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三了,數學考不到理想的分數,該放棄還是賭一把?

克里斯托夫金


先講個我身邊的一個故事吧。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剛高一班裡來了一位男同學,聽說他的分數沒有夠上學校的分數,通過花錢進來的,班裡共有50名同學,應該排在班裡的最後一名吧。他人緣不錯,跟每個人都友好相處,我從他那裡瞭解到,他高中三年定下了目標要考到班裡的前5名,進入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好多人對他的想法不以為然,認為他是異想天開吧。但他自己從沒放棄,從考試成績就可以看出高一結束期末考試排名35名,高二結束排名20名左右,離目標還有較大的差距。但他沒有氣餒,高三更是努力學習,並利用許多好的方法,到高考成績排名班裡第4名,達到了自己3年前制定的目標。

小夥子,離高考只有2個多月了,所以可以理解你現在的想法。在2年多的堅持,一直沒有找到讓自己提升 方法,但時間又已經迫在眉睫,產生放棄的念頭,好多人都會有。你可以這麼想,放棄了努力,那你就進不了理想的大學,人生的第一個奮鬥就放棄了,我覺得是很不值得的,你自己認為呢?

如你能接受我的建議,首先你要端正思想,永不放棄是我們必須堅定的信念,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攻堅克難的決心,確保從思想上明確我行的概念。

再次,從你的問題賴看,是因為今兩年多的成績不理想,且時間緊迫,才使你產生了放棄的念頭。所以我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好的辦法,在短時間內得到一個提升。這裡分享一個好多老師提倡的方法給你。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想要得到提升,可以從查漏補缺入手。把你兩年多以來考試的試卷全部整理一遍,並只針對錯題進行分析學習,確保下次不再犯錯。相信你好好執行好,會使你的成績有個大的提升。

還有,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不要忘了每天還要堅持鍛鍊身體,保證至少半個小時運動量,確保有強健的體魄,來支撐你的學習。

好了,希望你堅定永不放棄的信念,利用好兩個多月的時間查漏補缺,在高考有個好的成績。

各位有什麼建議?歡迎評論!


雲飛揚1239


那要看你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只想要看個普通的本科,高考四科有一門不錯,兩門普通就行了。我當時英語奇差,150分長期只有60分,但是後來依舊上了一個還可以的二本。

高考看的是綜合,你要抓緊找到自己的優勢在哪兒,劣勢在哪兒。比如我,我知道自己數學還行,所以就相對保持好他。英語不好,我就放棄大部分,專心背格式化的作文,不要想著突然突飛猛進,找到最容易拿分的地方努力就行了。你數學不好,但不是所有的題都一樣難,三角函數這些肯定會考的,你就抓緊練習,拿一個還行的分數。其他的科目在補一點也可以上個不錯的學校。

過來的勸諫,高考可能是你改變人生最簡單的那條路。現在吃苦一分鐘,頂你後面10分鐘!加油吧!!祝你考個理想的大學



引文4


數學對於有些人來說是真的很難,我高中也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數學無論怎麼學都很費力,最後在我和她男朋友的一起努力之下,最後高考的成績提升了100多分,這對於她來說試一次逆襲,她的成績總分也就兩三百之間徘徊,最後在最佳的狀態之下提升了100分,期間也就一學期而已。

對於你來說,我不知道你是什麼情況學不好數學,但你不放按照我給你的思路來捋清你的思路,畢竟高中是人生的轉折點,不要輕言放棄才是最佳的狀態。

首先,此時你明確了自己的志願了嗎?

在這個問題之下,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大學就是很關鍵的一點了。當初剛高三時,班主任就直接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選擇自己的目標院校,然後再根據對目標院校的分數線去綜合自己對於每一學科的能力,抓住自己要實施的重點。

綜合考慮自己每一學科的能力

明確了目標院校之後,你就肯定要去了解他的分數線,根據分數線來預估自己每一科的穩定成績,再看哪一科是有足夠的提升空間和提升的可能性。


提升空間是相對於你比較弱勢的科目而言,這裡你的弱勢科目就是數學,不清楚你數學的具體成績是如何,所以對你的建議就是多去問,去聽老師和學霸關於題目的思路,用一兩週就可以了,然後再根據老師說的基礎知識點來進行刷題練習,只要肯下功夫成績提升是完全沒問題的。

提升的可能性是相對於你比較優勢的學科而言,讓優秀的課程更加突出也能夠拉開學科之間的差距,你越瞭解就可以越加深入,但關於你的優勢學科不建議拿太多時間去深究,到高三的這個時候你只要保持你的優勢就可以了,應該花更多時間在你的弱勢學科上面。


數學:理解公式+刷題

數學的學習就是如此簡單,理解每一個公式,然後刷題就完事了。你要是覺得你對數學的公式都不太瞭解,建議你用本子將數學公式進行整理,按照章節或者是有聯繫的公式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去整理,整理完之後你會發現你已經對數學有了信心,信心很重要,你要相信自己可以,你才能夠做出成就。


以上只是個人淺見,也是結合了自己當初學習數學的經歷,數學很有趣,絕對不是枯燥的學科。高中數學成績我一直穩定在110-140(滿分150)之間,相信你也可以;我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學生,但是個願意去學習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的人。


數學老陳


毫無疑問,賭一把!

