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人認為5G,人工智能會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

愛冒險的眼鏡蛇


為什麼5G,人工智能會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其實第四次工業革命早已悄然開啟。


首先了解一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大家可以從我之前的回答普及一下知識: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801716717551616259/?origin_source=user_profile_trends_tab


第四次工業革命簡單理解就是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的一個進程,自動化在我們當前的日常生產條件中基本都已經實現,很多流水線的操作基本都是通過機械去進行自動化操作,大大的減少了很多人力的成本,提供了企業的生產力。那麼智能化又是一個怎樣的進程,5G和人工智能對智能化有什麼樣的影響?


2020年可以說是5G的元年,特別是今年許多手機廠商都紛紛推出了自家的5G手機,而國內通訊三巨頭也在火急火燎的鋪設5G通訊網絡,華為的5G設備技術也逐漸推廣到全球,這些現象都是一個趨勢,為智能化鋪墊的一個趨勢。


5G網絡的特點

  • 數據速率高達10Gbps - > 比4G和4.5G網絡提高10至100倍
  • 延遲低至1毫秒
  • 每單位面積1000x帶寬
  • 每單位面積的聯網設備數量高達100x(與4G LTE相比)
  • 可用性達99.999%
  • 覆蓋率達100%
  • 網絡能源消耗減少90%
  • 低功耗IoT設備電池壽命長達10年


5G網絡的這些特點可以把所有的機械設備進行聯網,低延遲,低功耗,高吞吐量等特性可以大大的提高聯網設備數據信息的及時流通和傳達,特別是現在許多IoT服務要求更高的無所不在性、更高的移動性和更迅速的反應,而5G技術將充分發揮IoT生態合作體系的潛力,一個現實中很常見的場景:智能家居,以天貓精靈,小愛同學等智能音箱,通過語音操控所有和智能音箱聯網的設備。


人工智能的作用



在有高速可靠性網絡的基礎之上,想要達到智能化,還能讓機器設備要學會像人一樣去思考,而人工智能的作用就是讓機器設備能像人一樣去思考,去學習,去總結,去發現。


人工智能發展到現在已經發展出很多不同分支,在技術上包含有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現在最火熱的應該就是深度學習;在應用領域主要有機器人領域,語言識別領域,圖形識別領域和專家系統,而人工智能的本質就是機器從「特定的」大量數據中總結規律,歸納出某些「特定的知識」,然後將這種「知識」應用到現實場景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些知識難以用精確的語言去表達出來,但是這確切是像人類學習到的知識一樣,都是從大量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知識。


5G和人工智能推進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


5G提供了機器設備的互聯和機器設備數據的互通,這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大量經驗的支撐,從而讓機器能夠不斷總結出經驗然後解決生產中問題,而設備的互聯更是可以讓人工智能發揮遠程智能操控的能力,這些基礎功能都是第四工業革命進行智能化發展的基石。


結語

未來已來,許多在科幻電影上的看見的場景,其實就是人類對科技的嚮往和追求,而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會是一個大躍進,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


【我是蠟筆小新,專注分享前沿IT技術和科技資訊,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謝!】




蠟筆小添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5G會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

人類歷史上的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從英國發起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重要標誌,其特徵為生產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歐洲、美國和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相繼完成促進資產主義生產方式在世界範圍深化發展,使用蒸汽機已不能滿足不了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得益於內燃機的發明和電的應用,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得到飛速發展,此次工業革命以電器的廣泛使用為重要標註,其特徵為生產電氣化。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進入相對和平期,受益於戰後軍事技術不斷轉化民用,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日益精進發展,互聯網為載體的信息技術發展應用使地球“平坦無阻”、世界成為“地球村”,以信息技術的興起為重要標誌,其特徵為生產信息化。據科學家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以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興起為標誌,其特徵為生產智能化。目前,人類社會正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交替迭代關鍵時期。

