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查獲100多噸“問題”化肥

  中國消費者報南寧訊(何正君 記者 顧豔偉)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農民兄弟紛紛走出家門忙於春耕春種,農資化肥也迎來熱銷,不法分子也趁機打起了銷售假化肥牟利的主意。3月23日,廣西南寧市場監管局精準出擊,查獲一個生產、銷售假化肥窩點,暫扣化肥成品、原材料100餘噸。

  這個製假售假化肥窩點位於南寧市邕武路附近,藏匿於廣西水牛研究所的倉庫內。如果沒有衛星定位,外人很難找到。

廣西南寧查獲100多噸“問題”化肥

執法人員正在對涉嫌商標侵權的化肥產品進行清點。何正君/攝

  3月24日上午,記者趕赴現場發現,倉庫已被南寧市場監管部門貼上了封條。執法人員打開大門後,上千袋化肥成品及原材料堆放在溼漉漉的地面上。一些全新的包裝袋上,印著氯化鉀、複合肥料、原產國荷蘭、加拿大、俄羅斯等字樣。

  據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稽查分局副局長阮程介紹,3月23日下午接到舉報後,執法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發現一輛大貨車正在裝載化肥。執法人員當即將司機及搬運工人攔下。貨車司機稱,他在網上承接到這次的運輸生意,即將運往廣西崇左市江州區,他並未見到貨主本人,再聯繫貨主時,對方已經關機。

  執法人員隨即對倉庫的化肥進行了清點,至24日凌晨4時,清理工作初步完成,共清點出涉嫌假冒偽劣化肥原料30噸和化肥成品70多噸,以及大量標註“中化化肥”“中鉀化肥”等標識的包裝袋、打碼機、地稱、二維碼、小刀、繩索等一批製假工具。

  阮程告訴記者,這個涉嫌製售假冒偽劣化肥的窩點屬於無證無照經營,涉嫌假冒廠址、廠名,以及涉嫌侵害知名商標,是一個典型的複合性的涉嫌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

  阮程說,根據以往調查的經驗,基本可以判定不法分子從外地購進化肥原料後,再進行分裝、稱重,然後“翻包”到自行印刷的包裝袋內,冒充名牌化肥對外銷售。

  “這些假化肥對農作物毫無益處,不僅會導致減產、欠收,還會破壞農田的土壤質量。”阮程抓起一把假化肥介紹說,正品氯化鉀化肥的顏色應為鮮紅色,而被查獲的標稱氯化鉀化肥顏色較淡,“因此,不排除有染色的可能”。此外,不法分子為了節省成本,在“翻包”過程中降低氮磷鉀等元素的含量,種植戶施肥後根本達不到本應有的效果。

  經向倉庫出租方瞭解,2015年起,男子李某租下了這間倉庫,每半年交一次租金,最近一次交租是在去年12月,租期到今年4月。目前,南寧市場監管部門尚不能確定李某的身份,對他是否涉案也正在調查中。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林志堅介紹,銷售、庫存假冒偽劣的化肥價值若達到15萬元,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目前,南寧市場監管部門已向警方通報此案情況。另外,當下正是農業復工復產的時節,南寧已開展農資商品專項打假治理行動,加大對生產、銷售假冒化肥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建議農戶購買化肥等農資產品時注意辨別,一旦發現製假售假行為可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