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安樂死提出的反面看,為什麼過去提的人不多,而今很多人都支持安樂死?

明44228543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都支持安樂死快點形成法律法規。因為現實就擺在眼前。50後60後這一波人都已經進入晚年,他們的後代只有一個子女,而且要負擔四位老人甚至六位八位老人養老是不可能的。老年人數龐大,國家也沒有能力給予很好的管理。一旦有病不能自理,癱瘓在床。那就生不如死,活著遭罪,還不如死了輕鬆。

現在人都想的開,乾脆一死了之,可是自己又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自殺是難以做到的,希望能夠無痛苦 有尊嚴的安樂死獲得解脫。為兒女減輕負擔,也是為國家減輕負擔,這都是大家真實的想法,真的希望國家快點立法,給老年人一個出路,有尊嚴無痛苦的結束生命。我代表即將走到暮年的夥計們,強烈呼籲國家儘快立法。。


玩布公


過去的人,那是沒辦法,一個是不知道什麼是安樂死,也並不瞭解安樂死。還有的是覺得,安樂死不是殺人嗎?哪怕我親人再痛苦,我也不能殺了他啊!

我小的時候,跟著我表姐去照顧她癱瘓在床的婆婆,老太太胖,臥床不起之後生了褥瘡,整個臀部後背都爛出了一個晚大的坑,流著膿血,露出森森白虎,散發著惡臭,周圍蒼蠅環繞。但是就這樣還是苟延殘喘了好幾個月,老太太才去世,總算是不用受罪了。

現在的人,隨著醫學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自身的生活之間要求也高了。那種生不如死,沒有任何尊嚴,也沒有任何生活素質可言的活法,很多人根本不能忍受,覺得那種生活,就是生不如死,還不如早點解脫。

雖然現在很多人支持安樂死,但是畢竟安樂死並沒有在我國立法,而其中牽涉到的社會倫理學和醫療方面的問題,要解決要有具體的規定來規範,可能還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的終點,在到達這個終點的時候,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是可以選擇的,是有尊嚴的。我想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支持安樂死的原因之一。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我看著我的母親在病榻上煎熬了七年,苦了我的孃親,痛煞了做女兒的我,可是孃親無奈,我也無奈,孃親天天唸叨著“生不如死”,我母親中風七年,痛苦了七年,那種滋味真的是求生不能求死不行,所以我特別害怕自己會步我孃親後塵,所以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在自己實在活不下去,無法可治的時候能夠安樂死,那樣不給親人添痛苦,更不會讓自己痛苦,當然能夠治療的疾病一定會堅持治療,但絕對不搶救,不插管,不做無效治療,好希望政府也能有安樂死的政策,這樣就能夠讓我安心的度過我的晚年生活。


流淌的歲月


支持安樂死,在重病無救情況下,讓病者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自己選擇,我們不作為安樂死受體者本身不太具有發言權,但是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得癌症死亡,我見過她們最後的模樣,錢花了不少,但是人真的是熬死的,熬得只有皮包骨,不能吃不能喝,這是被動死亡受刑的過程,太慘忍。中國有很多人自殺,是因為沒有辦法體面的去死,只能選擇最壯烈的方式結束自己。我不知道現在人的孝道是孝順給當事人的,還是給外界看的,我尊重任何一個處於病痛絕境著者的選擇。哪怕我自己,我不知道離死亡會有多遠,但是我已經在存錢了,如若我也到了那天,我會去荷蘭選擇安樂死,生的時候是混沌的,死的時候我想要尊嚴。


煙火1457657


我支持一定規則下的安樂死。

人生的終點一定是死亡,人本就是向死而生。沒有人能夠例外。

我給父母養老送終,有一個弟弟,但父母的養老從未指望他。對於父母的晚年生活我會盡全力給予最好的。他們已經年近八十,一旦進了ICU我也會盡全力搶救,底線是我能拿出所有的經濟能力,但是不負債(父母有醫保,本人生活在一線城市),不插管。這個想法是跟父母商量好的。我姥爺活了92歲,如果父母過了90歲進ICU,說實在的,醫生也不會支持插管搶救了。

我自己也跟獨生女兒說好了,我自己求生欲是比較強的,一旦到了需要搶救,底線也是不插管,不負債。不是女兒孝不孝順的問題,是我自己對於生死的看法問題。

我尊重那些傾盡所有也要多活一天的人,他有他生存的權力。

我希望我也能有我選擇的權力。


用戶北鶴南飛


尊敬的上海張雯,你好。你對安樂死這個問題的觀點是正確的。我同意你的觀點。安樂死就是別人強加患者的。任何一個人到了重病那步都希望家人和醫生給他醫冶搶救而不願一針眼閉了。都留戀家人和生活大世界的繁華。能說那樣的話都是心靈道德出了問題的!我舉一例,我自己最親的最小的妹妹,因家務,繁雜的辦幼學操勞,日積月累於二零一三年春五月節因身體不適自己上省城合肥住院,期間病加重,食稀即吐,還是黃水,住院兩月餘力求我們當哥給轉上海救治,屆時己在合肥開刀查出了胃癌晚期,就那樣要去上海求醫,她生前就沒去過上海玩過。為治療去了,是醫院車,在上海化療後失去語音功能不能說話,上海不見好轉,她自己又要回合肥來治療。我們做哥姐的依她,我們都借錢了也要給小妹治,她有一個兒子十三歲當年還未成年,極不懂事,三月後,小妹用骨瘦如枈的手顫抖的寫出四個字孩子太小。一直都水米不能進,三個多月了就這樣,我們知道這是妹妹求生的本能和對孩子親人世俗眷戀的力量支配她寫出來這4個字,這4個字現在由我小外姪保存紀念,小妹臨走頭一天晚上突然加重病情失氧,至終大腦不糊塗還比劃讓醫療急救,重症監護室醫生答應搶救她,小妹露出了常人少有的笑容,這說明小妹也是所有人在走之前的救生慾望,次日留下遺憾走了,臨走眼一直睜著!我寫這個例子時我在流淚,血沮,不甘啊。小妹那年三十九歲正年輕。說這個問題就是人類自己要人道一些。孝道一些,不能立什麼那個法。太殘忍了。每個人到那步都想活,哪怕有一絲希望也要求生不願死