5G是什麼

5G(5th-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英文縮寫。按照ITU(國際電信聯盟)5G建議書中的規劃,5G將在速率、時延、連接密度、能效和頻譜效率等方面有數十至上百倍的提升。美國(高通)、中國(華為)、韓國(三星)、日本、歐盟(愛立信)都在投入相當巨大資源研發5G網絡。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併發布。2018年2月23日,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2018年8月3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週四發佈高頻段頻譜的競拍規定,這些頻譜將用於開發下一代5G無線網絡。2018年12月1日,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與LG 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這也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在全球首次實現商用。2018年12月7日,中國工信部同意中國聯通集團自通知日至2020年6月30日使用3500MHz-3600MHz頻率;12月10日,中國工信部正式對外公佈,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2018年12月20日,5G當選為2018年度科技類十大流行語。預計,中國5G移動網絡技術將在2020年左右實現商用化。

實現5G網絡之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網速有了質的提升,從4G的最快12.5MB/s將上升至20Gb/s。毫不誇張的說,這樣的速度會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從2G的傳統通訊到3G時代的QQ,再到現如今的微信,抖音短視頻等軟件。不久到來的5G更是有無限可能,虛擬世界、影像投放,都可以實現,千里之外的親人、伴侶,將完整真實的站在面前與你交流互動。

5G“萬物互聯”

維基百科定義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一系列融合物理、數字和生物世界以及影響所有學科、經濟和工業的新技術”。世界經濟論壇連續兩年都將“新工業革命”作為話題方向,論壇主席施瓦布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因為移動性,互聯網會無處不在,傳感設備更小更強大,機器學習(ML)和人工智能(AI)也會展露鋒芒。維基百科的定義,首先明確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世界的三個維度:生物世界(人類世界)、數字世界(由數字化技術構建的世界)和物理世界(我們所能看到、碰觸的實體世界)組成。施瓦布的解釋,則揭示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兩種數字化技術的本質。無處不在的互聯網處於通信技術範疇,在傳感設備的幫助下,通信技術不僅讓人和人更容易溝通(如同移動電話和互聯網完全改變了人類的溝通方式),接下來也可以通過傳感器探測物體的運行狀態,並讓物體與物體之間也可以交流、通信(萬物互聯)。

5G,是當前通信技術皇冠最璀璨的明珠,如同AI之於信息技術(IT)一樣。作為下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5G具備很多震撼性的性能指標。我們僅以高速寬帶舉例,一個形象的例子是下載一部幾GB的高清電影只需以秒計。如同更快的飛機、高鐵和汽車,讓人類的物理世界變得更高效一樣,更快的通信能力,毫無疑問,也將極大程度提高數字世界的運行效率,同時也為生物世界(人類世界)創造更為豐富多彩的應用和服務(如同4G時代的觸屏智能手機)。

華為公司副董事長鬍厚崑在英國倫敦舉行了一場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如是總結5G的兩個宏觀特點:首先是連接的平臺化。5G的到來,將使無線接入網絡,成為一個泛在的平臺,無人不享、無處不在、無所不聯成為現實。其次是人與設備的永遠在線能力,實現無時不聯網。華為公司運營商BG總裁丁耕則在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以“移動寬帶”為例,給出了更具體的預測:5G將使數據聯接能力提升10倍, 5G第一個標準R15(與IT不同,CT技術由於互聯互通的需要,對全球標準統一有很高的要求,R15就是這樣一個標準)聚焦增強移動寬帶(eMBB),將徹底打開流量增長的瓶頸,並完全匹配無線家庭寬帶市場需求,會成為寬帶普及的首選技術。正是5G的技術革命性,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在2017世界經濟論壇年上做出斷言, 5G一定會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拓寬道路,帶來全新契機。

因此,5G不僅僅作為一個移動通信技術的更新迭代,更在開啟和連接正在到來的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

5G帶來未來人類社會鉅變

著名的古代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這樣一句曠世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那麼當今和未來相當一段時期,的能夠撬動世界的那個支點會是什麼呢?-非5G莫屬。高通副總裁柯詩亞先生說過,5G技術就像現在的基礎設施一樣,為物聯網、車聯網、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等最新的前沿科技提供走向成熟所必須的“土壤”。

