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我們常常聽人調侃道:英雄難過美人關,誰誰誰拜倒在女神的石榴裙下了。那麼問題來了,石榴裙是什麼裙子?為什麼不是百褶裙,不是包臀裙而是石榴裙呢?今天小編帶你一起看看石榴裙的典故。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石榴裙也就是石榴色的裙子,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是女子最喜歡的裙子的一種,因為古人認為石榴多籽,所以便取了這一意象。一般古代女性都喜歡穿石榴裙,希望也能和石榴一樣多子多福。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相傳,石榴裙的第一個代言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個一位女皇武則天。唐太宗駕崩之後,還是武才人的武則天,被要求以唐太宗愛姬的身份入寺為尼。原本愛慕李治,甚至還和他私定終身的武才人就此一邊流淚,一邊寫下了經典詩句:“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的詩句。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李治也因此深受感動,最終下定決心,不顧群臣的反對,將武才人帶回皇宮。從那時起,石榴裙就擁有了形容男女間的情思與愛慕的這樣一個意向。

而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個典故的由來,和武則天的關係就不大了。真正讓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人,是楊貴妃。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李隆基常年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雖然對皇上是敢怒不敢言,但是對於指責一介女流之輩,還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的,所以不僅經常當眾詆譭楊貴妃,還從來不對她行禮。這讓楊貴妃就不高興了。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有一次李隆基設宴款待群臣,想讓楊貴妃獻舞來住助助興。但是楊貴妃不從,她端起酒杯慢慢送到李隆基的嘴邊。一邊做著嬌媚的姿態,一邊在李隆基的耳朵邊上吹著枕頭風:這些人對臣妾從來都是側目而視,不恭敬、不行禮。臣妾不願為此等人獻舞。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李隆基聽完了以後,覺得自己最寵愛的妃子既然受了委屈了,那麼這些臣子都必須付出代價。於是他板著臉,怒視群臣。然後命令文武百官當場要對楊貴妃行禮。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此外,今後再看到楊貴妃如果不像看到皇帝一樣行禮下跪,那麼拒不下跪者當場以欺君之罪處理。該關的關,該流放的流放。於是群臣無奈,只能起身下跪,對著楊貴妃行禮。有一次一個文官剛跪完楊貴妃,覺得丟人,不好意思說,就用楊貴妃最愛穿的石榴裙來指替他,說自己剛跪倒在石榴裙下。後來一傳十,十傳百,這句話便流傳千古了。

古代石榴裙是什麼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時至今日,這句話不再是貶義得了,而是變成了一箇中性詞彙,多形容一男子對女性的愛慕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