三個月時間可以做很多,只要你小學數學過關,初中運算過關,就該去拼。我學生經歷可以參考,從30分到70分,從50分到80分,從90分到115分,120到140.......

如果你目前是50-70分,那就搞懂7+2+4

如果你目前是70-85就選擇搞懂9+3+4+兩個小1的題就行;

如果你已經85-100那除了9+3+4穩住以外就需要突破常考中檔題。

如果你是110左右,那函數、圓錐曲線就必須深挖....


學齡期育兒王老師


堅持吧,賭,今天跟昨天的數學,線性代數也把我虐的慘死了,[流淚][流淚][流淚],但是沒有辦法為了學分我也不能掛科,我就是高考數學不好的人,真的很能體會那種看到數學題不會的感覺,感覺自己做了很久但還是錯的,一定要堅持住,堅持住了選個好的專業,就可以不學數學了,我還是要繼續學一年多數學,我相信我們都能熬住,堅持住的,加油💪哦~😊😊


微光中的小李


肯定不能放棄啊,也不能說賭一把,你要堅持下去,多做題找技巧,你要相信努力後會有收穫的。我是一名大學生,也是剛從高三走過來,我數學也不是很好,但我一直沒有放棄,高考考的還算理想,所以任何時候不能想著放棄,離高考還有三個月時間,你要越挫越勇,多刷題,多總結,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祝你取得好成績。


愛追劇的周小白


不要放棄啊,都寒窗苦讀12年了,最後一步放棄多可惜。

數學平時考不好不等於高考考不好,而且現在還有時間疏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吧,不讓自己後悔沒爭取。我侄女數學也不好,還學的理科,但是她當年高考數學並不難,所以沒有想像中那可怕。

不要亂想,抓緊時間複習,不懂的可以問老師可以上網學,摒棄所有雜念,一心投入到學習中來,這是自己的事業,相信自己可以!

祝你高考順利!加油!!


一縷金色的陽光


傻孩子!當然不能放棄。數學知識和能力的養成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高三面臨這種情況,不要氣餒。靜下心來,擺正心態,學會放棄,善於總結,合理安排肯定會有提高的。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層就是看書\r

它不是單純的看書,而應該是瞭解之後的深入思考,甚至高三你可以撇開課本,僅僅靠思考和必要的演算來完成這一過程。\r

第二層就是能獨立運用書中知識去解決大部分題目\r

當高三理解記憶的差不多,就可以做本小節對應的練習題了。\r

基礎不好的同學一定要注重平時的作業,一般這些作業老師第二天都會認真評講的,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對於作業不屑一顧。\r

第三層也就是最高的一層\r

是用經典題目去反演書中的內容,高三這個時候,題就是課本,課本就是題,這也就是為什麼課本這麼重要的原因。抓好了基礎,就保證了考試中基礎分的穩定。




樂天瑪特伽


我以過來人和老師的身份告訴你:千萬別放棄數學。

  1. 數學是一門能拉開分差的科目。成績好的同學很容易拿高分,甚至有拿滿分的。而那些基礎差有沒有毅力和信心的同學,數學成績就很不理想。兩極分化嚴重。

  2. 偏科的考生很吃虧。當過學生的都知道,有偏科現象是很痛苦的。哪怕你其他科目都很突出,但只要有一科跟不上,你就競爭不過人家。

  3. 學習是需要毅力的。世上無易事,絕大多數的成功都離不開辛勤的付出,學習一樣。特別是高中,是學生階段最辛苦的時期,堅持才有機會成功。
  4. 不要前功盡棄。現在都高三了,放棄就是辜負了之前的努力。知識會遺忘的,數學如果你不去學,可能連“一般”的分數都拿不到,成績一落千丈。

提高數學成績的一些建議:

數學這一科,如果掌握了它的“套路”,拿分沒想象中那麼難:

  • 注重基礎知識的勒實,熟記各種公式和原理。

  • 多研究經典題型,吃透歷年真題。多做練習,創建自己的錯題本。
  • 有不理解的問題一定要多請教老師同學,不能閉門造車,不懂裝懂。

高考的一些備考策略

  1. 首先,調整好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學會勞逸結合,適當放鬆自己。高考雖然重要,但它並沒有決定以後的整個人生。

  2. 其次,要明確自己的優勢科目和劣勢科目。對於優勢科目,要保持住水平;對於劣勢科目,要儘可能地拿分;對於某些難以突破的科目或者知識板塊,可以戰略性地選擇放棄,但要想辦法在其他地方補分。
  3. 最後,要學會向老師尋求幫助,不管是學習上還是心態調整方面。多與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交流,或許你收穫額外的驚喜。

結語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絕大多數學校目前都未能開學,高考會不會延遲還不得而知。但是,對廣大即將參加高考的畢業班學生來說也是公平的。希望你不要放棄,嚴格執行落實複習計劃。祝你學習進步,金榜題名!


阿梁老師


高三了,數學考得不理想,要不要放棄?

