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洛浦一粟


摘要:本文共3489字,先後從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 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五個大的方面,闡述如何 引導孩子熱愛學習。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孩子教育的失敗,這已經是很多家長的共識。孩子的學習,是每一位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有許多家長為此頭疼不已,儘管長期努力,而效果甚微,甚至適得其反,導致茫然無措。作為家長,要想有效地指導孩子的學習,除了積極地配合學校教育外,還應當做好哪些事情呢?

一、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學習

常言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習可以改變我們的思想,給我們提供更好地視野,讓我們見到更廣闊的天地,使我們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去享受生活,而不是被迫謀生。也許我們吃了很多東西、穿了很多衣服,它們並不能給我們留下什麼,但是學習卻可以給我們留下很多。我們從書本中就可以學到很多,比如,控制我們的情緒。學習,讓我們從容,遇事淡定,不驚不乍,控制得當,瀟灑自如,風度翩翩。學習,讓我們學會思考、博聞強識,“君子不出屋,能知天下事”。我們讀過的書、見過的人、經歷的事,一起讓我們積澱、昇華……

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安靜、優美的環境能對人的心理產生良好的影響,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不易疲勞。相反,噪音汙染、雜亂無章的地方就會使人煩惱不安、心情壓抑、容易疲勞。因此,室內佈置整齊和諧、井然有序,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果。

在孩子上學伊始,就要為孩子創造利於學習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安排安靜、整潔的房間供孩子讀書學習,配備書桌、學習用品以及工具書等。建立全家人共同遵守的生活制度,如晚飯後,在孩子學習的時間裡,家長也讀書學習,不大聲說笑,不看電視,不為小事打斷孩子的思考,不允許相互干擾等,促使孩子從小就熱愛學習。

三、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有位學者曾把孩子學習的興趣,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裡的一粒小小的火種。當父母將這粒火種在孩子心中點燃的時候,就像面對需要點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種落在上面,風大了就會吹滅,風小了燃不起來,柴草太緊了不透風,太鬆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溼了還不行,這時候,你要小心呵護這小小的火苗,要“哄”著它一點點燃起來,旺起來,最後成為熊熊烈火。

1、增強學習樂趣,培養直接興趣。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覺得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樂趣,那麼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興趣越是以直接興趣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歡畫畫,可能是孩子樂意用五彩的蠟筆在紙上塗抹,看著五彩的線條在紙上延伸、擴展,孩子的思維、想象也跟著任意遨遊、旋轉;也可能是老師經常表揚孩子,雖然孩子畫得並不怎麼樣。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間接興趣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優秀家長的經驗也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該聯繫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緻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繫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在學跳舞,孩子不喜歡舞蹈基本功練習,吃不了這個苦,但是孩子對學習舞蹈可以參加各種演出的結果感興趣,這種興趣可以促使孩子去從事基本功練習的活動。家長們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興趣,更要通過學習目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一旦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以激起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孩子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持點,家長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的孩子把鬧鐘拆開,有的孩子不停問為什麼、家長若不瞭解孩子的特點,把這看成淘氣、搗亂,對孩子採取批評、冷淡、不理睬的態度,就會損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常言道:“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好習慣,一生受益;壞習慣,貽害終生。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自古以來,許多有見識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孟母三遷”與“斷織”的歷史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只停留在反覆地講道理和單純的啟發興趣上,而要注重行為練習,因為習慣只有在實際活動中,不斷地按規律去做才能形成。

1、抓好早期教育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生活習慣在上幼兒園時期已初步形成,如吃飯、穿衣、洗臉、刷牙等,而讀書、寫字、計算這樣一些學習習慣是在小學階段形成的。如果家長對孩子循循善誘、嚴格要求、堅持訓練,不失時機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這種按時作息、有條不紊、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就能擴展到學習活動中。如孩子剛上學時,怎樣拿筆、怎樣寫字、怎樣做作業等,對孩子的要求應嚴格,多次重複正確的行為,當孩子練得好的時候,就及時鼓勵,使其更有興趣堅持下去。

