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電子教案


《黃鶴樓》電子教案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一、體裁:七言律詩 題材:思鄉懷人

二、作者及作品 選自《全唐詩》,作者 崔顥(?--754),汴州人,唐代詩人。早期詩多寫閨情,流於纖豔。後來詩風變為雄渾奔放。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蛇山黃鵠磯上《太平寰宇記》“昔費禕登仙,每乘黃鶴於此憩駕,故號為黃鶴樓。”此樓屢建屢毀,現在的黃鶴樓是1985年重建的。 江南三大名樓還有岳陽樓、滕王閣。

三、 整體感知

這首詩是崔顥的名作,描寫了詩人登黃鶴樓時的所見所感,抒發了弔古懷鄉之情。據說,一天,大詩人李白登上黃鶴樓觀賞風光,正想題詩留念,忽然抬頭看到崔顥這首詩,吟誦過後,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遂擱筆而去。這個傳說當是後人附會,學者對此已有過考證。事實上,李白並未真的擱筆,反而寫過有關黃鶴樓的詩歌,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不過,李白所做的《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二詩有明顯的模仿崔詩的痕跡。可見,李白之推崇崔顥詩或是真實的。

四、詩句分析

1、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昔人:指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空:只,僅僅。詩歌首聯扣題,從神話傳說落筆,可謂起筆高遠,詩人先懸想“昔日”仙人費禕乘黃鶴經過這裡的情景,再從遙遠的古代回到現實中來,寫現在的鶴去樓空。一個“空”字似有無限的感慨,讀首聯,彷彿看到詩人憑欄遠眺,弔古傷今,陷入無限沉思之中的形象。

1、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悠悠:飄飄蕩蕩的樣子。頷聯緊承首聯來寫,是頷聯的延伸,黃鶴已經飛走了,“一去不復返”,詩人似在極目遠望,試圖追尋黃鶴的蹤影,卻杳然無得,看到的只有天際飄浮的白雲,這些白雲,千百年來都是這樣悠悠閒閒地浮動著。這兩聯四句,虛中有實,撫今追昔,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話傳說起筆,增添了黃鶴樓的神異色彩,大大豐富了詩歌的內容。兩個 “空”字悵惘之情昭然可見。

2、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晴川:晴日裡的原野。川:平川,原野。歷歷:分明的樣子。漢陽:地名,今湖北武漢的漢陽區,與黃鶴樓隔江相望。 頸聯轉寫登樓所見明麗之景,詩人也從懷古之思中回到現實中來,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長江對岸的漢陽平原中,那一顆顆蔥翠樹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鸚鵡洲上芳草如茵,長得非常茂盛。此所寫聯為登高所見,境界闊大,色彩鮮明,兩句對仗工整,各用一個疊詞,聲調鏗鏘,音韻清朗,富於音樂美。

3、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尾聯以抒情作結,詩人觀賞佳景,弔古傷今,思緒綿綿,不覺已是傍晚。煙霧升騰,明淨的江面,早已是一片悽迷,白日裡可一望千里,歷歷在目;但現在凝眸遠望,已不知鄉關何處,漂泊異鄉的人,見此情此景,不禁惹動滿懷愁緒。這一聯由景生情。形象鮮明。詩人憑欄遠望,故鄉卻為暮靄所隔,望不可見而生無限愁思的形象彷彿可見。

詩歌題為《黃鶴樓》,處處寫樓。懸想乘 鶴仙人,是寫黃鶴樓之悠久歷史與神 異色彩;黃鶴 杳然不見,白雲悠悠而生,是寫黃鶴樓之聳入雲端,白雲繚繞;樹之歷歷,草之萋萋,是寫黃鶴樓之位置獨特,氣象恢弘;煙波悽迷,惹動鄉愁,寫黃鶴樓之景物多變,宜乎憑弔。詩人因景生情,由弔古到懷鄉,先感慨而後生愁緒;景象前後三變,先是神異渺茫,接下來明麗如畫,最後歸於朦朧悽迷,風貌有別,詩意也生波瀾。

四、 賞析。

《黃鶴樓》電子教案


1、結合詩句內容賞析頸聯

從修辭家角度:運用對偶修辭,“晴川歷歷”和“芳草萋萋”,“漢陽樹”和“鸚鵡洲”,兩句對仗工整,描寫登高所見明麗之景,境界闊大,色彩鮮明,表達作者在愉悅心情。

從煉字角度:“歷歷”“萋萋”各用一個疊詞,聲調鏗鏘,音韻清朗,富於音樂美,描寫登高所見明麗之景。

2、賞析尾聯:融情於景,問句形式,以“愁”字收篇,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於景,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3、《黃鶴樓》前兩聯連用三個“黃鶴”,讀來卻沒有囉唆之感,是什麼原因?

