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留山、翠華停業,下一個是誰?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及環球股災衝擊影響,香港連鎖快餐店的翠華,繼去年先後關閉兩間分店後,在3月22日位於中環的旗艦店也暫停營業。

作為香港餐飲行業的老字號,2009年翠華正式進軍內地市場,截止到2017年3月31日,翠華旗下共有64間餐廳,其中有32間位於香港、29間位於內地、3間位於澳門。

在大舉進軍內地市場的同時,翠華也在經歷著整體業績下滑,特別是內地市場。2018年9月,在杭州經營了3年的翠華餐廳關門歇業;翠華股價由2013年的5.75元高位持續下跌,市值由最高峰的81億元跌至目前約22.16億元,市值蒸發逾60億元,縮水了近75%。

而另一家香港快餐巨頭“大家樂”,也在207年10月宣佈全面撤出華東市場。

同樣是受大眾歡迎的中餐,同樣是快捷安全的快餐,上述這些知名品牌為什麼沒能在內地這塊巨大的市場真正紮下根來呢?


定位尷尬:

主打快餐卻以高檔餐廳標榜身份

這個遍佈香港大街小巷的品牌,營業時間從早7點到第二天凌晨2點,相當於茶餐廳裡的肯德基,大陸的定位則與香港完全不同:翠華在香港平均每間佔地大概3000平方尺,能容納30至67桌,內地的翠華餐廳平均每間佔地大概在7000到10000平方尺之間,能容納65到84桌。

在香港定位大眾的翠華餐廳,因為帶著香港“城市名片”的光環,在內地是以“知名精緻港式茶餐廳”的定位來經營的,並非快餐和大眾餐,而餐品卻以經營菠蘿包、魚丸、粉面、奶茶、三明治這樣老百姓吃的東西,在高檔餐廳的架子下面提供快餐食物。這種定位與實際內容的差距讓翠華在內地顯得不具備性價比的優勢,自然也就沒有重演在香港的受歡迎程度。

同時,定位較高是許多香港餐飲品牌在內地掘金時的共同姿態。

許留山、翠華停業,下一個是誰?

經營困境:

各項成本增加,營收未增長,整體利潤下滑

價格高,意味著翻檯率較低。由於快餐屬性,翠華在香港的翻檯率很高,每日每桌賬單數目遠高於內地;加上匯率差,每個菜的定價內地要比香港貴20%左右,每張賬單平均消費額內地則是香港的2倍還多。

而中式餐飲品類供應鏈和製作流程繁雜,複製的成本非常高,擴張時成本的上漲速度往往大於營收的增長速度,利潤被持續壓縮。

據瞭解,翠華在大陸的中央廚房只有2013年在上海開始運作的一家,但分店則在上海、南京、杭州、無錫、武漢等地,80%的品類都需要配送,運營成本並不低。

更關鍵的是,近十年內地城市房價上漲比香港要快,租金費用約漲10%,翠華在大陸的快速擴張所面臨的租金成本壓力更加嚴重。

而像翠華這樣人均100塊的茶餐廳,面對內地80、90後消費群體的崛起帶來的市場變化,以及本土品牌產品和銷售模式的升級,也並沒有明確、有效的應對之策。

許留山、翠華停業,下一個是誰?

港味並非剛需:

香港品牌在內地市場的接受度有限

但事實上,茶餐廳在華東、華北以及中西部地區,還都是一個小眾餐飲業態。

茶餐廳最初因為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期間,面向英國人的昂貴西餐廳出現,港人想經常光顧高檔西餐廳是一種奢望,因而50年代,精明的港人創設了“茶餐廳”這種可吃西餐、飲奶茶咖啡,又可吃雲吞麵、幹炒牛河的餐廳,所以這種本地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的香港味道極為厚重。

因而不論開在哪裡,都算是一種地域化餐飲業態,要充分考慮如何適應各地的市場,穩紮穩打。目前可以看到,看似內地市場巨大,翠華在香港的營收卻佔據了總營收的65%左右,內地的營收長期停滯不前。

許留山、翠華停業,下一個是誰?

開闢接受度更高的品牌

美心集團旗下的高端粵菜品牌“翠園酒家”於1971年誕生於香港,擁有40餘年的歷史,主要經營精美粵式早午茶市、晚飯小菜及婚宴筵席。2011年,翠園開始進軍中國內地市場,首店位於廣州太古匯;其後在深圳和上海開出了兩家門店,2014年9月同時在成都開出兩家新店。

之後開店數就基本保持這個規模,維持穩定的經營,但美心集團近些年陸續將旗下的一些餐飲品牌引進內地市場,其中主要經營西式麵包、糕點、蛋糕的美心西餅是在內地市場發展最快的品牌,擁有80餘家門店,主要也集中在廣州。

在當地市場站穩後,粵菜酒家的需求也基本飽和,此時選擇適合的市場深挖、引入糕點類品牌可以避免快速拓店帶來的風險。

相比之下,翠華進入內地的角度就比較單一。還要面對非港商在各個商場經營特色茶餐廳帶來的市場擠壓。

許留山、翠華停業,下一個是誰?

隨著疫情的退潮,部分消費領域將出現“報復性增長”——這是2003年的經驗,也是被歷史無數次驗證過的。改革開放之初,日本戰後經濟復甦等重要轉折點中,餐飲業的蓬勃發展是最直接的反應之一。

餐飲業的“報復性增長”將會出現在哪裡呢?誰能活下來?哪些企業最先復甦?

經過大浪淘沙,活下來並迅速復甦的一定是那些傳統的、經典的、有文化積澱的、品質與口碑俱佳的、實力雄厚的品牌餐飲企業,尤其是歷史悠久的老字號企業。

而消費者在疫情中對餐飲品牌選擇進行了最直接的思考與回答。

迴歸標準、傳統的味道、經典的菜品、穩定的出品,讓消費者穩定地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