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園與五元樓

為楊守園故居,時至今日已歷經五百年風雨,近百年不知翻修至幾許,其明代建築風格依然清晰可見,現寬厚的屋樑上那巨大的蝙蝠造型,已靜靜的佇立護佑了十八代楊氏族人。

楊守園與五元樓

堂屋兩側有這樣一幅對聯:“故里傳二事猶憶宏祖訪友紹仁謝師,高樓著五間曾聞柒條敝身文昌點額”。上聯宏祖指徐霞客遊歷至劍川(1639年)曾借宿於此間(徐霞客遊記有載),而紹仁指明初竇紹仁其師門為楊氏祖先,因其科考至狀元,(崇禎二年1629-1641昭忠祠)特建“五元樓”以報師恩,下聯指孔子門生漆條開,曾託夢於先祖免於水患淹毀之劫,故保佑楊氏門中十六代文人學士。

楊守園與五元樓


老一輩傳聞離此間200m處北門橋頭街原有狀元謝師坊,牌坊上有精緻的石雕狀元出巡圖,家宅門口原置有一對石獅,一大一小其神態祥和,小獅子頭朝向大獅子,似在聽大獅子喃喃細語,喻為師生之意。皆是竇紹仁為酬謝其師門所作,下聯指楊氏門中先祖曾官祿在身。

楊守園與五元樓

劍川壩子流傳五元樓內楊氏門中曾經十六代皆為文人學士,而今至我輩已是十八代後裔。因時事變遷,謝師坊和石獅在土改時期毀於一旦。如今宅院中只留下石獅和狀元出巡圖的殘塊,以及幾本發黃的古籍。

楊守園與五元樓


其中有這樣的一幅字帖,其文摘錄如下:

皇清例授修職佐郎侯選訓導,歲貢生楊先生墓表吾師西美楊先生以光緒二十八年甲午八十有九 月 日疾終裡第…….又三年,其門下士趙藩自蜀歸裡,先生之子文治……藩說:先生為州之碩儒耆德,蘊蓄高深,如喬嶽巨川,未易窺測。然就贊仰所及,而載之貞泯,固其門弟子之責也。先生諱樹庸,字式周,另字西美,劍川楊氏,其先世於明初遷自大理,十數傳中,領郡符者三世,祀鄉學者二人,文學孝友,為…父麗拙,歲貢生有名德,學者稱為守園先生,母趙氏。先生守園先生之第二子也…

楊守園與五元樓


古籍中《愚谷山人手訂年譜》開篇如下:山人名麗拙,字守園,號兌溪,更號愚谷,又號北門閒者。原籍太和,世居上洋溪,遠祖諱顯者客遊劍川,愛其風土淳樸,爰家遷至……生於乾隆三十九年(卒於咸豐二年)……談勝國太祖建都遺事,字予曰南京。

楊守園與五元樓


以上可證實五雲樓始建於明朝,自記憶起守園公故宅間或有考古文人尋徐霞客昔日之蹤跡考證於此間。

楊守園與五元樓

翻開五元樓內楊氏家譜,明清兩代文人科考至進士,舉人不抵於七位,而貢生處士代代俱有載略,其官祿在何處具有備錄。如三世祖楊席珍湖廣桃源縣教諭,誥贈文林郎,名士孔江盈等俱出其門下。四世祖楊應科為四川鄉試總裁,湖廣湘潭縣令。五世祖欽晉朝議大夫,湖廣常德府丞,李雙湖老墓碑文即其所為,著有傳文集己佚。六世伯祖楊愈奇為太醫。七世祖楊重修職郎,字序皇,精易理占卜最驗。八世祖楊棟善談名理,著有《蘭鄔詩集》,昆明王思訓為之序。至十一祖守園公備註:公詩書,交遊皆高人逸士,趙藩稱其老所作小楷明神不衰,其詩文在邑中為泰斗,後人稱道不衰。家籍備錄守園公二子省試一個第七,一個第九……(省志、州志、縣誌俱有載略)。十二祖西美公楊樹庸即為趙藩老師。十三祖楊文治歲貢生,十四祖楊曜教書授徒,十六祖楊樂善民國時期雲龍縣法官,娶趙藩侄女,小時候家中有鳳冠及官帽……自十六世我爺爺二兄弟曾任民國文職官員。以此來看守園公故宅五雲樓內家學傳承,文人輩出。而其於有生之年是否繼承家學已是不用置疑。今家藏古籍有其生平手跡《愚谷山人手訂年譜》一本、《秋宵囈語》四卷、文兩篇,另有五世祖整理四世祖《雅言詩集》一本,該書詩文近百首,錄其劍川至全國各名山大川之蹤跡。五世祖著有傳文集己佚,今有其萬曆年間作宰四川中江為政循聲之頌本《澤惠凱江》,我爺爺於清末民初摘錄《古今名文》手跡一本。

縣誌記錄如下:“楊麗拙在乾(隆)嘉(慶)間,提倡蒐集劍川鄉賢、名宦、節孝資料,準備續修縣誌,著有《耐齋雜俎》、《省身續言》、《偶寄軒文稿》、《硯北偶孝》等,惜已失散。”張現杜門注《易》,晚年以授徒為事,並從事著述,著有《河洛解》、《得一樓文集》、《鴻爪摭餘集》、《省事記要》、《雨窗鎖記》等,王處禮著有《南廬文鈔》等。三位學者清苦一世,趙藩讚美為“雅愛風騷輯文獻,三君終是有心人”。