2、恪守必要的行為準則

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著重點不在講許多道理,而在於訓練孩子恪守必要的行為準則。家長要根據學校上課時間,給孩子制定合理適度的作息制度,並要求他嚴格遵守。無論是休息,還是做作業,都要有相應的規矩,而且無特殊情況不能違反。讓孩子學習前,先把桌子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去掉,然後把需要的東西有條理地放好,這樣用起來方便,又不礙手礙腳。讀書學習時要專心,抓緊時間,不要想別的事,不要受外界的干擾。做家庭作業既要認真仔細,又不拖延時間。做完作業要準備好明天的學習用具、整理好書包等等。

3、幫助孩子處理好學與玩的關係

做作業是理解、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孩子的天性是貪玩,常常會因為貪玩忘記了做作業,或因玩的時間過長而不能保證高質量地完成作業。作為家長,應幫助孩子正確處理做作業與玩的關係,既保證孩子能按時認真完成作業,又不過分強制性地去壓抑孩子的天性。教育孩子重視作業,使孩子懂得學習是自己的首要任務,必須認真完成,切實養成做完作業再玩的習慣。

4、及時與教師溝通

家長應主動與老師溝通,瞭解老師的要求和孩子的表現,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內容和方法,從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努力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只有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瞭解他們豐富的智慧和細膩的內心,從而科學合理地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因此,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隨時調整自己看待孩子的眼光,多用欣賞的眼光和讚許的語氣與孩子交流,努力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進步,積極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努力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確保交流深入、全面、有效。

1、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長處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地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2、換位思考

“誰的青春不迷茫”,家長都是過來人,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找出問題的癥結和妥善處理的辦法。

3、允許孩子犯錯

理解和寬容比訓斥和懲罰更有力量,孩子產生不良行為時,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全面分析,通過講道理、舉事例等使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每個孩子都有上進心,他們受到讚揚與激勵時,上進心就會得到強化。家長應該時時刻刻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允許孩子犯錯,對孩子多加鼓勵與讚揚,不斷激勵孩子健康成長。

4、發揮表率作用

教育家特娜夫人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父母的言行要慎重,應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孩子的言行表現,是父母教育和影響的結果。”父母是孩子崇敬的對象、學習的榜樣,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導者和指路燈。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的發展,父母應該為孩子做出好榜樣,加強自身修養,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恆心、愛學習、善於思考的人,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潛移默化地影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5、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家長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應該多花時間來陪伴、關愛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把業餘時間都用在牌桌、酒桌、電視和手機上。多數親子問題的發生,往往是由於相處態度和方式不恰當導致的。家長們要主動了解孩子的所見、所聞,瞭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疏導孩子的情緒。

總之,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特點,教育方法應該是靈活多樣的。家長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孩子多瞭解、多溝通,與老師密切配合,併科學地加以引導,才能共同促進孩子熱愛學習、內心陽光、健康成長。

如果您閱讀完有收穫,請點贊、關注,謝謝,歡迎交流。


贏在高中


首先講講我和哥哥的學習情況:

我媽媽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開始引導我們學習。那時候媽媽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帶著哥哥和我一起去上班。但是,在空閒的間隙,媽媽都會給我們講一些知識。所以,雖然我和哥哥都沒有上過幼兒園,但是我們早期的啟蒙也做得不錯。特別是我的哥哥,他一年級的時候就表現出很強的學習能力,上了半學期,直接跳到了三年級。而我比較中規中矩,沒有跳過級。但是我學生時代很愛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小學初中沒怎麼學,但是成績一路保持領先,後來高考也表現很好,考取了很好的大學。

我哥哥在四年級之後,因為年紀比較小,跟一些不是很愛學習的同學一起,從此開始走向普通。儘管智力開發很好,但是因為太貪玩了,上了初中住校後,更是因為貪玩,最後學習越來越普通。


這些年,我一直在從事教育方面的工作,接觸了很多的孩子和家長,也一直在反思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我哥哥的動手能力以及天賦其實都比我要好,但是最好卻沒能堅持到最後,到底有哪些因素決定了一個孩子的學習力?


經過多年的觀察與實踐,我覺得讓孩子愛上學習,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理清內心的障礙

很多家長因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遭遇到太多的困難以及痛苦,導致了對學習充滿了負面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又會進一步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遞給孩子。人的觀念對行為影響實在太大了,如果一個孩子接收了太多負面的信息,自然就容易變得否定自己,不夠自信。所以,如何改變自己對學習的認識,進而影響孩子對學習的看法,是家長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試著想一想,您平時跟孩子說的話,是正面的居多還是負面的居多?