這個想法也很正常,一方面,題主希望能把有限的時間放在能夠提分的學科上。另一方面,看到數學題,就比較煩,沒有心情去做。

一、這種想法很普遍

現實中也能看到這種現象。下象棋時,常用的一招——“丟車保帥”。壁虎用斷尾法來保命。電影《集結號》就是這麼個故事,一隊人馬為了大部隊的安全,堵截敵人,最後被人打得只剩一個人。

還有深層次原因面對困難自信心不足,想要逃離。

在《情緒急救》一書中作者指出,一次次的失利會給我們造成哪些傷害。

1、困難擴大化

比如你爬黃山,沒有爬上去,下次再去爬,你可能就會把黃山想象成珠穆拉瑪峰。

一次考數學不行,兩次仍不行,我們會把數學想象成一座自己永遠不能翻越的高山。

我一個學生物理很差,有一次她問問題,都是些基礎的問題,剛開始我有些不耐煩,因為我覺得都快要高考了,她連基礎的內容都不會。後來由於要開個短會,我就隨意給她找個相關的題,讓她先做著。

她做了出來,我卻發現這是一道難題。我以為她看了答案,於是以後的幾天裡,我又拿出幾道難題,告訴她基本的公式和基本原理後,她仍能做出來。

後來瞭解發現,她之所以連基礎的東西她都不會,是因為她高一高二缺功夫,高三雖然各種能力都很強,可是由於基礎的欠缺,題目仍然不會做。我告訴了她真相。她也很努力。後來她考到班裡的第二名。

試想一下,如果她沒有勇氣問問題,我也沒有發現她的問題。物理一定也考不好。她進入大學後,她會如何暗示自己?物理太難了,我雖然很努力,但是仍學不好。不是學習物理的那塊材料。可是有了這次成功的經歷了呢?

2、否定自己的能力

失利同時讓我們對自己的能力也產生了懷疑——是不是我笨,是不是我不適合學習數學。

這是失利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扭曲的認知,對自己的能力的評價就不是那麼的客觀了。

3、降低期望值

由於失利過,我們就會降低某件事情的期望值。作者提出,雖然這樣會減輕我們的壓力。但是,我們的努力程度也會降低。

那麼,我就不能把我們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

二、可能的後果

放棄會產生連鎖反應。

這次疫病,英國採用群體免疫的應對措施。這裡我們不想討論它的正確與否。

但有一點不能忽略,他們採用全面放棄,而不是圍追堵截病毒的方法,會引起連鎖反應。隨著疫情的深入,醫療系統的容量一定,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感染,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引起民眾的不安。

題主放棄數學也可能一起自己的不安。

題主把數學放掉,也就是把重心放在其它三門考試上。在高考考場上,只要那三門學科中的某一道題,你不會做。你的心理波動就非常大。

因為你知道數學沒辦法給你提分。而現在應該拿分的學科又拿不到。緊張會讓你失去方寸。可能會做的題目,到時也不能全做對了。

即使是在平時,如果你在其它三門上遇到了困難,你也會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總之,你的心很難靜下來。

有一個女生,她的力學部分很優秀,可是電磁學就是不行。然後他告訴我,老師我能不能放棄電磁學,而把力學部分學好,並做到極致。

我建議她,最好不要這樣做。在能改變得時候,還是要爭取一下的。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個籃子如果撐不住,你的雞蛋都會碎了。

後來她又回來復讀了,告訴我,她今年一定好好學習電磁學。

別的同學有四個支柱,而你只有三個。其中任何一個出現問題,你的心都承受不住。

三、應對之策

說真得,高考數學還是有基礎題,和中檔題的。如果現在就想著放棄實在是可惜了。

不要說到時我把基礎都做出來就可以了。可是你現在放棄,高考時你真能把會做的都做對嗎?數學雖然有基礎題,但不意味著容易。

它的不容易之處在於,基礎題所用的知識比較單一,和別的知識點聯繫不大。那麼出題者會在什麼地方下功夫呢?讓你識別不出來用何種方法解題!

沒有平時緊張的學習過程,你很難識別解題的方法的,即使所用到的知識很簡單,你做得也比較熟練,可是你就是不知如何下手。

如果我們不放棄,我們把可能出現的情況都預先設想到,真要出現時,我們就可以從容面對了。

先想想數學中哪部分是你最擅長的

。比如立體幾何,還是三角函數,我們就從它們開始。

複習時,偶爾會胡思亂想——即使把他們全都做對了,又有什麼用啊,也只能的幾分,用時間太多了,不值得……

《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方法。就是當這些想法出現時,你把自己當成上帝,俯視你這些想法和它們帶來的情緒,不評判,不參與。

允許它們的出現,不用理智去壓抑它們,只是停下手中的筆,靜靜地觀察。

你感覺到,當它們離開時,你的內心是多麼的輕鬆和愉悅。

再遇到做過題目,忘記時,不要否定自己。再複習一遍。

總結,放棄會讓更多不可控的因素出現,在平時,問題不大,可是到了高考時,任何負面的情緒波動,都會引起一系列的反應。平和的心態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