8K生態認知重啟。5G的超高傳送速度以及超低延遲,將成為8K影像應用大幅成長的關鍵網絡技術平臺,8K和5G的組合將會在工作、教育、家庭社交、娛樂、安等領域突破現有技術的限制,打破人與互聯網交流時真實與虛擬最後的界限,將能夠突破思維侷限,刺激大眾的認知重啟。8K影像的來臨,將改變通訊產業,從內容創作,信息處理,雲端儲存到網路傳送,來自8K影像更高的壓縮率,更強的運算能力,更高的傳送能力及更巨量的數據儲存的需求,將重塑整個生態體系。在8K時代,電視,照相機,攝像機,無人航拍機顯示器,智能手機及網絡等將出現革命性的演進,8K生態系統的發展,將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升勞動生產率及提高社會經濟表現,在未來8K影像串流服務中,網絡傳送的容量將扮演關鍵角色。

萬物互聯。物聯網作為即將在5G土壤上成熟的第一顆果實,近些年已經成為了引領下一個時代發展的潮流,也被稱為是互聯網的“下半場”居家、養老、醫療、城市管理、防災應急,“萬物互聯”使得網絡接入、計算資源和應用服務變得隨處可得,也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截止2017年底,已有近200億個物聯網和聯網設備將在全球被部署,未來仍將快速增加。近年來,企業一直是物聯網使用的關鍵市場,但長期預測表明,智能家居將可能成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2021年將超過智能手機。我國物聯網進入高速發展期,已經形成包括芯片、設備、軟件、系統集成、物聯網服務等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2016-2017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從2009年的1700億元躍升到2016年的9300億元,預計到2020年產業規模將會超過1.5萬億元。

萬物啟智。騰訊在《2017互聯網科技創新白皮書》的前言中寫道:一個全新的AI世界即將到來;一場大融合的序幕正在緩緩拉開。以Apple、Google、Microsoft、Facebook、Amazon等為代表的大型科技公司主導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和研發。過去一段時期,這些公司都推出了基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新型產品,如Google推出的個人助手、Amazon的Alexa等。除了內部研發,這些科技巨頭還四處出擊,熱衷投資具備核心技術的初創型人工智能企業。截止2017年6月底,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達到2617家,其中美國擁有1078家,佔據41%;中國其次,擁有592家,佔據23%。2017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從行業層面被提至國家層面:在全國範圍內要求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人工智能物聯網。在2017年的GFIC全球家庭互聯網大會上,夏普提出了AIoT的概念。據富士康科技集團副總裁陳振國介紹,“所謂AIoT,即人工智能物聯網。當人工智能遇上物聯網,設備將能夠通過各種方式預見人類的下一步行動,實現超越互聯網領域的新的歷史進程突破。夏普將聚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技術能力,打造具備深度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產品,同時讓萬物互聯的雲端作為強大基礎,衍生出更多智慧解決方案,刺激我們重新認知身邊的事物,搭建未來智能社會。”在8K+5G時代,隨著8K所代表的更精細影像數據的賦能,在雲計算的分析下,智能家居功能將變得更為強大,通過這種不斷“進化”的智能,智能家居產品的功能和體驗將會帶來更多驚喜,開啟家居、家電產業發展的新通路。

5G對未來金融業的影響

在未來, 5G帶來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大量普及應用將對金融業和金融監管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突出表現在金融科技(FinTech)和監管科技(RegTech)將深入運用。