2、學習力是可以傳承的

如果父母是愛書的,那麼孩子多半比較容易愛書。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讓孩子愛上學習,首先父母要有一個好學的心。

我媽媽在80年代的農村,就會自己訂閱報紙,從報紙雜誌上吸取最新的信息,幫助自己改善生活。儘管家庭困難,但是我的父母一直都在不斷地用知識充實自己,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


3、多跟孩子互動

有證據表明,對於同一件事情,愛學習的父母給孩子的反饋會比不愛學習的父母多5倍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部分孩子的思維靈活,而部分孩子的思維跟不上節奏的原因。

人的大腦在良性的互動中會飛速成長,小時候特別要注意跟孩子互動。沒有這個意識的父母往往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學習,殊不知,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是孩子吸收知識非常重要的環節。


4、信任孩子

信任孩子意味著給孩子足夠的探索的自由,不過多的干涉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支持。

很多孩子平時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丟三落四,做作業錯誤不斷,對學習持無所謂的態度,其實都是跟孩子的獨立性欠缺有很大關係。

我們經常無意識的不信任孩子,導致過多的干涉了孩子的行動,經常中途打斷孩子的行為。這樣的家庭教育,無形中會讓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同時也對自己沒有信心,最後不得不形成依賴父母的習慣。

5、讓孩子有成就感

不管如何,不要輕易的否定孩子。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是讚美孩子一定要更多一些。當你不拿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的時候,你總能輕易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為孩子的一些行為所感動。記得每次發現孩子的進步,都要及時的具體的肯定孩子。


6、排除干擾

正向您所說,孩子喜歡玩遊戲,用手機,這明顯是家庭教育導致的不良習慣。

大人首先要做到不要一停下來就用手機,手機對大人的誘惑力都那麼大,何況孩子呢?

其次是給孩子找一些好的夥伴,儘量多做一些戶外活動,避免受到電視和手機的誘惑。

最後就是要在家庭中多佈置一些學習的環境,閒下來大家一起閱讀。

有科學家說:教育是一件比造火箭還困難的事情。如果真的做過很多年的教育,我相信您會對這句話感悟更深。教育孩子,沒有一個統一的方式可以保證所有孩子成才。如果不給孩子創造環境,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即便是天賦很好的孩子,也會慢慢變得平庸。

我是翼翔老師,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交流。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女兒從小喜歡藝術類的東西,所以也上了一所上海比較有名的藝術為特長的小學,整個小學期間很少花時間在刷題學奧數上,大部分時間去搞聲樂、鋼琴、圓號、聚會等,發現孩子對學習也挺愛的,不會排斥,每天都開心。如今到了初中,的確發現文化課略差,可是孩子有著良好的樂觀和積極性,始終會主動去學習,逐步也有提高!


融雪的小小世界


本文是對紀錄片《Grey Matters》的製片人和導演雷蒙娜·珀索(Ramona Persaud)的一次採訪。針對教師如何調整教學方式來教大腦學習,本文介紹了五種方法。如果老師想知道更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可以看一看這部紀錄片。

Q:謝謝你的節目,你要介紹的第一種方式是什麼?

雷蒙娜:我認為,老師首先要意識到,如果大腦有壓力,就不會學習。所以如果你的學生上課前和媽媽吵了一架,或者沒吃完飯,或者沒有完成家庭作業,或者受到你給的任何壓力,他們就會感覺很糟糕。

他們出現在教室裡,你說:“大家都到啦,我們來學數學。”雖然他們坐在你面前,但他們不會關注你做什麼。作為一名教師要意識到:“這是一個特殊的孩子,我要弄清楚怎樣才能讓他的心回到教室。”

Q:那是真的。他們想要來到我的教室,你不能讓一個期盼者退回去。第二個是什麼?

雷蒙娜:第二種是意識到大腦是一種模式器官。當你教新東西的時候,你需要找到一些學生已經知道的東西,這樣他們就可以做到知識映射。比如,對一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你怎麼和他解釋一個美國節日呢?是挖掘文化的相似性,讓學生產生共鳴嗎?

