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村里值班封路,应该支付工资吗?怎么看?

浅蓝4976


从大规模封路到全面解除封闭,历时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很多农村的道路封锁都是比较硬核的,对农民的生命安全也是一道重要保障。

在此期间每天都有人员在关卡值班,他们的付出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为了大家舍小家,不顾个人安危往前冲,这种责任担当确实值得敬佩。疫情防控期间农村卡点值班的人员,需要支付工资给他们吗?按照什么标准支付呢?这个问题在各地的做法有所不同,但是并没有关于支付给卡点值班人员工资的硬性要求。

▼按值班人员性质可以不支付工资。

首先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前期的封路做法是自发的、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做法,但是没过多久各地陆续实施了一级响应方案,设置检疫封路就是一项工作了。值班人员一般都有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三类小组长、护林员还有村民志愿者,而除了村民志愿者都是有领工资的人员,志愿者也并不是为了酬劳而值班,所以无需再次支付额外的工资。

▼可按相关标准予以相应的补偿。

特别要说明这只是补偿,并不是工资,根本不涉及劳动雇佣关系和劳动薪酬。即便就是志愿者,他们是自愿参加值班的,但是他们也有家庭也要生活,并且大多数农村人员都是没有固定收入的。从农村的实情来讲,适当予以补偿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补偿也是要有标准的,比如群众优先、按时补偿和按不同阶段发放补偿。总之这个补偿办法都是内部协商决定,尽可能做到“三公”,优先让村民志愿者得到一定的值班补偿。

▼需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发放补偿。

前边说了这不是“工资”,只是补偿,所以可以是物品补充、经济补偿或者物品经济相结合的补偿方式。这是由补偿的来源不同而决定的,疫情爆发后各地积极助力武汉和湖北,而村民也积极的为村里卡点值班人员捐款捐物,这都是自发、自愿的。所以每个村为值班人员发放补偿的标准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接收的捐赠情况来决定。我们村的情况是几乎每天都有村民送吃喝物品,捐款将近10万元,两个卡点总共6人一班,每天两班人马,如果按照完全平分的办法,“报酬”是比较可观的。对于捐赠收入与支出,做好台账,优先保障村民志愿者的利益,这才是关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