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紀念幣——雙旗幣

民國成立後,銅元仍繼續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為兩面叉的國旗圖案,並有“開國紀念幣的稱號。

開國紀念幣——雙旗幣

雙旗幣是古玩比較藏友喜歡的一種藏品,它的樣式漂亮,設計細緻,且圖案精美,色澤銅黃,外形讓人一看就有歷史滄桑感,因而收藏雙旗幣的人很多。但是,最近又有不少人加入到收藏雙旗幣的隊伍中來,這些藏家都表示因為雙旗幣的價值高才收藏的,那麼,市場中傳言雙旗幣在當今市場超過千倍價格是真的嗎?

雙旗幣是民國時期流通使用的錢幣,是非常珍貴的錢幣品種之一,現在收藏一枚將來市場中就少一枚,因此彌足珍貴。不僅如此,受歷史環境的影響,雙旗幣的存世量也極少,極為珍惜,尤其是那種限量版本的。

開國紀念幣——雙旗幣

以往收藏雙旗幣,都是一些錢幣愛好者,他們的收藏大多數為愛好,不太看重經濟這方面。而隨著大量收藏家的加入,無形中抬高了雙旗幣的價格,自然而然就給雙旗幣市場帶來一定的經濟影響。再加上收藏人數多了,錢幣卻只有那麼一點,僧多肉少,自然價格不菲。

開國紀念幣——雙旗幣

在過去幾年裡,錢幣的收藏成為各地拍場交易會上的亮點之一。如今,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之一的民國時期錢幣,依然保持著自己原有的獨特魅力,表現出極其居高不下的“身價”。13年5月,一枚湖南省造民國雙旗幣曾以260萬元的天價在北京春季交易會上進行成交,同年11月,在北京秋季藏品的拍賣會上,四川造幣廠民國雙旗幣的成交價也達到了185萬元,接近200萬元。可見,錢幣自古以來就是藝術品市場中的收藏大類,不同版本的錢幣具有不同古幣的獨到韻味,即便兩枚非常接近的銅幣,在藏家珍藏方面,也具有極為特殊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