Q:當然。我在大學裡有一位教授,艾德勒博士,他稱其為信息交流過程。他說,你不是為了獲取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不能把所有已知的東西都藏起來,你必須把這些信息聯繫起來。

雷蒙娜:是的。這是大腦記憶唯一能堅持下去的方法。一旦你幫助學生製作聯繫,他們會產生共鳴,也記得更好。他們會想:“哦,這就像當初戴維斯小姐說的……”他們將新知識映射到過往的經歷,通過聯想串聯了信息。

Q:所以我們不希望大腦有壓力,大腦是一種模式器官,那麼第三個是什麼?

雷蒙娜:第三個是意識到我們的大腦在變化。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老師說,你只用了大腦的10%。還有90%,該怎麼做呢?現實是,我們的大腦不斷髮生變化。所以當我們繼續學習的時候,我們建立了新的聯繫,我們一直在改變——我現在就在改變我的大腦,我正在做一些新的事情。

這對老師來說很重要。一個在課堂上坐立不安,考試失敗比通過還多的孩子,他們很難意識到,自己可以改變這個結果。我在工作時遇到一個高中生,她說:“我討厭學校,我不想學習,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也許我會去參軍。”“我只知道,學習與我無關。”

她是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並且面臨一些難題。但是,通過與老師的合作,在學年結束的時候,她已經取得了兩次榮譽。這是令人興奮的,她從不知道自己能做到這一點。

Q:你的意思是成長的心態?這是大腦在改變嗎?

雷蒙娜:基本上,當你在學習新信息的時候,就是在創造細微的差別。你所學到的任何東西都將重新連接你的大腦。學生必須克服“無論我做什麼,都會失敗”的想法。但是,如果老師能意識到:“我看到你學習有困難,怎麼幫你找到不同的方法呢?”回到第二種方法,老師需要找到一些不同的模式。要記住的是,我們的大腦在變化,我們可以改變大腦。

所以老師要提醒學生:“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雖然你現在沒有學會,但是我們可以嘗試一些不同的方法來幫助你學會。”對於老師來說,這不是件輕鬆的差事,學生能力不同,如何從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呢?

Q:這是一個挑戰。那第四個是什麼?

雷蒙娜:第四個是重複教學。很多人很牴觸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但是,你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來練習新材料,才能掌握。關鍵是不要讓這個過程像重複一樣。教三年級分數基礎時,可以用幾何法來測試學生掌握程度,當老師再次教相同的基本概念時,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做。

Q:我們需要重複,不需要單調乏味的重複,要用不同的方式重塑。第五種是什麼?

雷蒙娜:第五種方式是評估。如何檢查學生學會了?不一定非得用分數來評估。也許你可以在教室裡辦一個項目,也許你可以模擬一場招聘會。孩子的選擇越多,參與度就越高。

評估是非常重要的,老師需要知道學生學會了,但不能單靠考試。要找出不同的方法,比如,讓評估成為遊戲。如果評估歷史,可以辦一場戲劇表演;如果評估地理,那就讓學生走出教室。找到不同的方法來證明孩子們已經掌握了。

小結

所有的神經系統學科都在研究學生是如何學習的。作為老師,我們已經瞭解了太多的東西,但如果想成為傑出的老師,應該記住雷蒙娜分享的一些重要的東西:大腦有壓力會影響學習,必須小心;大腦是一個模式器官,它需要一些聯繫;大腦在不斷變化,學生必須明白,他們的大腦可以改變;我們必須重複,但不是單調乏味的重複;我們必須以多種方式學習。

《Grey Matters》是一部教授大腦學習方式的紀錄片,講述了三位教師賈斯汀·霍爾布魯克、傑里米·梅特勒和維姬·克魯格通過研究大腦來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

霍爾布魯克是美國羅蘭帕克小學4年級的STEM教師。梅特勒教高年級美國曆史,全球研究。克魯格在賓夕法尼亞州農村的一所地方社區學院教發展教育。





看視頻學英語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以下是一些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與這些原因有關:

