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線的青春擔當

“媽媽,你什麼時候來接我,我想你了!”每天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高新區後窯社區書記齊曉娟聽著電話裡女兒稚嫩的聲音,瞬間淚目,再看看眼前的排查檔案,她告訴孩子:“菲菲乖,媽媽在‘戰鬥’,等勝利了就去接你。

齊曉娟只是高新區社區工委“戰鬥隊”中的一員。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區工委號召全體工作人員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第一時間放棄休假,奔赴戰場。

蘭苑社區書記王宏亮,一個人扛起值夜班的重任。白天入戶登記、電話調查,晚上值夜班,經常都是早飯8:00吃,午飯到晚上8:00才吃。

25歲的杜少琦是梨花社區居委會最小的委員,家住雙橋區雙峰寺鎮,工作地點在高新區陽光四季城,以前上下班要坐3個多小時的公交車。1月25日,接到社區防疫工作通知,她第一時間來到社區投入工作。沒有公交車,每天由家人開車接送上下班,堅持按時到崗完成工作。

潤園社區書記劉建軍,為武漢來承在家隔離的居民採購蔬菜及生活必需品並送到居民家裡……

問他們辛苦嗎?他們笑著說:“年輕,沒事!”

會感慨嗎?朋友圈記錄點滴辛酸:“我想家了”“我想孩子”“居民不太配合”……然後,抹抹眼淚又開始了入戶排查!

春風化雨潤民心。社區工作人員的辛勞和默默付出,被居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中。居民的配合度越來越高,排查完畢,社區居民都會說聲謝謝;聽說社區工作者天天吃泡麵,轄區內的“吉野家”餐廳決定為84名社區工作人員免費配午餐;缺少值班床的社區,朋友圈小夥伴慷慨相助;高新區機關黨員也紛紛加入到排查工作中來,他們說,“給你們添份力量”“我就住在高新區,這是我家的社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