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我们常常听人调侃道:英雄难过美人关,谁谁谁拜倒在女神的石榴裙下了。那么问题来了,石榴裙是什么裙子?为什么不是百褶裙,不是包臀裙而是石榴裙呢?今天小编带你一起看看石榴裙的典故。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石榴裙也就是石榴色的裙子,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是女子最喜欢的裙子的一种,因为古人认为石榴多籽,所以便取了这一意象。一般古代女性都喜欢穿石榴裙,希望也能和石榴一样多子多福。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相传,石榴裙的第一个代言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一位女皇武则天。唐太宗驾崩之后,还是武才人的武则天,被要求以唐太宗爱姬的身份入寺为尼。原本爱慕李治,甚至还和他私定终身的武才人就此一边流泪,一边写下了经典诗句:“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李治也因此深受感动,最终下定决心,不顾群臣的反对,将武才人带回皇宫。从那时起,石榴裙就拥有了形容男女间的情思与爱慕的这样一个意向。

而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典故的由来,和武则天的关系就不大了。真正让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人,是杨贵妃。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李隆基常年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虽然对皇上是敢怒不敢言,但是对于指责一介女流之辈,还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的,所以不仅经常当众诋毁杨贵妃,还从来不对她行礼。这让杨贵妃就不高兴了。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有一次李隆基设宴款待群臣,想让杨贵妃献舞来住助助兴。但是杨贵妃不从,她端起酒杯慢慢送到李隆基的嘴边。一边做着娇媚的姿态,一边在李隆基的耳朵边上吹着枕头风:这些人对臣妾从来都是侧目而视,不恭敬、不行礼。臣妾不愿为此等人献舞。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李隆基听完了以后,觉得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既然受了委屈了,那么这些臣子都必须付出代价。于是他板着脸,怒视群臣。然后命令文武百官当场要对杨贵妃行礼。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此外,今后再看到杨贵妃如果不像看到皇帝一样行礼下跪,那么拒不下跪者当场以欺君之罪处理。该关的关,该流放的流放。于是群臣无奈,只能起身下跪,对着杨贵妃行礼。有一次一个文官刚跪完杨贵妃,觉得丢人,不好意思说,就用杨贵妃最爱穿的石榴裙来指替他,说自己刚跪倒在石榴裙下。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这句话便流传千古了。

古代石榴裙是什么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时至今日,这句话不再是贬义得了,而是变成了一个中性词汇,多形容一男子对女性的爱慕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