在未來金融業,金融科技(FinTech)將基於上述新興信息技術為廣大金融消費或金融機構提供具有革命性的“存貸款與融資服務”(包括網貸、徵信、眾籌等產品)、“支付與清結算服務”(包括移動支付、P2P匯款等內容);“投資管理服務”(典型代表是智能投顧與智能投研等服務);“市場基礎設施服務” (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安全等技術所帶來的金融產品創新);互聯網金融將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為廣泛的碎片化、體驗性、場景化、個性化、智能化在線金融產品,金融去中介化效應趨於極致。具體體現於,在未來銀行業,數字加密貨幣將成為國家貨幣的主體;現金和銀行卡密碼將消失,自動取款機將被智能手機取代;遊戲化的小額信貸系統將為人們處理特定情形的方式提供額外的信貸;基於無人駕駛的移動銀行將取代大多數現有的銀行分行,虛擬出納員將取代大多數人類出納員,自動化小額貸款將成為銀行業新的利潤中心。在未來保險業,5G將為保險公司提供實時自動化概率曲線,顯著降低交易成本,併為過去從未盈利的細分市場打開大門。自動化將在以前被認為無利可圖的數千個利基領域創建和監控微擔保和微政策,實時監控情景風險評估系統,自動全息全身掃描安全系統將取代“身份證”的認證方式,每次索賠後,將使用無人機對家庭、車輛和企業進行快速響應掃描。特別設計的無人機將在索賠提出後的幾分鐘內進行客戶訪談、分析損失並支付賠款;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真實性和巨災保險可保性問題將得到解決;區塊鏈將使公司能夠更好地評估個人所有權網絡,實時變更估值,並有效防範保險欺詐;一系列新的機器人保險政策將出臺,以涵蓋機器人使用的多個維度;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技術的興起,將會對車險承保理賠服務發生顛覆性的變革要求;生命圖譜將用來評估個人的風險模式,可為個人量身定製人身保險。在未來證券業,信息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發展,將較大可能解決投資“信息不對稱”問題。由於信息技術實現即時互聯、萬物互聯以及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預見市場交易信息可以即時即刻真實獲取,上市公司會計報表計量方式將可能由歷史成本法完全切換到公允價值法,會計報表信息失真和粉飾問題將可能得以根治,信息披露將更加透明、高效和及時;行業領先的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產業公司股票將成為股票市場的藍籌股和大盤股,成為股市市值的最主要構成部分;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將大量使用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智能投顧和智能投研系統,市場投資行為日趨理性科學,可能出現理論上的投資融資長期均衡匹配狀態。

在未來金融監管,大量新興信息技術的普及,將可能解決金融監管滯後性問題。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經濟高速發展驅動金融市場越趨巨量化、複雜化和多變化,各種金融衍生產品層出不窮,各類金融風險互相交織迭變,現有金融監管技術已難以較好地及時防範處置系統性金融風險,金融監管體制和技術的固化相對瞬息變化的市場動態產生了金融監管滯後性問題,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就是最生動最現實的近例。5G帶來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大量普及應用,將推動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等監管科技(RegTech)技術廣泛使用,實現穿透式監管,提升合規效率,降低監管成本,提高監管規範性和風險監測識別的能力,監管“信息孤島”將可能消除,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市場監管將有機智能連接,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將有效對接加強,償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場行為監管三支柱監管體系將更加強化完善,由內而外重新塑造全球金融監管體系,有效解決監管相對滯後於市場的歷史難題。

後記

2019年5月2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任正非先生在集體記者見面會上,透露華為公司的5G技術至少在三年內別的公司是無法超越的,表明我國華為公司的5G技術成熟度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去年以來,美國特朗普政府頻頻施出“芯片封殺政策”和“貿易戰”等阻礙中國前進發展的“殺手鐧”,意在遏制中國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欣喜的看到,以華為公司為代表的中國企業,追趕5G這一當今世界信息技術最新潮不落下風,牢牢掌握世界標準制定話語權,為我國在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奠定了雄厚的趕超基礎,讓我們贏“未來已來”,使“中華有為”!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人工智能會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

人工智能(AI):我們日常工作的根本變化,即我們與他人生活和互動的方式,都將由第四次工業革命來體現。

從第三次工業革命轉向第四次工業革命將開啟人類發展的新篇章——融入非凡的技術進步。這些先進技術不斷湧現,並將繼續在商界融合。我們看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改變了數字、物理和生物世界。它正在創造新的機會和對更美好未來的希望。

另一方面,技術的發展將成為潛在風險。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僅是技術驅動的變革。革命所有人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機會。我們看到它利用技術來創造一個以人為本的包容性未來。

