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醫難的是什麼?

田胖子學中醫


個人感覺中醫難學的角度是因人而異的。

中醫學習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醫醫理,也就是中醫的基礎理論,陰陽五行。

二,中醫診斷,也就是望聞問切。

三,中醫辯證,所謂的辯證施治的部分。

四,中藥材,即對中藥的瞭解。

五,中醫組方,即怎麼使用中藥的部分。

六,經絡學說,即十二經絡及相關的內容。這部分和中醫醫理有關,但又是獨立的。

七,針灸,也就是經絡學針灸治病的實操部分。

八,導引推拿按摩。

九,一些輔助的中醫方法,如艾灸,拔罐等等。

十,中醫保健,如膏方,藥食同源等。

上面所列,前六部分,與中醫中藥有關,也就是中醫如何用藥。

六~九部分,主要是中醫的非藥物(內用藥)治療。

第十獨成一體,加上第八第九,主要用於預防保健養生。

中醫要想做大醫上醫,方方面面都得懂都得會,著實不易。陰陽五行理論頗為抽象,以至於反中醫的人說是玄學,因為要求很好的抽象思維的能力,以及非常強的邏輯思考能力(中醫的陰陽五行邏輯),或者特異的稟賦,能夠內證。

中醫又是可以從實踐中學習的醫學,熟讀深思廣記中醫治法理論,如傷寒論,溫病論,脾胃論等等學說,通過實踐加深理解和使用,也能做很好的中醫。 再不濟,記住一些湯頭歌訣,用好用活,也能解決許多常見病的治療問題。

當然,上面這些都要有中藥的知識和使用經驗需要逐步掌握。 平常百姓,學點入門的中醫也不難,一般的入門診斷,察顏觀色,常用的藥食兩用的中藥掌握一些,簡單的按摩、艾灸,家庭常見的病,初期是可以對付的。

無論那種方法學中醫,實踐都很重要,有助於加深理解。 還有一類人因病而學中醫,立意自己治療自己的病,專門學習與自己的疾病有關的內容(當然要自己能夠正確篩選),治好了自己的病,久病成醫,對中醫問題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中醫難學,一些人是不實踐不入門;一些人是記憶力不好,不能廣記各種中醫內容和方劑,難以在前人的基礎上成長,全得靠自己的實踐積累;一些人理性不夠強,難以從理論上突破;一些人分析思辨能力不足,對於複雜一些的疾病,分辨不清楚主要方面,辯證不準下藥不準;一些人感知力弱,四診時難以覺察很多細節,也導致後面的一系列過程失去了準頭……

學中醫學不出來,轉而罵中醫的,最有可能是最後一類人,感知力太弱,於是別人能夠覺察的東西他全然覺察不到,於是判斷無據,然後就覺得是中醫的問題,而不是他自己的問題。網上反中醫的,基本上也是這個類型的人。覺察力是天賦,但不知道自己覺察力弱,不肯為自身的問題擔責,就是問題了。

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中醫難學的一個重要因素了:稟賦。並非每個人的稟賦都適合學中醫的。其實,不獨中醫,那個行業都是一樣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平常學科也有很多人學不好的。


漾雯清秀


其實學中醫並不難,因為中醫在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就存在的,從《黃帝內經》《傷寒論》針灸,刮痧拔罐,再到《人體五行》陰陽,氣血,這些都是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是死的,一套理論會針對每一個人,而且對很多有症狀的患者是有效的……

難就難在,所有的理論都是無形的,生活在現代化的年輕人有太多的不懂

都認為自己懂點現代文化,相信西方科學,在他們的腦海裡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生病了就得到醫院打針吃藥,甚至輸液,到後來手速最後結束生命

所以才有句話叫[中醫讓你稀裡糊塗的活,西醫是讓你明明白的死]

所以學中醫最難的就是拿了中國五千年流傳下來的一套救命理論,很難說服人


亞健康調理w


學中醫最難的有兩點:一個是把假的學成真的;一個是把不能自圓其說說圓了。

一、把假的學成真的,非常困難

最簡單的顯著例子:中醫治病毒,假的。

中醫理論中,沒有病毒概念,不知道病毒長什麼樣,有什麼特性,怎麼與人體作用,如何導致被感染者死亡,為什麼能治病毒等等,中醫一概不清楚。

但是,中醫偏偏聲稱能治病毒,而且還認為自己擅長治病毒。這種假的不能再假的醫術,你把它學成真的,會非常困難。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將所有已知病毒分為八大類群,外加“亞病毒因子”一類。認可的病毒約有4000多種,設有三個病毒目,64個病毒科,,9個病毒亞科,233個病毒屬,其中29個病毒屬為獨立病毒屬。亞病毒因子類群,不設科屬。

這些病毒有的能與宿主和平共處,有的會引起宿主發病。

中醫對這些一無所知,還聲稱能治病毒引起的疾病。你還要把它當成真的。這個很難很難!

把不能自圓其說的理論說圓了,很難

中醫從陰陽五行基礎理論,到各個流派學說,基本上都是不能自圓其說的代名詞。

有大把的理論不能自圓其說。信手拈來,比比皆是。比如:氣

氣在中醫理論中,佔有絕對重要地位。但是,對於什麼是氣?中醫理論及各個流派,都語焉不詳。查遍所有中醫學說,氣無處不在,氣又什麼都不是。

在理論上,這種沒有明確定義的萬能用詞,數不勝數。但都不能自圓其說。

學習中醫,把這些給說圓了,非常難。


三月森林


學習容易難的是實踐經驗 靈活應用 越老的中醫越值錢


趙維榮7


難的是恆心。


自得其樂81569


既然還想繼續學,那就得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了。肯定不是因為中醫太難的原因,否則古今中外不應該有那麼多中醫大夫。你應該這麼想:有人學中醫怎麼就學得好呢?我怎麼就學不好呢?

那些名醫學醫的動力是什麼?他們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呢?你可以找找規律,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勇於實踐。

學習中醫永無止境,要終生學習,而且要注意保養自身,經常打坐、站樁,所以放鬆心態,堅持不懈,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才是一個比較好的學中醫的態度。

祝你早日大成,為患者服務,積功累德!!


一線超跑


但凡醫學沒有好學的,你要比其他專業的課多很多,基本每天都在上課。課程中醫西醫都有,內容有的很晦澀難懂,並且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學中醫需要悟性,要能建立自己的中醫學思維,而這也是最難的,因為現在我們從小接受的西化的思維體系在中醫這裡很多時候是一個障礙。當一個東西你連思維方式都跟不上的時候理解就基本是個說法。這個悟性不是靠努力就能學來的,沒有悟性即使在努力也就是個普通醫生,無法成為大家成為名醫。如果你不是從小有這方面的薰陶,或者自小接受過較多的古典文化,建議不要輕易選擇中醫專業。希望能幫到你。



叢叢動漫


學習中醫並不難,俗話說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重要的是臨床工作經驗要豐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用戶7606230727896龍


沒有難和簡單之分,不管什麼事……活到老學到老!


柳小鎮美食


難的是找不到肯認真踏實的人去學習去研究,現在本科醫學院的都要5年起步的,更何況是中醫,這種需要很深的瞭解才能夠擁有一定的能力去醫治他們,而且現代人都處於一種很焦慮的現狀,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去學習。目前比較缺乏這種學習中醫的社會環境,還需要很多人衝進這個領域帶領更多人進去才能擁有一定的前景,那時學習中醫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