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陪孩子做作業?

趙愛虎


陪孩子寫作業最起碼的是一定要有耐心,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嗎,不寫作業的時候是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我每次陪我家兒子做作業的時候,都是讓他自己先寫,有不會的空出來,最後再問我。講解清楚以後再讓他重新檢查一遍自己做的看有沒有不仔細做錯的。老師留作業的目的也是為了加深記憶今天所學的內容,主要還是從小培養習慣,讓孩子做完自己檢查作業,家長可以在旁邊協助,不要過多幹預孩子怎麼做,也不要大吼大叫,或者生氣就說一些傷孩子自尊的話,心平氣和的看著孩子做作業就好。。


哎呦喂26515012


觀點一:

有人認為孩子做作業根本不用陪,做對做錯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做錯了,到學校挨老師批,老師也能知道她錯在哪裡,也好對她進行糾正和指導。


我的一個同事說她也是老師,說從孩子上一年級,她就沒陪過孩子做作業,她只和孩子共同訂立該遵守的規則。孩子初三了,成績一直保持在中等以上,她從來不為孩子做作業煩心。

由於一直以來得不到家長的陪伴,她也養成了獨立完成作業,獨立思考的習慣。

她有沒有不懂的呢?有。她也是問同學和老師。

孩子到學校有沒有被老師批評過呢?也有,就連遲到都被老師說過。

孩子都有自尊心,因為什麼被老師批評過,她會自己反思、糾正、督導自己的行為。你該做飯做飯,更本用不著操心她該做的事。


而且寫作業的速度也很快,晚上從沒有超過11點睡覺的。

孩子做作業是消化老師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這個過程需要安靜和獨立。

持這種觀念的人,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你不是為我學,你是為你自己學,學好學壞壞都是你自己的。

記得有個孩子要中考了,問媽媽:“媽媽平時從不輔導我的作業,我考砸了,該怎麼辦呢?媽媽是這樣回答的:“我不想那樣做,是不想你有為我而學的想法。我和你爸爸都出自名校,你該知道如何去學,考成怎樣?你自己看著辦。”表面上看,多數家長也會這樣認為,這個母親有點不盡責。其實作為母親在傳達一個觀念,如果我每天去輔導你,會讓我也會讓你認為,你是在為我而學。

觀點二:

多數家長,多數老師會認為孩子做作業,家長陪伴的意義重大,可以起到監督、督促、檢查、輔導的作用。

斷篇了。

(早上我花了兩個小時寫的東西,沒按返回鍵保存,直接去設置排版模式,在文中插入第一幅圖沒什麼,正常。再選第二幅圖時,只見屏幕一閃,變成光板,兩個小時的心血,算白費了,只保留了先前保存的那部分,算是教訓提供給辛苦寫作的同行。)

我也不想為此糾結了,再簡要的複述一下吧。

教育沒有固定的模式,陪讀,不陪讀,怎樣排讀?還是因孩子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選擇吧。

我歸納了一下,供大家參考。

一.孩子放學回來後別急於催孩子寫作業,讓孩子休息一下,自由活動一下,吃點水果,時間不低於20分鐘,不超過一小時。期間孩子會要求看動畫片或進行其他的遊戲,在這個自由活動時間段,別阻攔,儘量讓孩子獲得這個時段的支配權。


二.大約活動和休息的差不多了,用鬧鐘響鈴的形式去提醒她,該做作業了,不能讓他認為你是在催他。第一次用鬧鐘提醒做作業,可以告訴他:該做作業了。以後你不用叫,鬧鐘只要一響,他就會自覺的意識到該做作業了。有一點要注意,要趕在晚飯前把作業做好。

三.儘量少打攪孩子,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寫作業的環境,不要想起來一個什麼問題就去問孩子,這樣做很容易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四.中途不和孩子對話,也不接受孩子的詢問。在這一點上也要與孩子有個約定:先做,後檢查,再訂正。最後有不懂的問家長,能解答的解答,不能解答的不勉強解答,留給孩子到學校問同學問老師。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輔導孩子做作業應該注意,孩子一定要在懂得情況下再讓孩子去訂正作業,否則如果在是懂非懂的情況下去把作業訂正了,老師都無法知道他在這個問題上是懂了呢,還是不懂呢?最後孩子是囫圇吞棗,啥也不知。