而張現、王處禮在守園公遺著中多出提及,《秋宵囈語》篇目中明顯有其二人學術心得。根據《愚谷山人手訂年譜》記錄,多篇敘述秋試不第,在家閒居,好友為張松坪、王處禮、楊立崖等,其長子娶松坪之女,而其人與故宅“五元樓”內閒居是如何雅愛風騷。現摘錄其年鑑部分記載:

楊守園與五元樓


“嘉慶元年丙辰年二十三歲

日中為市,夜則集諸名士於賈舍,終宵談藝。餘聽夕過從松坪家,舊多藏書,時出青箱密珍,互相研究經子諸子外,上至天文地誌,以及禮樂兵刑,瓊為梵典岐黃,堪與金石忻木,百家眾技之書,廣為涉獵,尤醉心於莊老家言。偶有疑案,輒喇喇辨難不休,市人有嗤為瘋魔者,而吾二人終自如也。

嘉慶九年甲子年三十一

歲熊鏡和明府聘往省垣,旅寓昆池,年與三迤名士往來論文賦詩,凡金馬碧雞之間,名區勝境足跡踏遍,但念依人籬下終非計,秋試不第,旋即辭歸.

嘉慶十二年丁卯年三十四歲

在市質易,夏五月,松坪招往伊洛心源齋中,同編次其曾大父一峰,公圖書解,閱月告成,因念元明諸儒語錄浩繁,中有粹言可摘者,摘仿近思錄之,例量成一集,其餘古來嘉吾懿行,除小學勸善錄,諸書己錄者外,更擇其要言集為一部,旋以中年多故有志,畢竟未逮,餘與松坪凡論詩文,不存門戶之見,雅昭是非之公,惟期當理愜心而止,論學亦然,雖大致折衷於紫陽,而於象山弟兄漾論,亦未嘗偽廢,嘗取陽明集同閱,課良知之說,原出孟子晚村諸人,未免詆之太過耳,食者聞之,乃目餘二人為陽儒陰釋,誠為痴人說夢,又虞是睡.

嘉慶二十年乙亥年四十二歲

仲秋教總顧南雅公囑蘇亭先生,採訪滇南文獻括修通志,餘在倚廬中與張松坪、楊立崖先將吾邑前輩,忠孝節義、理教文庫、仙釋方技諸人,備摭事實,輯為人物一冊寄呈餘,若沿革建置山水災異,藝文各項,因教總修志之教未諧,遂亦不果,卒業倘矢,假以年會,當與松坪諸君量纂成書,顏為《羅魯雜俎》,但未審,果如願否耳.

道光三年癸未年五十歲

四月送兒往麗江應童試,訪馬子云於河上村快談旬日.

備註:馬子云(1782-1849),名之龍,字子云,自號"雪樓"。他是麗江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向官方上書提出禁菸主張的人,堪稱神州禁毒第一人。趙藩曾寫過《馬子云先生傳》,麗江古城現有子云巷,他的詩現存五百多首,另有散文、賦文《玉龍山記》、《笛賦》、《琴賦》、《城南賦》等多篇。

《秋宵囈語捲上》(玉河客子)篇:

楊守園與五元樓


是月二十九日夜中夢,客從北方至,投以一函,啟視之,乃故人馬子云所遺書,備雲別來心厭塵跡,遠逐玉龍山潛悟心學,頗解釋微言,抒為四章韻語,質之儕輩,未稔方家以為若何,之龍再拜,其詩曰:

先天枉自覓虛無,指出虛無便是誣.

不及西山演心易,人間訪得自然圓。………

餘閱亟稱讚其詩,送書者問言:此中所寓何事?答以:談論玄旨,爾所不知.則長笑曰:君何薄視被褐人?吾祖居久住玉河濱,頗解辨此.若要談玄,那用文字,隨袒裼其衣,但見遍體晶瑩,胸膈上下,如玲瓏古石,胍絡臟腑無不洞矚....

由此可知守園公生平不僅繼承家學且博覽群書,並與眾多同輩在“五元樓”內談經論道,生平交遊皆高人逸士,於道光年間始著《秋宵囈語》,此書集家學及窮其一生學術心得留與後人。

楊守園與五元樓


考證守園公遺著得知其一生清苦但安貧樂道,為其後人於“五元樓”內留下精神財富,該書借夢之言,闡述佛、道、儒、醫、易五宗之哲學思想,其中詩詞楹聯用詞造句純熟,書籍典訓貫穿其中,字體清秀飄逸,成書後如潛龍沉於“五元樓”內。至咸豐逄丙辰之亂,劫後失而復得,其後政事屢遷,家道衰微國學落寞,致使該書塵封近兩百年。

至此:五百年滄桑漫話“五元樓”,紹仁謝師霞客訪友傳為佳話。趙藩嘆其師為聖賢所縛,未易窺測。十六代文人學士夢落誰人,守園公《秋宵囈語》,大夢先覺五元樓。

下篇《聖賢所縛,未易窺測》,趙藩與師門遺著《秋宵囈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