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南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開始,我國就設立了“規矩”,而恰恰是有了這“規矩”,我們才看到今天的高新技術產業有了這般高速發展的成效。從2020年開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進一步從嚴把控,計劃申報2020年國家高新認定的企業要抓緊時間了!!

1.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通過科學技術或者科學發明在新領域中的發展,或者在原有領域中革新似的運作。在界定高新技術產業範圍的基礎上,對於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問題可以從2016 年國家修訂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來加以界定。因此,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一般是指在國家頒佈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範圍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居民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

2.認定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好處

2.1 促進企業科技轉型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自主創新、持續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2.2 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可以提高企業美譽度,說明負責人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較高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說明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具有較好的潛在經濟效益。

2.3 享受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a.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10%,可執行15%(認定前25%)的優惠稅率。

b.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稅前加計扣除比例越高,稅前扣除就越高,繳稅就越少)。

2.4 提高企業市場價值

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開發能力,有利於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是企業投標時的重要條件。

2.5 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政企採購優先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吸引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對企業實施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重要條件,也更具有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實力,從而推動企業快速投入到產業化經營中去。

2.6 新三板上市加分

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可以在新三板上市過程中加分。

2.7 稅收優惠(全國性政策)

1、企業所得稅優惠10%

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減免10%,按照15%徵收(非高新技術企業為25%)。

例:企業淨利潤是100萬,非高新企業需要繳納25萬的企業所得稅,而高新企業需要繳納15萬。

2、研發費用可用來抵稅,而且抵稅比例比普通企業高75%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可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進行加計扣除;即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將研發費用的175%在稅前進行扣除,減少納稅。而高新技術企業正好是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範圍內。(注:該政策適用於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2.8 其他

申辦瞪羚企業、政府專項資金必備的前提資質。

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8%的部分,准許稅前扣除。

銀行收緊貸款政策時,高新企業可申辦無抵押信用貸款。

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評分標準

3.1 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30分

企業擁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不含商標)。

[說明]  1.由專家對企業申報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否符合《工作指引》要求進行評判。  2.同一知識產權在國內外的申請、登記只記為一項。  3.若知識產權的創造人與知識產權權屬人分離,在計算知識產權數量時可分別計算。  4.專利以獲得授權證書為準。  5.企業不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須要有6個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或者1個發明專利或者6個實用新型專利。

3.2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分

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需五項以上

[說明]  1.同一科學技術成果(專利、版權、技術使用許可證、註冊的軟件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在國內外的申請只記為一項。  2.購入或出售技術成果以正式技術合同為準。  3.此項評價可計入技術訣竅,但價值較小的不算在內。從產品或工藝的改進表現來評價技術訣竅等的價值大小(企業可以不披露具體內容)。  4.技術成果轉化的判斷依據是: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須要有12個技術開發合同或者12個技術服務合同或者12個銷售合同(分別針對不同產品)

3.3 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 20分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

(2)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

(3)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

(4)設有研發機構並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

(5)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注:以上五個小項全部齊全後,才能拿到20分

3.4 成長性指標 20分

此項指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各佔10分),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總資產增長率=1/2 (第二年總資產額÷第一年總資產額+第三年總資產額÷第二年總資產額)-1。  銷售增長率=1/2 (第二年銷售額÷第一年銷售額+第三年銷售額÷第二年銷售額)-1;  注:總資產和銷售每年是遞增的,才能達到最高20分

4.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條件

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3月聯合發佈了修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如下: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註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併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範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a.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b.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c.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佔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新規定

2020年開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控,其主要體現在:

1.認定評審科技創新事項發生時間以申報前三年為主。企業申報高企當年申請或轉讓的專利、認定的研發機構、簽訂的產學研合作協議等將不予採納。

2.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必須“三表一致”。即企業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企業財務報表、研發投入專項審計報告中的企業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往年通過出具《研發費用數據不一致說明》的做法將不予認可。

3.規上工業企業享受高企政策獎勵與企業是否填報工業直報系統B203企業研發投入掛鉤。

備註:上述內容僅限參考,具體請以政府相關文件為準。


如何做好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的規劃

1、知識產權(Ⅱ類知識產權數量至少5件以上、Ⅰ類知識產權至少1件以上):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雙達標。知識產權是高企申報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認定評審的主要得分項。知識產權(自主研發、轉讓、授讓)方面的工作需要本年度完成。