六.為了避免孩子做作業不專心,拖拖拉拉,一定事先和孩子有個約定,估計這份作業需要50分鐘完成,告訴孩子到50分鐘鬧鐘會響鈴,表示做作業時間到了,再做就是過時了。可以避免孩子產生厭煩情緒,打疲勞戰,讓孩子失去興趣,中途可以適當讓孩子短暫休息。



七.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要多陪伴,是為了孩子進入高年級段的少陪伴和不陪伴。不能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家長在就認真做,家長不在就稀里馬虎。家長的陪伴不一定要盯在身邊。可以在離他遠一點的地方看書或做做其他家務。

八.進入初高中的孩子,回來做作業,還應該對當天和近階段所學知識進行一個梳理複習,在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下,再進行做作業不遲,反而效率和效果會更高更好。

孩子做作業。為什麼要陪呢?就是要告訴孩子,你辛苦,家長一樣也很辛苦。爸爸媽媽也在看書學習或者做家務。

因為早晨這檔子事兒,心情不太好,就寫到這兒。喜歡的還可以看悟空問答,奔奔起跑回答的《怎樣高效率的陪孩子做作業?》


奔奔起跑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回答一下“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借現代作家、"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龍應臺的寫給自己孩子安德烈的一段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讀書與作業是不可分割的,那家長們該如何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呢?

理想中的孩子的作業狀態是奮筆疾書、認真思考、毫不分心的,可實際中孩子的狀態卻很難如此。“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些作業,雞飛狗跳”的現象屢見不鮮。

如何正確陪孩子寫作業,請細看以下分析&應對:

分析一:孩子學校放學歸來,身體累了,肚子餓了,想念電視節目和各式遊戲了,一心想要放鬆了。

應對一:放學後給孩子0.5~1小時的時間,聽聽孩子想怎麼安排,不合適的安排予以糾正(如洗手吃點心,說說學校裡的趣事兒或者補充學習用品等等)。但是時間一到,就得立刻停止手上的事兒,準備寫家庭作業。


分析二:對著書包裡裡外外地翻了5分鐘,也就拿出一樣作業。寫了10分鐘,又去書包裡拿了個修正帶;寫了5分鐘,又在書包裡摸資料書;10分鐘不到,喝水、上廁所、扔垃圾......

應對二:這樣的孩子自己無法進入作業狀態,還會影響大人的節奏。所以,寫作業前給孩子5分的時間,要求孩子一次性取出晚間作業要用到的所有的學習用品和資料,整齊地放在桌上,寫作業時不可以碰書包。如果作業過程中發現有缺少的,必須在休息時間取。作業50分鐘後可有10分鐘休息時間,處理喝水、上廁所、書包取資料等瑣事。


分析三:準備工作做得很到位,可家作總是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速度慢,訂正多。

應對三:對於無法掌握時間的孩子,可以幫助規劃好每一樣作業的時間,比如:數學2頁練習冊25分鐘(含自我檢查時間),英語抄寫20分鐘,語文詞語抄寫15分鐘,3門功課的總訂正時間為15分鐘。如此細分時間,加強孩子的時間概念,激勵孩子積極寫作。


分析四:家作字跡認真,效率高。自備的練習冊做起來馬馬虎虎,錯過的知識點一錯再錯,訂正態度也拖拖拉拉。

應對四:此類孩子屬於主見型孩子,能細分出主要任務&次要任務。家長可以給予遞進式獎勵措施,當天的練習認真完成且正確率高,明天練習就少做1大題;明天的練習認真完成且正確率高,後天練習就少做2大題......這樣的話,孩子積極性也會慢慢調動起來。


作為家長,看到孩子作業過程中的一系列的不良表現,切不可一味地批評埋怨,可以與孩子約法三章,運用以上應對良策,逐漸幫孩子養成好的作業習慣。

據說是這位名叫Roberto Nevilis的意大利教師發明了“作業”哦!