笑口常開206832217


經歷過一次生死的人,才能看的透徹,曾經的ICU室搶救過來,我淚流滿面,一句話說不出來,不是重生的激動,是痛苦的淚水。如果再有這樣的選擇,希望家人再別搶救。

搶救就是經歷一次脫胎換骨之痛,麻藥過去,四肢被綁在床上,渾身插滿管子,喉嚨每呼吸一下就像千刀萬剮,嘴巴乾裂的像上甘嶺,不過24小時不會給水喝,眼淚巴巴的看著護士,只能拿棉籤溼一下乾裂的嘴唇,那時如果能動,都會毫不猶豫的跳樓,結束這種痛苦。全身骨頭躺幾天就像拆過一樣,沒一處不疼的。

所以很多人覺得好死不如賴活著,如果沒有痛苦的活著當然好,如果想死死不了的時候才是最痛苦,所以奉勸孝順的子女們,如果父母已無法健康起來,就別再讓他們受最後的痛苦了,選擇自然死亡或安樂死亡,都是最後對父母的愛。


谷香情感


我也支持安樂死,我外公當年得腸胃癌晚期,特別痛苦,他求我舅給他買點安眠藥,我舅不同意,他半夜跑到旁邊的水池裡自殺,被媽媽們發現,我外公要強了一輩子,8歲因為文化大革命父母和哥哥都被槍斃,遠房親戚家長大,長大因為成分問題娶不到妻,當時外婆亡夫有五個女兒,我外公上門養大,然後又生我媽我舅我小姨,外婆常年是病,好不容易養大成人,外婆前面的女兒又連合外人陷害我外公,我親戚當時在公安局查清楚才救下外公,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外公靠自己雙手成了當時當地物質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就這樣一個人,死的時候相當沒尊嚴,屎尿都要在床上,舅舅舅媽又是沒耐心的人。


luo麗


我認為現在有這麼多人,支持和認可安樂死,大概有這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現在的人在思想觀念上,已變得非常理智與成熟,對生死的意義想得很清楚,也不像過去那麼懼怕死亡。二是現在要面對當下不完善的醫療體制,看病就醫的費用實在是太高,因病至貧因病返貧大有人在,與其人財兩空,不如輕鬆離去。有人會質疑安樂死是否人道,但對一個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的重患者來說,能按自己的心願離去就是人道的。其實若真能出臺安樂死,也不是人們所想的那樣,只要病人和家屬同意就行。它有一整套嚴格的評估和審核程序,它包括醫療衛生,心理評估,民政和司法等部門或機構在內。看待一個事物的對與錯,就要看它是利大還是弊大。我個人對安樂死,是支持和認可的。


田園居士


我提出國家有關部門要儘快建議全國人大為"安樂死"立法。我看到不少人反對,也有人問過去提的人不多,為什麼不少人同意我的觀點:首先,過去中國人的平均年齡低,解放前五十歲就是老人了,也就是"年過半百”老了,我父親享年六十三歲,一九五七年亡故時已經是全鎮的少數老人之一了,拜奠的人真多。而現在六十三歲剛剛退休三年,本人因工作需要到六十三歲才退休。看現在的大爺大媽不是旅遊唱歌跳舞就是攝影繪畫練字,誰都不會閒著,我本人已經過了八十週歲,為了看望孫子女還遠涉重洋,飛往葡萄牙里斯本,為了生活方便,還去華人學葡語班參加學習,老師說我和老伴有學習願往,所以學習效果比一些年輕人還強。我堂哥九十歲了玩微信,老伴大姐九十歲在家種地,還蓋了一座大院子。過去是七十古來稀,現在是八十滿街走,九十多來唏,一百不稀奇。正因為壽命延長,所以過去人不會提出安樂死,六十歲左右死有的人兒女成家立業而有的人兒女還需要撫養,我父親辭世時我剛上高中二年級,父親亡故我家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來源,他多麼希望多活幾年,養活全家,怎麼會提“安樂死”?其次,人民壽命的延長不僅僅是生活富裕、營養充足,更主要的是醫學科技的進步發達,能夠及早發現疾病及時得到有效治療,不少不治之症如癌症只要早期發現就可以通過治療達到延長生命的效果。但同時不得不說,有些老人得了不治之症,兒女親情為了延長長者壽命採用過度醫療的方式讓患者生不如死,這種方式不僅老人受苦,兒女受罪,也浪費了國家有限的醫療資源,所以從國家利益家庭幸福個人不受罪出發點,愈來愈多的老人主動提出生重病時不要搶救實行安樂死,但國家不立法,誰敢冒天下大不諱!最後,最根本的一條是我們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受過黨的多年教育,真正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活著為人民為社會多做貢獻,一旦生命進入倒計時,就應該正確對待死亡,可以實現安樂死,捐獻遺體供醫學研究,不舉行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最終不留骨灰,入土、入水、入湖、入河、入海迴歸大自然,真正做到: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我的父母輩信仰和我們完全不同,他們不可能提出安樂死這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