快節奏的革命迫使人們重新思考生活在AI技術包圍的世界中的意義,並質疑將如何發展和創造其市場價值。

挑戰和機遇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延續,自上個世紀以來,數字革命就已經標誌著工業的發展。然而,這場革命是基於技術的融合,最終模糊了物理、數字和生物領域之間的界限。

毫無疑問,第四次革命是建立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礎上的,但它可以被看作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延伸。進化速度、範圍和系統影響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因素。

當前的突破不再發生在一個確定的時期和時間內。將這一時期與以前的革命相比較,可以清楚地分析出第四次工業革命正以指數級的速度發展。它以線性速度發展,擾亂了幾乎每個國家的所有產業和部門。

這些原因支配著整個商業世界、生產和管理,甚至政府部門的變革。

經濟學家怎麼說

經濟學家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具有通過提高全球收入水平來改善全球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趨勢。就目前而言,由於採用AI技術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是從數字世界中獲得最大利益的人。

這些創新可以為我們的專業或個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從訂購食物到購買商品再到遠程付款,都是因為這項技術。

預計技術創新將引領供應方行業產生長期收益。通信和運輸成本將會降低。這將最終導致更有效的物流和全球供應鏈。

此外,它將根除交易成本和支出。這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開拓新市場。

然而,一些經濟學家指出,第四次革命可能通過擾亂勞動力市場帶來重大挑戰。這人工智能技術經常被認為是人類智力的替代品,雖然AI背後的思想技術是手動流程的自動化用以提高生產率和效率。

人們認為自動化可以替代整個經濟中各行業的勞動力,這可能會增加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自動化還可以帶來安全而有益的工作機會。

工作的未來

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不平等”不平等一詞解釋了勞動者和依賴資本的人之間在經濟收益和財富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

智力和物質資本提供者包括創新者和投資者。利益相關者是這項創新的受益者。

技術進步正在導致自動化的巨大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手工過程正在變得自動化,將在未來繼續下去。這是人們擔心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展中國家對高技能勞動力需求的增加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它給高技能工人帶來高端工作,給中產階級留下最少的機會。

到2030年,大約有3.75億工人可能不得不改變他們的職業,因為市場勞動力需求正在迅速變化。

儘管有這些挑戰,有能力提出新的做法可以給我們提供新的機會。第四次工業革命被認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新技能的機會。

發掘人才,建立新工作崗位。這樣做不僅會帶來業務的增長,還會有助於在更多樣化的領域培養新一代高技能工人。

對商業行業的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代表了不同技術的融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虛擬現實。物聯網轉化為創新產品、服務和產業。

身份驗證市場是這種新的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先進技術的影響註定會給商業世界帶來革命。

根據一項研究,英國政府估計,到2035年,僅人工智能一項就可以為該國經濟增加6300億英鎊。這使英國成為發展人工智能業務的世界中心。企業高管和經理們需要明白,這不僅僅是企業的問題,而且這種變化將會影響到世界上的每一個部門。

對商業的四大影響

由於技術的進步,全球所有行業的創新和顛覆性都很難預料。毫無疑問,這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企業產生顯著影響的明顯證據;然而,四個主要影響是:

1、客戶期望

2、產品增強

3、合作創新

4、組織形式

客戶是任何經濟的基石,這就是為什麼不管是消費者還是企業。這一切都是為了改善向客戶提供的服務。產品和服務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價值的數字功能得到增強。

以人工智能為例身份驗證服務,這項技術正在使驗證行業變得更有彈性,根據一份報告,它有望成長為到2024年達到128億美元。

在這個商業成功依賴於客戶體驗、基於數據的人工智能服務以及通過分析獲得有效結果的世界裡。新的協作形式同樣重要,而且創新和破壞的速度也是如此。

此外,由於全球平臺和基於技術的商業模式;組織形式、文化都必須修改。

供求經濟

供應行業正在尋求新的技術和實踐,這些技術和實踐能夠創造新的、誘人的方式來滿足企業現有的需求,並打破現有的價值鏈。

創新的競爭對手是這種混亂背後的驅動因素,因為它不再遵循自上而下的方法。

同樣,需求方面也在發生重大轉變。消費者和企業之間日益透明的環境以及消費者行為和參與方式的變化。這種參與迫使組織修改和調整新的設計方法。這設計影響市場及其交付產品和服務。