能優空間


步驟1:複習

陪孩子做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能更好的學習。所以做作業前一定要先複習。把今天在學校學習的內容複習一遍,這樣事半功倍,也是一個良好的習慣!

步驟2:準備工作

提前將做作業需要的工具準備齊全,準備齊全後在做作業。做作業是一個需要全神貫注的事情,不要讓找尺子,削鉛筆這種事兒不斷的打斷孩子,建議家長手機靜音。

步驟3:注意寫作業順序

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寫作業也要講究一定順序。

1、差科目先做。一開始的時候思維和注意力是最好的,將注意力集中於差的學科,有助於學科成績的提升。

2、簡單的題目先做。題目一般設計從易到難。

步驟4:減少打擾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停的指導,“這個字擦了,不好看”“這麼做對嗎?”這些是不可取的,長時間下去孩子無法獨立思考,會對父母造成依賴,不利於以後好習慣的養成。

陪伴可以等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後,進行指導。或孩子自己無法完成時,進行指導!

步驟5:培養責任感

現在很多家長都替孩子檢查作業,這樣很不好記住,檢查作業,這是孩子的事!與家長無關。你最多幫他籤一下字就行。明確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與別人沒有關係。得對自己負責。


小可一成長記


陪孩子做作業首先要讓家長成為老師,要讓孩子有一種畏懼感,要讓孩子獨立發揮他的讀寫能力,不會作的題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啟發孩子,不能心慈手軟立刻就告訴他答案,更不能連罵帶打的去訓教孩子,因人而異,做到這些屬實不易。

總之,做家長的要有耐心,有恆心,有信心才行。

謝謝!





浪跡天涯min


孩子千山萬水的來到你的身邊,這是一種緣分,不要拿著做作業這件事情來破壞了這種好的氣氛。就好像這麼一句話,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說出來,大家樂呵樂呵。

所以說我們在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要把握住這一個原則,與孩子相處,這是一種緣分,是我們幾世修來的一種因果關係,所以說我們自始至終要認清這一點,總有一天孩子長大了不讓你陪寫作業的時候,到時候你說不定還有一種孤獨失落感。

那麼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家長應當如何做呢?我想方法很簡單,主要有以下幾點。

領袖曾經告訴過我們這樣一句話,戒驕戒躁。就是這句話能幫助我們解決大部分培作業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那就是不要自己驕傲,覺得自己比孩子聰明,自己比孩子的知識多,不要急躁,覺得孩子沒有你聰明,覺得孩子沒有你學習好。當然還不要暴躁,暴跳如雷火冒三丈,這都是錯誤的,打孩子,那麼陪護作業就變成了另外的一種戰爭了。

所以說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千萬不要生氣,生氣容易傷肝,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在陪護孩子寫作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夫妻兩個人應當保持好一致的心理狀態,概念的恩愛該調皮的調皮,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作業態度不一樣,我造成了夫妻倆的衝突,更有甚者會造成父母和孩子的爺爺奶奶之間的衝突,你說這可笑不可笑?

其實最好的陪伴方法就是體驗式陪伴,孩子佈置的作業你也拿出來一個本子,完完整整的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來坐一坐,我想這種陪護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同學的般的溫暖。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作業你也陪不了的時候,你才知道原來你並不比孩子聰明。不要拿著小學12年級時的作業來看你和孩子誰聰明。我們都是成年人,有本事拿著高中的題,等孩子高中的時候一起來坐一坐,看誰更聰明。

祝您在陪護的過程中收穫多多喜悅多多,開心多多。


談笑有白丁往來無鴻儒


一、建立學習的氛圍

在陪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一定需要注意環境氛圍的烘托,切忌不要再孩子學習的時候,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等;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最好可以拿一本書,可以看自己的書,陪襯出一個學習的氛圍;當然必要的時候,有些我們是需要干預的;

