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1988年5月10日,一位中國作家去世。


國內卻悄然無息,作家巴金連續好幾日翻遍報紙,都找不到他的名字。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 巴金(右一)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向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核實,大使館的文化參贊卻說從未聽過這個人,這令他感到震驚。


他說:“作為一個外國的觀察者,發現中國人自己不知道自己偉大的作品,我覺得哀傷”。


這位作家,正是曾被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中國文壇最後一個浪漫派——沈從文。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如今說到沈從文,我們總會想起那部清澈寫意、讓一座無名小城純淨浪漫的《邊城》;想起他與妻子那段被人閒談的師生愛戀。


但少有人知的,是他的一生,以及他作品的真正精彩之處。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陳丹青說,沈從文就像現在的北漂一樣。


是啊,他就像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一樣,努力拼搏著夢想。


一個只有小學文憑的湘西少年,歷經軍旅生活的動盪與血腥,是好不容易在死人堆、活地獄裡爬出來。他卻內心火光不滅,隻身前往北京,在陋室裡讀書、寫作、被退稿、再寫作……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當他的作品被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出版,成為許多人的必讀範文。


殊不知,他卻又在晚年再到被邊緣、被遺忘,在清冷的博物館文物中,孜然堅守、硬是成為了中國服飾史學科奠基人。碩果動人,卻未被重視。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如今,鳳凰縣城南邊沱江畔,一塊石頭上刻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思我思索,可認識‘人’”。


這是沈從文的墓誌銘,也是“為何今天我們還要再讀沈從文”的最佳答案——動人、識人。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汪曾祺贊沈從文寫景“如同目遇”,但凡識字的人都會被引入其中。


“……從那個小寡婦一雙明亮、溫柔、饒恕一切也帶走了愛的眼睛中望去,所看到的那一片溫柔沉靜的黃昏暮色,以及兩個船槳攪碎水中的雲影星光。”


“天快夜了。別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鵑叫個不息。石頭泥土為白日曬了一整天,到這時節皆放散一種熱氣。空氣中有泥土氣味、有草木氣味,且有甲蟲氣味。”


他的文字,就如溪流下的鵝軟石明淨詩意,又親近得能觸摸那石上古老的青苔。


“木葉微脫,紅花萎悴,水清而草亂。豬耳蓮尚開淡紫花,靜貼水面。陽光照及大地,隨陽光所及,舉目臨眺,但覺房屋人樹,及一池清水,無不如相互之間,大有關係。”


讓忙碌的人們,窺見匆忙生活之外的美景與詩意,充盈又暢快。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賈平凹說,好的小說都是有神性的。


若論“激起千層幻想,撫平萬種憂傷”,許多作品都抵不過這個善良靈敏、隱忍靜慮的老頭。


在沈從文看來,文學作品最重要的是講述人性。他稱自己的作品為“希臘小廟”,供奉的便是他一直追求的“真美感覺之外,引人向善的力量”。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 1986年《湘女蕭蕭》,電影改編自沈從文小說《蕭蕭》


他寫底層人物的日常,不同其他作家暗藏批判意味,而是純粹探尋關於人性的真、愛、美。


士兵、職員、妓女……每個角色孤弱或頑強,皆有其可愛與體諒之處。看似紅塵滾滾的孤獨和悲涼,也隱伏著向善的希望。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 1994年《村妓》,電影改編自沈從文小說《丈夫》


透過他的作品,我們能欣賞到平日忽略的美,還能從無數種人生景象裡,窺見人生、生命的意義。


沈從文曾說過:“你們能欣賞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後蘊藏的熱情卻忽略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樸實,照例那作品背後潛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沈從文的文字,無不是美文。


豆瓣9.6分的短篇小說《虎雛》、經典感人的《邊城》、中長篇小說《邊城》《長河》《阿黑小史》、傳記《從文自傳》......


《邊城》是奠定沈從文文學地位的代表作,也是一部看的人多、懂的人少的作品。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 1984年《邊城》,電影改編自沈從文的同名長篇小說


只念過小學,卻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憑什麼?

▲ 汪曾祺與沈從文


看沈從文,亦是在看自己。


美國漢學家金介甫在《沈從文傳》裡說:“總有一天人們會對沈從文作出公正的評價:把沈從文、福樓拜、斯特恩、普魯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