數據是新的貨幣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互聯網的使用非常普遍。人們每天花很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照片、狀態、愛好和評論帖子。

此外,每天有數十億人使用搜索引擎進行不同的搜索。所有這些搜索歷史和個人信息(全球定位系統座標、點擊流、環境數據等)。存儲在雲中。這導致了大量的數據。

數據是人工和智能的食物,因為它推動創新。經過應用機器學習算法根據獲得的數據,企業可以獲得關於用戶興趣和需求的更好的預測;這有助於產品和業務的增長。

個性化正在市場上邁出新的一步。人工智能使客戶體驗變得更加個性化和一對一。這就是銷售之間界限模糊的原因。營銷和服務現在的重點是改善用戶體驗

國家和國際安全

第四次工業革命預計將深刻地影響國家和國際安全通過影響衝突的性質和增加的可能性。戰爭不僅僅是傳統戰場的單一概念。現在它依賴於技術創新。

現代安全問題本質上更像是一種混合,即傳統戰場與技術平臺相結合。戰爭與和平、暴力與非暴力(例如網絡戰)之間的區別變得有點模糊。例如,網絡犯罪和網絡攻擊是新形式的安全問題。

政府將同樣或更多地投資於數字安全基礎設施。網絡保護對任何國家都更為重要,全球監管機構在強制實施合規性方面也比以往更加謹慎。

例如,考慮KYC和反洗錢合規性。也看看CCPA和GDPR,以及它們是如何被使用的身份和數據保護。這些保護措施將在國內和國際上打擊網絡攻擊。人工智能技術在產品和服務的開發中是有效的,這將為減少政府和企業的安全顧慮創造潛力。

對人的影響

人工智能已經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不久的將來,這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人工智能創新最終實現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和幸福。

進入技術驅動的社會肯定會影響個人的生活方式。未來幾年將會有挑戰和機遇,這將塑造一個人的職業和個人未來。

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的革命正在推回人類生命和能力的門檻,這必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道德和倫理界限。

隨時隨地的隱私問題

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影響了我們。技術的出現(一方面使我們的生活更輕鬆),也引起了人們對隱私的嚴重關注。

我們始終確信隱私的重要性。但是,數字化已使我們的信息共享和蹤跡成為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臉變成身份證

在過去幾年裡,人工智能的應用有了全新的發展。數字欺詐和網絡犯罪正以如此快的速度發展。這迫使企業和個人整合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來保護他們的身份?

此外,如今,客戶對組織的期望越來越高。個人期望個性化和卓越的服務能完美安全地完成。似乎沒有例外。生物識別技術證明你的身份的趨勢已經存在多年了,但是現在被人臉取代了。

許多企業使用人臉作為身份驗證的首要因素,這將增加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

塑造未來:

技術是人類的發明。考慮到以前的工業革命以及與之相關的創新和中斷。沒有什麼是人類無法控制的。

是我們帶來了革命走向前線,所以我們有潛力利用這些機會,塑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走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反映我們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


LaoHuang188


5G與人工智能對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5G、數字化、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先進製造業、量子信息科學……從大國博弈的維度來看,這些技術“一個都不能少”。如果非要挑出一種技術作為引領,人工智能的概率可能最大。

從大國博弈的角度看,新技術沒有”引領“,只有”均衡“。

從最新的文件來看,2019年2月7日,白宮科學與技術政策辦公室(White Hous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發表文章——《美國將主宰未來的工業》,將人工智能(AI)、高端製造業(Advanced Manufacturing)、量子信息科學(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QIS)和5G四大產業納入其中。自特朗普上臺以後,美國加快步伐,目前已經在各個領域形成了全面的戰略佈局。

