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座5G基站的設備,零部件有哪些?造價和施工週期多久?

冰糖財金


我有靠譜回答。

一座5G基站的成本,一般來說,是由主設備、動力配套設備設施、鐵塔、機房這些組成。BBU、AAU、傳輸設備和天線,這些是主設備。電源、電池、空調、監控,這些是動力配套。而鐵塔和機房這些,是土建施工,機房基建相關的工作,都是中國鐵塔公司負責。

5G基站系統的主要設備和作用

基站可以分為室外宏基站和室內微基站。宏站,就是室外那種大鐵塔的或者樓頂那種抱杆的。目前國內正在規模建設的5G基站,都是宏基站為主。一個完整的基站系統(4G基站),是由BBU、RRU與天饋系統(天線)所組成的。

BBU:基帶處理單元,主要負責處理核心網、用戶的信令與數據,移動通信中最複雜的協議、算法均是在BBU中實現的,可以說BBU就是基站的核心。BBU包括基帶板、主控板、電源模塊等,一般放置在機房或者室外機櫃裡。

主控板負責處理來自核心網、終端的信令,負責與核心網的互聯互通,負責接收GPS的同步信息與定位信息

而基帶板負責進行數據的編碼、調製等基帶處理,並將處理過待發射的數據傳輸給RRU。

RRU:射頻拉遠單元,用來將基帶板通過光纖傳來的基帶信號,轉化成運營商所擁有頻段上的高頻信號,並通過饋線傳輸給天線。原先是和BBU放置在一起的RFU(射頻單元),後來發現天線與射頻單元離得太遠,饋線傳輸的損耗太大了,於是乾脆用光纖拉遠和天線一起掛在鐵塔上,減少損耗。

天線,最後真正將無線信號發射出去一個無源器件,RRU上的8個接口需要與天線上的8個接口通過8條饋線連接,因此在天線掛杆上經常能看到

一捆大黑線

由於5G使用Massive MIMO技術,使得天線內置獨立收發單元達到64個。天線下面無法插64根饋線掛在掛杆上,因此5G設備廠家將RRU與天線合成了一個設備——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線單元)。其他的基本都是一樣的。

5G單站點投資和建設時間估算

一個基站的標配是1個BBU+3個AAU,有三個扇區,360度全方位覆蓋。目前5G還處於剛起步的階段,各大通信設備商的5G主設備價格還存在變動。而且,單買一個設備的價格,和運營商集團採購(集採)的價格,國內與國外,也是存在巨大的差距。暫且以國內運營商購買的價格來算,大約30萬。

30萬是基站主設備價錢,再來看看機房的配套費用。配套設備為基站提供電力和降溫保障,是一個基站正常運行的前提。主要有電源、電池、空調、監控,此外還有一些走線架和機櫃,價格都不是很貴,就不單列了。當然,有些基站是沒有機房的就一個室外大機櫃,每個基站造價都不一樣,平均來看的話,動力配套的硬件成本,算下來大約是5萬元。

接下來是站房的土建施工費用。

一般來說,鐵塔和機房基建相關的工作,都是中國鐵塔公司負責。鐵塔公司承擔成本之後,再向運營商收取租金。這邊是需要持續交,這個和電費一樣也是,應該算運營成本,這邊就不放進造價裡面去,不過下面也放一下各類鐵塔建造成本給大家參考( 注:鐵塔價格隨鋼材價格有較大波動,以下成本僅供參考)。

5G的造價算起來還是相當昂貴的,想要達到與4G相當的覆蓋效果,則5G基站數量不應少於4G基站的數量。以中國移動為例,當前全國4G基站數約245萬個,按照建造一個5G基站需要38萬元估算,建設245萬個基站至少需要投入9310億元,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5G單站點投資估算:

