對老人比較孝順,那麼這樣老人就可以什麼都不幹,每天活得非常的自在而且悠閒,但是如果只是普通的農村家庭,很少有老人能夠做到這麼安逸,往往都是活到80歲還在幹活,掙錢養自己或者是下地幹活,因此在當今社會,六七十歲的老人外出打工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