  1.聚焦情緒

  如果你常常因為孩子的學習不努力和成績差去批評他,那你就有可能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他就會越學越糟糕。當每次打擊他的時候,他就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會覺得是因為學習才被罵的,如果不用學習就不會被罵,問題是又不能不學習,所以他就覺得自己被困住了。所以會很抗拒學習,很抗拒學習自然成績就差,成績差自然會喪失信心,再加上家長的責備,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了。

  2.學習方法

  沒有對的學習方法,學來學去都學不好,就會有很強的挫折感。就會覺得學習很難,對於自己覺得很難的東西,都會有一種恐懼感。但是又不能不學,帶著沉重的壓力去學,感覺更加的難受。感覺不好加上方法不對,學習更沒有效果,進一步的挫折。越學成績越差,頭腦越學越不聽使喚。

  3.自主選擇

  你不給孩子自主選擇他想要學的東西,同時將他不想要的強加給他,你就剝奪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因此,當學習變成是一種別人強加給孩子的任務時,他就很容易會對它抗拒,不想要繼續做下去。當這種強加繼續下去,孩子對學習就更加的抗拒,越抗拒越想要逃避,越逃避越吸引來更強烈的控制,孩子就會更加的覺得學習是痛苦的,更想要逃避。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

  1.首先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想要自家孩子愛上學習,首先要讓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不反感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

  2.經常和孩子交流、不強迫

  身為父母一定要經常和孩子交流,多瞭解他們的心聲,同時也可以多給孩子講講自己曾經的一些故事,儘量不強迫孩子學習,慢慢的他們的求知慾也會慢慢增加。

  3.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想要學習好,記憶力是非常關鍵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多背一些唐詩宋詞等,通過培養、鍛鍊他們的記憶力,讓孩子將來即便在學習任務繁重的時候,也一樣可以應付得得心應手。

  4.為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學習環境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家裡經常是一邊放電視一邊讓孩子做作業,但這樣會嚴重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可能會導致寫作業的時候心不在焉,草草了事。其實身為家長一定要儘量為孩子提供一個獨立且安靜的學習環境,有能力的可以打造一個書房等,這樣可以很好的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對於幫助學習是很有用的。








慕小喬


1、給孩子打造一個溫馨而別緻的讀書角,在這個讀書角里放滿孩子喜歡的玩具和書籍,也可以放一些小驚喜,燃氣孩子對這個讀書角的好奇和熱愛,讓孩子知道在那裡可以看書。

2、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閱讀,並且交流學習心得。這點很重要,讓孩子減少不平衡感。切記學生在看書,家長在玩手機或者打遊戲,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平時多和孩子一起去圖書館,很多家長喜歡帶孩子去逛街,而很少去圖書館。讓孩子多去感受書香氣,在圖書館,多鼓勵孩子的好奇心,可以事先準備一兩個小問題,讓孩子在書裡面去找到答案,也許這個答案不正確,但是隻要去書裡面尋找了,就很棒。

4、遠離遊戲,就如同手機已經佔用了成人大多數時間一樣,遊戲也正在逐漸的分散了大多數學生的心,遊戲裡面的裝備也讓很多學生開始攀比,甚至揹著家長偷錢衝幣。

5、適當並且合理而具體的鼓勵,在中國,大部分家長都會說“你真棒”,孩子從剛出生一直聽到長大,漸漸的對這三個字也麻木啦,他讀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有很好的見解,作為家長告訴他:你真的很棒,因為你對這個故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久而久之,孩子會愛上閱讀。


中華正小寶


小學是學生生涯的基礎階段,很多小學學習不好的孩子,在中學也很難將成績提高。我覺得其實讓小學生愛上學習並不難,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1、興趣引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奇心強,很容易對事物感起興趣。那麼在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興趣教學,讓課堂變得豐富有趣,讓孩子愛上課堂,那麼自然也會愛上學習。


2、鼓勵式教育。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教師和家長一定要看到孩子在學習中的進步,並加以即使的鼓勵和表揚。當然也要把握尺度,表揚過度,就是“捧殺”,反而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3、教師魅力感染。很多學生喜歡學習某一科目,都是因為喜歡這一科目的任課教師。沒錯,教師的個人魅力也是引導學生愛上學習的關鍵因素。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提升自身魅力。



