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安利:饞哭了!5部電影32張美食圖,之《橙沙之味》

《橙沙之味》

2015

導演:河瀨直美

沒有什麼不愉快是甜食化解不了的

週末安利:饞哭了!5部電影32張美食圖,之《橙沙之味》

甜點只是日常的點綴,但要論治癒作用,它可能在很多人心中排在首位。

《橙沙之味》正是一個用甜點喚醒愛的故事。主角千太郎(永瀨正敏 飾)是一家銅鑼燒店鋪的店長,某日,一位名叫德江(樹木希林 飾)的老人來到了店鋪,聲稱自己來應聘做店員。

但千太郎並不需要店員,他果斷拒絕了老人的請求。直到老人拿出了自己製作的紅豆餡,其美味程度讓千太郎感到震驚。

於是德江成為了小店的一員,兩個人一起做銅鑼燒。

週末安利:饞哭了!5部電影32張美食圖,之《橙沙之味》

有了上好紅豆餡的銅鑼燒,煥發了新的生機,小店變得越來越有名。

週末安利:饞哭了!5部電影32張美食圖,之《橙沙之味》

週末安利:饞哭了!5部電影32張美食圖,之《橙沙之味》

德江的紅豆餡一直堅持著嚴苛繁瑣的製作過程。挑選,清洗,過濾,蒸燉,浸泡,再加甜,攪拌,放入麥芽糖,六個小時之後,香甜的紅豆才能出鍋。

在德江老人看來,每顆紅豆都會說話:“我在煮紅豆的時候,會仔細傾聽紅豆的低語。是的,傾聽它們,我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有可以訴說的故事,即使是陽光和風。”

週末安利:饞哭了!5部電影32張美食圖,之《橙沙之味》

正是這樣的認真與敬畏,讓德江的紅豆餡獨一無二,也支撐著她走出人生的困境。

德江十幾歲時患上麻風病,因為傳染性很強,得麻風病的人都會遭受到歧視。她被哥哥帶到隔離村,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那裡,和被拋棄沒有什麼區別。

幾十年過去,德江認為當年的事情已經被忘記,自己終於可以找一份工作。找到工作,對德江的意義並不是有收入,而是意味著“可以明媚地活在世間”。

疫情過後,那些從艱險困境中熬過來的人們,也正需要這樣一份信念;而我們需要的,則是像銅鑼燒店老闆那樣,敞開胸懷給他們機會和關愛。

週末安利:饞哭了!5部電影32張美食圖,之《橙沙之味》

生活的苦讓德江體會到世間萬物的珍貴,她將這股敬畏用在食物上,又收穫了彌補生活之苦的甜味。

用心對待人和事,總有自己的收穫。

週末安利:饞哭了!5部電影32張美食圖,之《橙沙之味》

五部電影的美食各不相同,但內核都是相似的:把食物當做精神寄託,幫助自己跨越人生的每一道難關。再簡單的食物,都是創造及享受其中的人們,對生活的愛與熱情。

所以與其說是食物治癒我們,倒不如說是自己的努力治癒了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