而德國,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特別關注電信、互聯網和數字化;在汽車領域,德國非常關注新能源汽車中的核心配件——電池,除此之外,德國和歐盟政府還可能在平臺經濟、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領域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猶如當年建立空中客車公司,政府會直接參與其中。

2. 非要選出一個“引領性技術”,人工智能的概率最大。

我們知道,支撐工業大生產的技術有幾個特點:標準化、自動化、模塊化。人工智能完全滿足這些特點,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一個核心驅動力量。

舉個例子,文字識別OCR技術早期是用規則+機器學習的方法來做,那時候,一個OCR技術系統可能會分為幾部分,從區域檢測、行分割、字分割、單字識別、語言模型解碼、後處理等一步步做下來。加入AI深度學習技術後,使用大數據進行訓練,階段目標也很明確,通過找到一些深度學習的特徵,一個OCR系統就簡化到只需要檢測、識別兩個過程,而隨著深度學習技術進一步發展,我們開始在OCR裡面進行多任務的聯合訓練、端到端學習、特徵複用/互補,這個時候,甚至這兩個階段也不用區分了,而是一體化地就把一個文字識別的任務給做了。

再來看機器翻譯。

20多年前,已經有研究機構用數以萬計的規則寫出一個翻譯系統,其中包括很多語言專家的工作。但是這個系統想繼續發展,進入一個大規模產業化的階段,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說人工規則費時費力,而且隨著規則的增加,衝突也越來越嚴重,掛一漏萬,總是很難把所有的語言現象都覆蓋到。後來,統計機器翻譯在機器翻譯領域佔據最主流技術的地位,但統計機器翻譯的過程當中,仍然要一步一步來做,比如先做統計的詞對齊,然後做短語的提取,再做結構的對齊等等,其中也涉及到人工特徵的提取、定向的優化,仍然很複雜。但大概4年多以前,有技術大廠就上線了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的、基於神經網絡的翻譯產品,可以進行端到端的學習了。現在真正在線上跑的、每天服務數以億計人的翻譯系統,其實是以神經網絡的機器翻譯方法為主體,同時融合了一些規則、統計的技術。

隨著深度學習的發展,這些技術越來越標準化、自動化並具備很好的通用性。

由此可見,如果非要挑出一種技術作為引領,人工智能滿足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大特點,其成為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的概率可能最大。



靖空先生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計算機信息技術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5G,智能化,自動化,納米技術,石墨烯,生物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為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綜上,5G和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部分。近年來,中美德日先後開啟了第四次工業革命。



當代曹植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絡物理系統的出現。網絡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件、傳感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

所以說,5G和人工智能並非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而且包含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中。


得助智能


近年來,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核心科技的研究中。特別是在5G領域這一塊,各個國家都在這塊領地開展著一場沒有硝煙的爭奪。


那麼到底什麼5G?5G網絡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這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整部超高畫質電影可在1秒之內下載完成。高效率的傳輸速度,讓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指日可待。

其實全球現在已經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中了,只是5G是一個特殊的技術層面,也還沒有大規模的在市場商用,普通民眾還沒有即刻感受到5G技術帶來的生活層面上的衝擊,但是現在5G手機的推出,已經開始在為5G狂潮的到來做鋪墊。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為基礎,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為基礎,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計算機為基礎。前三次中國都沒有參與,而美國正式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迅速崛起,才成為世界第一。而這一次的工業革命是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再次升級,誰能站在5G的頂峰,誰就在這次革命中贏得了主動權。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美國極力打擊中國企業5G發展的原因,


5G的到來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萬物互聯,人工智能的發展。比如我們可以在遠程手機端就操控家裡的冰箱、電視、洗衣機、微波爐、電飯煲……各種人工智能也會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教育、醫療、家居、製造業……5G帶來的是對現有生活徹頭徹尾的改變,也是對現在世界格局的一次洗牌。


秦博HW


因為我個人覺得5g可以有足夠的帶寬保持不掉線不卡工業如果用的話很需要這樣,再就是可以在線網絡升級咯,每個機器都是一個電腦


曲中賙濟南代理


科技能改變生活也能改變時代


一個大書包


先進的科技,能改變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