4、勞逸結合。小學階段千萬不要給孩子附加太多的壓力。現在都倡導素質教育,一定不能每天只讓學生死學課本,做大量的習題。這樣時間久了,一定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要勞逸結合。

5、耐心指導。學習中必然會遇到不懂的知識,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和家長不能第一時間就是批評,而要耐心的指導學生,幫助其解決問題。不懂的知識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會越積累越多,成績下降,每天得到的是批評和家長、老師的不耐煩。這樣的孩子還會愛學習嗎?答案我們可想而知。


6、能力培養。在小學階段,家長和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良好的學習能力,能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輕鬆,讓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


以上僅是個人想法,希望能幫到需要的朋友!最後也祝願我們所有的孩子,愛上學習,享受學習!


大風吹我的驕傲放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我想重點談談家長朋友應該怎麼做。

1、家長的示範性很重要。

孩子的模仿性很強,當他看見爸爸媽媽在認真學習時,就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模仿意識會促使他們也像一樣家長拿起書本。孩子的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養。

2、鼓勵、鼓勵、再鼓勵。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困難,成績也常常起伏不定。家長此時要做的是與孩子好好溝通,樹立孩子學習的信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挖苦孩子,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學習興趣的性。



3、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不管在學校還是家裡,良好的學習環境特別重要。家長在家千萬不能打麻將,孩子學習時,不看電視,不玩手機和電腦;包括孩子的書桌都要保持整潔、乾淨;孩子學習時,不要大聲說話,更不能吵鬧。

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更容易保持專注性,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4、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並及時表揚。

人都喜歡聽讚美聲,大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呢?特別是成績稍差的孩子,更應該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及時表揚,讓孩子在讚美中找回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只要孩子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有足夠的勇氣和潛力,就能真正愛上學習。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們好多大人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孩子和我們大人一樣也不喜歡自己學習,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愛上學習,我自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我們都知道喜歡一件事,首先這件事沒有壓力,二是有興趣,三是做完這件事能收益,四是能被別人認可。學習沒有壓力不可能,老師天天提問,月月排名,父母天天嘮叨成績,還和別的孩子比較,我們自己都知道孩子是壓力很大的,壓力大的後果就是孩子只能學習,或者逃避學習,在學習的同時情緒就很難控制好,造成了孩子被動學習,不喜歡學習。我們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不要天天嘮叨孩子的學習,很多孩子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所以你不說,孩子也明白。有時孩子表面上不說,心裡已經知道了。孩子在學習時要給孩子一個融洽的氛圍,我們做父母的也看看書,孩子寫完作業了,我們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者一個鼓勵都很有效果。週末孩子回家了,孩子學習了一週了,已經很累了,但是晚上還有輔導課,這時的孩子都不想學習,我們和孩子的交流就很重要,我們父母首先把伙食改善一下,做孩子喜歡吃的幾個菜,或者和孩子說說話,問問孩子班裡發生的事情,或者和孩子開開玩笑,讓孩子放鬆一下,效果都不錯。不用給孩子講大道理,孩子不願意聽,講了孩子會更煩。週六孩子一般沒有輔導的話,都想睡懶覺。一次二次懶覺沒有什麼,不要大驚小怪。如果孩子考試沒有考好,這時的孩子是感覺很難受的,不要上來就批評孩子,你可以平靜的和孩子分析原因,讓孩子說,你多聽,孩子說完,他的情緒也就釋放了,你這時再給孩子建議,孩子就能很好的會接受。平時我們父母要做一個榜樣,夫妻要和睦,只有愛的家庭孩子才能快樂的成長,他們才能更專心的學習。我們做父母要有上進心,在工作上,在家庭裡有負責任。無形就會給孩子一個巨大的動力。孩子就會以父母為榜樣,以父母為驕傲。孩子就會越來越喜歡學習。





