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村裡值班封路,應該支付工資嗎?怎麼看?

淺藍4976


從大規模封路到全面解除封閉,歷時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很多農村的道路封鎖都是比較硬核的,對農民的生命安全也是一道重要保障。

在此期間每天都有人員在關卡值班,他們的付出是每個人都看得到的,為了大家舍小家,不顧個人安危往前衝,這種責任擔當確實值得敬佩。疫情防控期間農村卡點值班的人員,需要支付工資給他們嗎?按照什麼標準支付呢?這個問題在各地的做法有所不同,但是並沒有關於支付給卡點值班人員工資的硬性要求。

▼按值班人員性質可以不支付工資。

首先就要考慮這個問題,前期的封路做法是自發的、也有很多不規範的做法,但是沒過多久各地陸續實施了一級響應方案,設置檢疫封路就是一項工作了。值班人員一般都有駐村幹部、村兩委幹部、三類小組長、護林員還有村民志願者,而除了村民志願者都是有領工資的人員,志願者也並不是為了酬勞而值班,所以無需再次支付額外的工資。

▼可按相關標準予以相應的補償。

特別要說明這只是補償,並不是工資,根本不涉及勞動僱傭關係和勞動薪酬。即便就是志願者,他們是自願參加值班的,但是他們也有家庭也要生活,並且大多數農村人員都是沒有固定收入的。從農村的實情來講,適當予以補償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如何補償也是要有標準的,比如群眾優先、按時補償和按不同階段發放補償。總之這個補償辦法都是內部協商決定,儘可能做到“三公”,優先讓村民志願者得到一定的值班補償。

▼需按照各地實際情況發放補償。

前邊說了這不是“工資”,只是補償,所以可以是物品補充、經濟補償或者物品經濟相結合的補償方式。這是由補償的來源不同而決定的,疫情爆發後各地積極助力武漢和湖北,而村民也積極的為村裡卡點值班人員捐款捐物,這都是自發、自願的。所以每個村為值班人員發放補償的標準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據接收的捐贈情況來決定。我們村的情況是幾乎每天都有村民送吃喝物品,捐款將近10萬元,兩個卡點總共6人一班,每天兩班人馬,如果按照完全平分的辦法,“報酬”是比較可觀的。對於捐贈收入與支出,做好臺賬,優先保障村民志願者的利益,這才是關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