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間年齡相差幾歲最合適?

前段時間,晴晴和小她5歲的小男友分手了。


晴晴和他是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那時候她26歲,他21歲。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晴晴對他並沒有多大印象,但他卻對晴晴頗有好感。


他主動來找晴晴聊天,在聚會結束時,他要了晴晴的微信。


成為好友後,他經常找晴晴聊天,關心晴晴,週末約晴晴出去吃飯。


這樣的表現很明顯,他在追求晴晴。


晴晴一開始是不同意和他交往的,年紀相差5歲,可是他始終說不介意。


就這樣,在他猛烈的追求下,晴晴最終同意了。


26歲的年紀,晴晴是奔著結婚的目的談的,她說:“如果你和我不想結婚,就趁早分手。”


他擁著晴晴說:“我的新娘只有你,我只會和你結婚。”


情侶間年齡相差幾歲最合適?


確定戀愛關係後,男友對晴晴很好,而晴晴也越來越愛他,就等著男友開口跟她求婚,一起步入婚姻殿堂裡。


可令晴晴沒有想到的是,在她生日這一天,沒有等來男友的求婚,等來的是分手。


過生日時,晴晴開玩笑般地對男友說:“你什麼時候娶我啊?”


氣氛突然安靜下來,過了一會兒男友對晴晴說:“我現在還年輕,結什麼婚!”


是啊,他年輕,才23歲,可是晴晴已經28歲了。


晴晴苦笑著說:“可我已經28歲了,家裡都在催了……”


“那我們就分手,現在的我給不了你一個家庭。”晴晴還沒有說完,男友搶著說了這句話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時的晴晴以為男友是氣話,可男友卻堅決要分手。


因為晴晴28歲了,想結婚;男友23歲,年輕不想結婚。


這段相差5歲的姐弟戀以分手告終!


很多人說真愛可以戰勝一切,在真愛面前一切都不是問題,可這是真的嗎?


我不好作答。


畢竟在愛裡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我們更不能夠匆匆地去下一個結論。


01


我想起來之前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一度佔據熱搜榜首的一個日本綜藝節目《人間觀察》。


情侶間年齡相差幾歲最合適?


節目裡為了測試女孩的爸爸的反應,女孩把自己70多歲的男朋友帶回家,這個年齡甚至比她爸爸還大十幾歲,做她爺爺都可以。

情侶間年齡相差幾歲最合適?

情侶間年齡相差幾歲最合適?


這可把她爸嚇得說不出話,一開始還寒暄了一下,但是聽到他們是奔著結婚去的之後,就堅決反對兩個人在一起。

女孩的爸爸問女兒這個70多歲的男友:“你可以對她的整個人生負責嗎?你能和她一起老去,生下孩子,照顧他,抱抱他,背揹他嗎?”


情侶間年齡相差幾歲最合適?


一番交流後,女孩的爸爸說出的話,其實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我在她這個年紀,都覺得只要有愛一切都可以克服。但現實不是這樣的,有些事光有愛也不夠,婚姻要相互幫助,要能一起走過人生的窘迫困苦。”

說實在的,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真愛無敵,年齡不是差距,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以此去爭取自己的愛情,我都覺得是沒有錯的。

可是前提是你真的做好了承擔一切的準備,而不是一時興起不顧後果地做下決定。


02

其實除了在綜藝節目裡,現實中也有很多跨越年齡的戀愛。

年紀相差較大的除了82歲的楊振寧娶了28歲翁帆,還有一度引起熱議的臺灣爺孫戀,17歲女孩林靖恩不顧一切地愛上57歲李坤城。

更別說差十幾二十歲的情侶了,那數不勝數:

鍾麗緹嫁給了小12歲的張倫碩,吳奇隆娶了小17歲的劉詩詩,周杰倫也娶了小13歲的昆凌。


而這些裡面不乏甜蜜令人羨慕的夫妻,在他們看來一段愛情的好壞是無關年齡的。

情侶間年齡相差幾歲最合適?


但就像前面我提到的綜藝裡的女孩的爸爸所說的那樣,

愛情從來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而是“樂同享,苦同擔”。不管你選擇了比自己年紀大還是更小的另一半,之後所面對的問題你都得承擔。

之前闞清子和紀凌塵分手時,大家都在說要等一個比自己小的男生長大,是一件特別痛苦煎熬的事。

而闞清子等了五年,承受了箇中種種,但也沒等來好的結局,“我的青春餵了狗”也是闞清子自己得承擔的後果。

很多女生都很容易被愛衝昏頭腦,總覺得只要相愛一切阻攔都不是問題,但我更希望的是她們能考慮清楚,不要等到無法逆轉的時候再來後悔當初的決定。

03


其實在外人看起來不相配的年齡、身高、家庭背景,未必意味著不幸福。

但是你也必須要明白這些你以為的小問題,其實會隨著年月慢慢變化。


在臺灣,老少配好像不是什麼新鮮事,記得之前甚至有爺孫戀修成正果的新聞,雖說女生的心智年齡比同齡男性成熟三歲,所以男大女小的配對在雙方溝通上是比較理想的組合,不過相差太大的話就會有很多問題!


年齡當然是其中之一,但不是死棋。與年紀過大或過小的對象交往,甚至決定攜手共度人生,以下三個層面必須認知清楚,確定自己能夠接受、能夠為了對方改變自己,真愛才能沒有距離。


認知一:可以面對愛人的老化嗎?


當兩人的年紀差距愈大,生理老化的程度自然也差得多,妳可以接受在妳還被人稱呼「小姐」的時候,他已經開始需要老花眼鏡了嗎? 「老」,並不可怕,只是需要先設想過這個情境,問問自己能不能接受,願不願意將來照顧他,而他也能為了妳維護自己的健康、延緩老化,那麼生理的這一關,你們就算過關了。


認知二:可以融入對方的交友圈嗎?


兩人生長的時空不同,各自朋友圈的共同背景、回憶、關注的議題、社會經驗,甚至是用語也都不一樣,兩個人如果不願融入彼此的交友圈,彼此之間的談話範圍也只剩下家庭生活這一塊,久而久之,可能就相對兩無言了。


願意瞭解對方的世代、調整自己的心態,就能一直是彼此的最佳良伴。


認知三:可以忽視社會的竊竊私語嗎?


老少配一起出現時,最尷尬的莫過於是被猜錯關係。


「這是妳爸爸啊?」、「欸,你跟你姊感情真好。」


然後,在他們知道正確解答後,內心肯定浮現不少OS,妳可以不在意每一次這樣的開場和那張欲言又止的臉嗎?如果心臟不夠大顆,他人的觀感遲早會成為兩人感情的未爆彈。


不管男大女小、女大男小,年齡差距都是需要認真看待的問題,唯有認真面對,一起接受差異,老少配其實比較同齡伴侶,更是豐富精彩。


你以為真愛會讓這些問題不成問題,但人的一生有太多東西是用愛解決不了的。


如果你只是想在出了問題之後拍拍屁股走人,那當初又何必排除萬難不顧一切在一起?

跨越距離、年紀、身高地去追逐愛,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但能夠處理好隨之而來的問題才是真的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