至於建設週期,這個更不好說,只要選址談下來,建設就很快,但是有時候建設時間都卡在和業主協商上了,按照目前建設好的5G基站數目除以時間,大概建設週期就出來了。

結語

一句話,5G基站建設成本真的很貴,還要考慮後期運營付出的鐵塔租金和電費等!如果5G的行業應用遲遲不能爆發,如果運營商不能通過5G建設獲得投資回報,那麼,勢必影響後續5G的投資熱情。


JN技能管家


5G分佈式皮基站相比4G分佈式皮基站造價上升約1倍,5G傳統雙路DAS分佈系統器件及RRU造價提升2~3倍,5G分佈式皮基站單平米造價約是傳統雙路DAS的1.5倍,是傳統單路DAS的2倍以上。華為5g基站價格在50萬-100萬左右。

接下來是站房的土建施工費用。這個費用就有點複雜了。有的時候是自建物業,有的時候是租用業主物業,根據所處的地域不同,價格存在很大的差別。

你說北京鬧市區高檔寫字樓租一個機房,價格和四五線城市當然是不能比的。一線城市的場租有時候都要5-6萬。鐵塔方面,前幾天小棗君剛好介紹過,分為單管塔、角鋼塔、景觀塔、抱杆等好多種。不同的鐵塔類型,價格差異也很大。通信塔桅的分類例如,一個普通的三管塔,

重量在8.5噸左右,造價約9萬元。三管塔根據手頭上的資料,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各類型鐵塔的價格,如下表所示:

鐵塔建造成本參考 注:鐵塔價格隨鋼材價格有較大波動,以上成本僅供參考。

土建這塊涉及的雜七雜八的費用多種多樣,有時候還包括地勘費、建設用地及綜合賠補費、外電引入施工費用、選址費等。我今天並不是真正要去做工程概預算,就不一個一個摳了。通過上面的表格,大家心裡大概有個數。一般來說,機房基建相關的工作,都是中國鐵塔公司負責。鐵塔承擔成本之後,再向運營商收取租金。收租的方式,一般根據設備的體積和佔用的空間來計算。例如鐵塔上掛AAU,就會根據AAU的數量,佔用的天面資源,來計算租金。

以上所說的費用,就是建設一個基站需要支出的硬件相關的成本和費用。除了硬件費用之外,再加上(主設備)軟件費用,安裝耗材等等,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不算租金和人工的話,如果新建一個5G宏基站,大約是30萬。如果把租金和人工算上,平均下來估計是40~50萬。需注意的是,目前運營商建設5G宏基站,只有很少部分是全新建設,大部分都是在現有2/3/4G站址下,新增5G主設備。可能涉及到的費用,就是主設備成本、機房改造、電源擴容,還有就是新增5G設備所需要交的租金等。這個費用遠遠低於新建一個基站的費用。前面說的是宏基站。微基站的話,和宏基站有較大不同。微基站本身的價格肯定沒有宏基站高,但是在城市人口密集場所,租金、入場費往往會比較貴,而且室內施工(佈線、安裝)的成本也比較貴。

5G微基站目前國內5G建設還是宏基站為主,相對比較容易。後期進入深度覆蓋,開始拼命建微基站,運營商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了。

宏站主要負責廣域覆蓋,微站和室分負責深度覆蓋和容量吸收。 5G除了建設成本(CAPEX)之外,更可怕的是後期的維護和使用成本(OPEX)。 5G基站的功耗遠遠大於4G基站,目前大約是3~3.5KW,約是4G基站的2~3倍。電費將是5G時代運營商最不可忽視的現實威脅。

當然,國家應該會在電費方面給予一定的補貼。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5G基站的功耗也會顯著下降,這是後話。

5G行業已經全面爆發。以後勢必會是5G的天下.

  • 5G採用毫米波技術決定了5G需要建造大量的基站,特別是小基站,2019年中國建成5G基站13萬個,預期2020年將新建70萬個。截至2019年底,中國4G基站數量544萬個,全球4G基站數量超過750萬個,未來5G基站數量比4G只多不少,至於是需要多久,我們拭目以待吧

小爺ym


不知道


三湘行萬里路


30萬—40萬,不含後期運維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