沂蒙teacher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天生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特感興趣,都想探個究竟。孩子會經常問出一些有時連家長也難以回答的問題。現在許多家長都知道要積極回答孩子的問題,不能抹殺孩子的好奇心。但真落到實處,是不是都能做到不厭其煩,尤其是在情緒特別差的時候。有許多家長,我親眼見到,在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會不耐煩地說:“去,去,小孩子知道什麼”或以“不知道”來塞責。——其實,這樣的事,我也做過,想來真是挺對不住兒子的。有的家長,甚至隨意對孩子發洩情緒,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對無辜的孩子大發其火。讓孩子的心理感到莫名的恐懼,以至孩子再也不敢在大人面前問一些好奇的問題了。如此,對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的影響是極大的,更別說是抹殺他的好奇心了。我同事的孩子也四周歲,一天同事在辦公室對我們講,她讓兒子算3加3,教了幾遍兒子都算不對,她便生氣打孩子,孩子就是不哭,她便越發地生氣,更用力打,甚至嚇唬孩子說把他仍到門外,孩子最後嚇哭了。我聽完後罵她瘋了,她也挺後悔。可能當時她心情也不很好,但這樣對待孩子,勢必會嚇到他,更會影響他對學習的興趣。幸虧就這麼一次,要是常此以往,那我相信孩子一定會發展為“談學習色變”的。更別說他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了。所以說,快樂的家庭氛圍,也是激發孩子好奇心的一個必要的客觀條件。千萬不能隨意對孩子發洩情緒。對孩子提出種種問題,會的,要積極解答,或者告訴孩子從什麼書中可以查到。不明白的,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當從書中找到了答案,孩子一定會覺得特有趣,這樣,他的興趣也會慢慢轉移到讀書上來。

愛讀書的孩子大多是成績優異的,不愛讀書的孩子一定不會在學習上有好的成績。研究發現,小升初、初升高的學生中,作文不好的學生,數理化基本也不好。這些學生,他們的興趣不在讀書上,往往都喜歡玩電腦網絡,或者看電視。他們閱讀能力差,一道應用題,有可能讀三遍還看不懂題意。

慶幸我的寶寶還小,還沒到習慣定型的時候。所以我要好好培養他的愛讀書的習慣,晚上堅持給他講故事,引導他慢慢自主閱讀。週末或者假期,多帶他到書店逛逛,讓他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書,不論哪類,只要喜歡,習慣就會慢慢養成。

2/4

護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決定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是否能真正的獨立。怎樣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呢?

1、千萬別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做比較。有些家長,喜歡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做比較。我們常可以聽到許多家長這樣說:你瞧,人家誰誰,怎樣怎樣好,你,怎麼怎麼做得不夠,不如人家。如果經常這樣講,孩子的內心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真得就比不上別人?真的就做不好?因為孩子畢竟小,對事物對人,是缺乏判斷力的。而大人這種言論,勢必會影響他對自己判斷。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長處,所以,孩子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

正確的做法是要鼓勵,不要責備。

2、不要過分重視學習成績。每當發完試卷,許多同學回家得到的都是責備。其實孩子成績不理想時,最需要的不是責備,而是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家長應該和孩子共同找一找原因,根據原因耐心地幫他解決問題。蔡老師講了一個“數學天才”故事。說一個孩子,起初學習挺努力的,成績也不錯。五年級時,有一段時間,他特別不願意學數學,而且成績老是很差。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個媽媽沒有一味地責備孩子,而是在想辦法。有一天,她看到報紙上有幾道腦筋急轉彎的題,她靈機一動,就把它剪下來,重新打印了一份。對孩子說:“兒子,你看看這幾道題,能不能做出來。書上說,能做出這幾道題的孩子,那都是數學天才。”兒子一看,馬上來了興趣,而且想方設法把這幾道題都做了出來。媽媽特高興,就寫了四個大字“數學天才”貼到兒子的書桌前。從此,她發現孩子對學數學比以前有了興趣,慢慢地,數學成績就提高了。這個小方法,雖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拿來便用,但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教育孩子上,就得善用一些小的竅門和方法。

3/4

興趣是根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感興趣,孩子就一定能學好。那麼,怎樣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問卷調查顯示,成績壞的孩子回家之後,受訓斥者佔85%.當然程度各不相同。拿我們大人來說,做某件事沒做好,如果受到訓斥,一定對這件事不再會感興趣。孩子更是如此。經常的受這咱訓斥,會導致孩子不能快樂地學習。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學習變成了枯燥的事,是被逼無耐。這樣孩子的興趣就會發生轉移。所以,玩網絡者,早戀者,厭學者,在中小學生當中是比比皆是。

