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嶗山茶,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本文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明前”嶗山茶,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青島,地處北緯36度“黃金線”上。


這條“黃金線”上分佈著世界四大灣區都市: 舊金山、紐約、東京、釜山。


受海洋性氣候影響,這裡空氣溼潤,雨量充沛,冬暖夏涼。而春季氣溫回升緩慢,相較內陸城市要再冷1個月。


“明前”嶗山茶,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青島嶗山


嶗山,山東半島主要山脈,懸崖傍海,被譽為“海上第一仙山”。其地表下蘊藏大量的花崗岩,降雨、降雪落入巖體裂隙中徑流溶解了多種礦物質,產出的泉水甘甜清澈,滋養著嶗山的人與物。


山區整體溼度大,光照強,日照率年均達到52.1%,因此培育出了江北最好的綠茶—嶗山茶


嶗山茶的前世今生


“明前”嶗山茶,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手機拍攝的茶場 | 清晨的太陽剛剛升起


人說北方人愛喝“花茶”,那是因為北方地區水質不好,再好的綠茶泡出來都成了“廢茶”。青島人愛喝綠茶,那也是得天獨厚的頭一份。


嶗山茶種植始於60年前的“南茶北引”,而嶗山茶也是最早的試驗田和江北綠茶發源地。


“明前”嶗山茶,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明前”嶗山茶,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青島“南茶北引”工程


1957年,青島園林管理處從黃山引進5000株茶苗種在中山公園,但培植完全失敗,茶苗無一成活。


嶗山太清宮附近素來被稱為“小江南”,空氣溼潤、降水充沛。


1959年,嶗山林場從杭州引種5萬多株茶苗,種植在嶗山太清宮小廣場,茶苗出苗正常。1964年,便從引種5年以上的茶樹上採到第一批茶籽,翌年播種後出苗也完全正常。至此,“南茶北引”工程歷時九年終成。


“南茶”在嶗山得天獨厚的條件下,吹著海風,喝著山泉水,生長為有著“葉片肥厚、豌豆香濃、耐沖泡、富含人體有益礦物質”特色的“嶗山茶”


嶗山茶沒有明前茶


今天,嶗山茶的產區主要集中在王哥莊和沙子口,而王哥莊茶葉種植面積佔全區70%。


清明過後,大棚茶便可採摘了;過了穀雨,趕上好天氣,便可採摘少量大田茶“頭茬”。


平均1斤茶葉需要5斤鮮葉炒制,而整個茶場一天也只能採摘70斤左右鮮葉。大田茶稀少,價格昂貴,但也早早被“嚐鮮”的茶客預購一空。


“明前”嶗山茶,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去年剛炒製出的嶗山茶“頭茬”


5月下旬,隨著溫度回升,春茶採摘迎來高峰,價格也便有所回落。




嶗山茶採摘的芽頭標準是“一芽二葉”,芽頭葉片肥厚,色澤翠綠。

早晨6點開始採摘,採用“八步法”炒制,歷時10天左右。


八步法:

採摘➦攤涼揮發水分➦殺青➦二次攤涼➦揉捻➦初烘

➦三次攤涼➥烘乾試火候➥四次攤涼


“明前”嶗山茶,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圖片素材BY Yoo視頻@胡吃海喝


成茶有豌豆香,泡茶有沙頭,還有海風浸入的鹹香。這,就是嶗山孕育的青島味道。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