二、耐心適當干預與講解

對於孩子的作業,更多的是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切忌在講解的過程中太憤怒,這樣時間一長,孩子比較怕你;你在旁邊的時候會感覺到緊張;同時,也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的做題過程,先讓他嘗試錯誤,再講解正確思路;

三、隨著孩子的成長學會放手

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能夠輔導的清晰度不夠完整,需要試著讓孩子自覺的完成作業、習慣檢查自己的作業、預習、複習等學習上的好習慣;建議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悄悄安裝一個監控;

四、陪孩子一起進步與改進

在與孩子的長時間陪伴中,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矛盾;可能家長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作為一個好的榜樣;


跟海濤一起學高中數學


主要環節是:家長在家應該引導和幫助孩子養成,按照考試時候的過程來寫家庭作業!

第一步,準備。

準備工作要分成兩方面。首先第一呢,是身體和生理方面的準備,如:考試讓上廁所嗎?不讓!

因為,前幾天我也提過,寫作業是一天當中的一次小考試,在寫家庭作業的中間也不能隨意上廁所。

也就是在孩子寫作業前,要求他先去上廁所,如果孩子說:“媽媽我沒有尿。”

這時就要告訴他:“沒尿也要去。”讓他知道這個環節是必須要做的,因為一個人只需要21 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 家長堅持做,孩子寫作業之前就會想起 上廁所的。

第二個方面呢是物理方面的準備。考試,是不允許在中途出教室的,所以讓孩子自己提前把該用的學習用具都一一準備好。

很多孩子其實是把上廁所和準備學習用具,當作磨蹭和不想寫作業的藉口。因此,我們家長要在第一時間讓孩子“死了這條心”。 逐步讓孩子養成習慣,孩子就會開始重視學習了。

第二步,是把心靜下來。

現在的孩子大人都很浮燥,所以要讓孩子靜不下心來的狀態先有個改變!很多時候孩子在外邊瘋玩剛剛回來,也可能是剛剛看完電視心還靜不下來,這個時候孩子當然也就寫不好作業了。

家長要告訴孩子寫作業前,“你要靜下心來!”

我現在把關鍵的方法教給大家。方法是:連續深呼吸十次,各位家長請一定注意,千萬不要覺得這個行為很簡單,當孩子養成習慣後,深呼吸就是孩子在提醒自己 “靜下心來,要寫作業了”。

第二種方法是:讓孩子閉上眼睛三分鐘,想想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感覺,這就是為了讓孩子自己不要再胡思亂想了,靜下心來。

家長幫助孩子,讓孩子學會靜下心來,這是孩子養成愛學習的重要因素。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全心投人的去自動自發地寫作業。當孩子養成了一玩兒完了就要“靜下心來”的習慣,那他今後就會在做任何事前都會這樣練習,都會這樣做準備了。

在上課前,他也可以先閉上眼睛安靜幾分鐘,那在上課時就能全神貫注聽課了。

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一生中所有的好的習慣,都是需要預先來關注,預先來培養的。

第三步,預計作業完成的時間。

學校的每一次考試,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在家裡面寫作業時,每天也讓孩子自己先預計一下他自己今天寫家庭作業的時間,根據作業量的多少,幫孩子做到做到心裡有數,這樣的話,孩子他就會有“緊迫感”了,從而達到最佳的寫作業的狀態!

現在有非常多的家長總說孩子寫作業慢,我在這裡先問一下,你說的慢是指什麼?你這是所說的慢是指用了多長時間才算是慢?可能現在的你都沒有一個標準,對吧!

所以,先給孩子一個自己設定時間的機會!讓他(她)先考慮自己的這個問題吧!