還是說成績的事,有一位爸爸帶著自己的網癮兒子求助蔡老師。蔡老師和該孩子單獨談話時,孩子向她做了這樣的敘述:“我從來都沒得到過大人的認可,考試差一定會捱罵。好也是一樣,有一次,我數學考了92分,試卷發下來後,我高興極了,這是我的最好的成績。放學後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試卷給爸爸看,沒想到他說‘光這一門考92有啥用?其它課呢,語文呢,英語呢,物理呢?就這上門考這些,你還好意思說呢!’我一下子無話可說了。反正考好這這樣,考壞也這樣。”蔡老師說舉這個例子,這記得很清楚。因為我太受觸動了。讓我們想想假如,爸爸不這樣說。而是換一種說法:“兒子,爸爸真為你高興,你進步這麼大,這說明你是聰明的,如果你繼續努力,我相信,你其它課也可以這樣好。”這樣說,該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家長要努力想辦法讓孩子有一種快樂的學習氛圍。喜歡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可以把“好玩”作為發展的硬道理。

有的孩子寫作業時,往往不能專注地寫完。而是寫到一半就玩玩具或者做別的事情。有的家長便會呵斥孩子,如何如何不懂事,不專心。而有的家長,則這樣做:看看孩子的作業,裝作其中有個問題不明白,向孩子請教,這樣孩子便很感興趣的幫家長解釋,然後,很自然的就會把精力轉移到做作業上來。這便是覺得“好玩”使然。

培養和保護孩子的興趣,蔡老師對家長提了幾點要求: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2、淡化分數。

3.學會鼓勵和表揚孩子。

4/4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俗語說“三歲看老”。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會孩子受益一生。常聽許多家長報怨孩子生活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上也是常常丟三拉四,一塌糊塗。家長只會報怨孩子,其實說到底,其責任並不在孩子,而在家長身上。孩子小的時候,從吃飯,到穿衣,往往家長包辦了孩子的一切。稍大一些,當孩子有興趣自己做這些事的時候,許多家長往往因為種種原因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權力。(比如吃飯,嫌孩子吃得太慢或者容易弄撒,穿衣太慢時間緊張。 )至於收拾書包收拾房間這樣的小事,有些家長也是全權包辦。常此以往,習慣就會慢慢形成。導致孩子大了應該自己處理的時候,還不能夠完全自立。

這個問題,蔡老師講了幾個具體的事例。比如孩子吃飯,不能怕他弄撒,如果孩子就是不吃,也沒必要呵斥逼迫。餓上個一頓兩頓也沒關係。(當然,這並不是說撒手不管的那種)比如說收拾書包,堅持讓孩子自己收,如果漏了東西,有時候也沒必要提醒,等到學校捱了老師的批評,他必然會記住的。

說到這裡,其實我家兒子生活習慣就不太好,我也明白這完全是我們大人的原因。比如他自己有許多玩具,常常找到這個找不著那個。東西沒個固定的地。慚愧,其實我本身也是一個生活比較散,不太精緻的媽媽。看來,是有待於和兒子一起成長的。

有些媽媽,當孩子大一些的時候,看到孩子把生活學習搞得一團糟,總會跟在孩子後面不住的發牢騷,(有時甚至發脾氣)埋怨孩子這一點不行,那一點不好。這樣對孩子來說,一點正面的作用都沒有,反而讓孩子更產生逆反心理。

蔡老師告訴家長一個小竅門:想讓孩子改掉壞的毛病,可以一項一項的來。比如對孩子說“孩子,我覺得你什麼做得都好,如果你把收拾玩具這件事做好了,那你真是最棒的寶寶啦。”然後假以時日,孩子在大人的關注鼓勵下,好的習慣會慢慢形成。

面對孩子的毛病,千萬不可對其亂髮脾氣。如果有的時候真想發洩,有一個最好的辦法。那就“迴避”。你可以躲到廚房躲到衛生間,總之到孩子看不見的地方。迫使自己靜下心來,讓自己這麼想:孩子為什麼這樣做?我發這個火,是不是能起到讓孩子改變的目的?這樣會不會對孩子有更壞的影響?當你想明白了這些,你再出來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會是另一種心態和態度。

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快樂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吧。為了孩子,為了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