2、科技人員(科技人員佔職工總數不低於10%) ①科技人員名單,儘量統計所有符合條件的科技人員,指標不要剛好過線; ②科技人員必須入職繳社保或個稅183天以上; ③科技人員專業與學歷,理工類,允許少量非理工科相關專業的,但工作時間、工作經驗和相關職稱證可佐證; ④研發組織架構完善合理,所設置崗位、職務清楚得當、安排合理; ⑤研發項目RD表中、項目立項報告和結題報告中的參與人員一致,任務分工一致。

3、研發費用(收入在5000萬以下的,佔比5%以上;5000萬-2億之間的,佔比4%以上;2億以上的,佔比3%) ①研發項目要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對企業研究開發活動的定義,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和創造性(項目鑑定、科技計劃政府立項、產學研合作、相關知識產權申請等); ②研發費用結構合理,對於不同技術領域的研發活動結構明細特徵各有不同; ③研發輔助賬或專賬規範合理,在年度審計報告、彙算清繳報告中進行披露,所披露數據保持一致。

4、高新技術產品收入

①高新產品名稱、合同發票規範,檢測報告與產品說明要體現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 ②高新技術產品(PS表)論述跟技術領域的相關性貼切,產品的核心技術、關鍵指標、競爭優勢以及知識產權支撐突出,提升高新技術產品價值; ③高新產品的佐證資料,除合同、發票建議提供第三方的產品認定、檢測報告等來佐證。

5、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①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②科技成果轉化的計算是按照一個成果對應一個轉化,要想獲得高分必須產生15個不同的科技成果,儘量多申請相關知識產權等;每個成果確認轉化為不同的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檢測、查新、試用等證明。

6、研發組織管理水平

研發組織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異議,審查較往年更加嚴格,核實意見表中也增加了企業是否有實際崗位運行的考察,建議企業不可格式模版化簡單處理。具體建議如下: ①建議企業不斷健全研發組織管理體系,特別是項目立項、項目中期目標管理、項目結項、項目成果管理,規範研發投入核算制度,做好研發項目記錄管理,包括項目立項報告、中期試驗過程文件、測試報告、結題報告等過程文件; ②建立符合企業情況的成果轉化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完善人員培訓引進和績效評價制度,切實提高人員研發與成果轉化熱情; ③建立健全研究開發機構,有條件的可申請認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加強研發機構軟硬件建設,積極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活動。

7、成長性評價

①成長性的評價主要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計算企業的銷售收入和淨資產增長率,得出相應分值。對於成長性低於5分的企業,打分風險比較大,專家評審時也提出了成長性弱的問題。特別是對於銷售收入成長性不好的情況,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8、領域選擇

①2016年國家四部委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進行了較大調整,很多企業自身技術很好,但在領域的選擇上出現偏差,導致申報結果不理想。建議企業在準備認定材料過程中結合自身研究開發項目、產品、專利技術等來選擇對應的領域,做到研發項目、產品、專利、領域的四點統一。 ②另外研發項目既要結合企業實際體現行業的先進性,在技術材料的編制過程中也要注意與領域的契合。往年專家評審時都會否定一部分企業的低水平研發項目或編造的不切實際的前沿高端項目,與之對應的研發費用、成果轉化也被剔除,危及申報結果。

注意事項

1、由於材料比較繁雜,欲申請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應儘量提早準備;

2、應按照《工作指引》的要求,仔細對照檢查是否符合認定條件;

3、出具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時,注意選擇經認定主管部門備案的會計師事務所,且研發項目和銷售合同必須屬於企業的主營業務領域。

4、所有提供的材料的證據必須提供足夠的、有說服力的佐證材料,例如:知識產權證明的所有人必須是申請企業,必須在有效期內等。

附:高新技術企業評分細則

企業創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均按整數打分,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四項指標分值結構詳見下表:

  1. 知識產權(30分)
  2.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3. 研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
  4. 企業成長性(≤20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