第四步,正式寫作業。

記錄開始時間之後,讓孩子正式寫作業,正式寫有三不原則:不翻書、不打擾、不間斷。不翻書,考試不允許翻書,寫作業時也儘量不翻書,如果題目在書上就把書翻到那頁,這裡說的翻是不能讓他翻來翻去找重點,因為重點已經寫在了回憶紙上,如果家長堅持讓孩子這麼做,孩子就會重視回憶環節,會盡量把重點寫到回憶紙上,這個習慣要養成了,中學以後收效明顯。不打擾,孩子的爸爸媽媽,尤其爺爺奶奶,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愛說:“寶貝,吃個蘋果吧。”“寶貝歇會兒,喝點牛奶嗎?  他缺那一口嗎?也許孩子這道題馬上就想出來了,一杯牛奶喝下去白想了,如果真的關心孩子,在他桌上放杯水就行了。不間斷,寫作業的過程中不允許看電視和上廁所,他預計寫完一個科目的作業要40分鐘, 在這期間不要讓孩子間斷,即使孩子有不會的,也不要去幫助他,考試的時候你不能隨叫隨到吧,孩子發現沒有辦法了只有逼著自己思考,家長千萬不要成為孩子的“ 柺棍”,孩子實在想不出來,就先空著,等寫完作業後統一解決。

第五步,記錄結束時間。

第六步,統計實際作業時間。記錄了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就能統計出孩子這個科目作業的實際用時,這有三個好處: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瞭解自 己的真實情況,預計作業時間會越來越準確;因為有了實際時間,就大致有了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標準;做到孩子和家長心裡有數,以這個時間為標準,逐步提高寫作業的速度。


雲南周道文化周元平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有人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太激動進了醫院,得了心梗。也許這是個極端例子,但也反映出現在的教育讓孩子、家長太過焦慮了!我的小孩快要送入學校了,到時候不知道會不會也像這位家長這樣這樣焦慮呢😄。輔導孩子作業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1)學習是需要一個過程,有的孩子這個過程短,接受快,而有的孩子接受慢,需要較長的時間,這都是正常現象,這是個體差異造成的。

(2)家長(包括老師)不可過多的代替孩子去參與這個學習過程,這需要孩子本身去參與、體驗。

(3)分清老師、家長的絕色。家校合作是需要,但教師的角色不可讓家長過多承擔,這樣教育效果不一定會好。

(4)作為家長可以督促孩子做好相關的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原則上不應該去判斷作業的對錯與好壞,因為評價需要統一標準。


大熊高中物理


作為一名老師,見過太多的父母因為陪娃寫作業而向我大吐苦水的,於是在這裡整理一下幫你來回答這個問題——

(1)其實孩子做作業是不需要“陪”的,家長需要做的是提供良好的環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起到的是輔助作用。教學內容上的事情,更多的應該歸屬學校和老師,自己無須過多插手,學習有問題可以讓孩子回去問老師。很多家長陪孩子做作業最後變成了代替孩子寫作業,又是親自輔導又是幫忙更正,有時候沒控制好又大吼大叫,弄得家裡雞飛狗跳。

(2)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其實應該一開始就給孩子立下規矩,放學回來就先把作業寫了再去玩耍。這一項應該在孩子剛讀書有作業時就強制執行,把要求定好,不容商議。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有這個意識,剛開始的習慣是最重要的,一兩次就會適應,漸漸就形成了習慣,習慣了也就成自然了,孩子之後的教育就會越來越容易。

(3)孩子因為年齡小,可塑性強,剛開始要輔助孩子養成放學回家就先寫作業的習慣,這裡面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先讓孩子按這個要求去做。當孩子步入正軌之後,作為家長也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隨時的疏忽都會讓你前功盡棄,孩子養成習慣之後還要監督防止走樣。

(4)起初就要給孩子樹立這樣一個意識,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是在為自己讀書而不是為父母,家長此時起的只是輔助和督促,孩子的責任還是交還給孩子。很多家長可能嘴上是這麼說,表現上卻比孩子還著急,有時候會大動肝火,如果是這樣,教育註定是要失敗的。

(5)孩子的教育是一個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不要孩子在寫作業,我們卻在搓麻將、追劇、打遊戲什麼的,我們可以在一旁處理下家務,或者自己工作上的事情。

總之,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父母沒怎麼管的情況下就長大了,現在孩子的教育情況跟我們那個時候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才能適應現在孩子成長的步伐。說了這麼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