四句中三見“黃鶴”,並不覺囉唆,只因為詩意一氣貫通,順勢而下,尤其二、三句兩個“黃鶴”頂針連鎖,一氣呵成,讀來毫無滯礙感。

4、《黃鶴樓》一詩是怎樣將神話(典故)傳說與眼前景物融為一體的?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設計意:引導學生理解詩歌首聯和頷聯的寫法特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黃鶴樓》前兩聯,均是先寫神話傳說,再寫眼前景物的格局,虛中有實,撫今追昔,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話傳說起筆,則增添了黃鶴樓的神異色彩,大大豐富了詩歌的內容。首聯從神話傳說落筆,起筆高遠,回到現實情境又彷彿黃鶴從天而降一樣,神妙莫測,鬼斧天工。頷聯先寫黃鶴之杳然然不見,在遠望天際,尋覓黃鶴蹤影之時,順勢轉換為對天際白雲的描繪,轉換自然,毫無痕跡。從句中兩個“空”字,可以體會到詩人弔古傷今,無限悵惘的情感。

五、 中考連接

1、請品析最後一句中“愁”字的表達效果 答: 全詩 以“愁”字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照應開頭,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

2、詩歌的一、二兩聯和尾聯表現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答:一、二兩聯表達的是寂寞惆悵,尾聯思鄉之情。

3、 詩歌中有兩個 “空”字。請結合詩意進行賞析。

答:第一個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達了仙人已離去,只剩下空蕩蕩的黃鶴樓和詩人自己,重在寫景,第二個“空”有“空空”的“空蕩蕩”之意,表達的是詩人漂泊在外,內心的孤獨寂寞和惆悵,重在抒情。

4、一般李白登臨黃鶴樓,曾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細讀全詩,簡析全詩在寫景方面的精妙之處。

答 (1)全詩情景交融,如尾聯將鄉愁之情與“日暮”“ 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濃濃的鄉愁,(2)本詩寫景,意境深遠壯闊,詩中所用的白雲、晴川、芳草、煙波、江等意象,給人以愁而不怨之感。(3)本詩寫景,抓住景物特徵,如頸聯描寫草木豐茂,抓住其生機勃勃的特點(4)本詩寫景,層次分明,遠近結合,俯仰結合,虛實結合。

5、這首詩在抒情方面的特點是:前四句抒寫了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後四句描繪了登樓所見,烘托思鄉之情。

6、思想感情:詩人通過描寫登樓遠眺的所見所想,抒發了世事蒼茫,人生短暫的感慨,表達了漂泊異鄉的傷感與思念家鄉的愁緒。

7、寫作手法。(1)借景抒情(2)虛實結合

8、詩句填空

(1)崔顥的黃鶴樓表現遊子的悲苦心情的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崔顥的《黃鶴樓》,以寫景出名的詩句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悽悽鸚鵡洲。

9、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 )

A、前四句抒寫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兩個“空”分別突出空間的虛無和時間的渺遠。

B、頸聯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對仗工整,各用一個疊詞,音韻和諧,富於音樂美,表現了連天的衰草,淒涼荒蕪的景象。

C、尾聯借景抒情,以夕陽西下,江面煙波浩淼之景,寄寓詩人遠離故土羈旅他鄉的悽苦思鄉之情,而自問自答的方式更強烈地表達了詩人的孤獨空寂之情。

D、全詩視野開闊,寫景自然抒情真摯,為詠黃鶴樓詩作之絕唱,歷來為人傳誦。

10、下列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B )

A、開頭四句,以傳說落筆,巧借今昔變化,氣勢雄渾,感情真摯。

B、後四句想象天晴時登樓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轉到晴川草樹的景象。

C 、尾聯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作者的思緒與開頭意境相應,情融景中。

D、此詩起、承、轉、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雲富於變化,歷來被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

11判斷題。

(1) 首聯寫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 ,鶴去樓空,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 )

(2)頷聯寫黃鶴樓久遠的歷史、美麗的傳說,詩人心境開朗了,忘了那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

(3)頸聯筆鋒一轉由寫傳說中的仙人黃鶴及黃鶴樓,轉而寫詩人眼前黃鶴樓所見,由寫虛幻的傳說轉為實寫眼前所見景物。( √ )

(4)尾聯以“愁”字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 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 √ )

(5)頸聯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對仗工整,各用一個疊詞,音韻和諧,富於音樂美,表現了連天的衰草,悽清荒蕪的景象.。(×)

(6)詩人希望那飛走的黃鶴能夠再來,被詩人誠心感動,黃鶴終於飛回來了。(×)

(7)本詩在寫景中抒發古人不可見,世事蒼茫不可見,有些頹喪、傷感和惆悵。(×)

(8)崔顥的鄉愁是單純的,如果說這中間也有失落,它失落的只是幻想,不是自身。(√)

(9)詩中“黃鶴”二字再三出現,頷聯沒有對仗,而且上句用了六個仄聲字,下句用了五個平聲字,未能遵守律詩的平仄。(√)

(10)頸聯以明麗之景反襯作者的思鄉之情。(√)

(11) “黃鶴一去不復返”中,暗含作者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感慨。(√)

《黃鶴樓》電子教案


《黃鶴樓》電子教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