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區工作者公共基礎知識1000題及答案(115)

社區公共基礎知識常識500題13

1.我國刑法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怎樣理解?(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論處 B.是犯罪不以犯罪處罰

C.不構成犯罪 D.是縮小打擊面的特殊策略

2.張明今年15歲,為科技大學學生,其智商高於常人,自理能力強,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他是( )。

A.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B.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C.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D.無民事行為能力

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相對人可以催告其法定代理人在( )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視為( )。

A.15日;追認 B.1個月;拒絕追認

C.45日;效力未定 D.60日;有效

4.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其法律後果是( )。

A.合同無效 B.合同待生效

C.合同相對無效 D.不影響合同效力

5.要約和承諾是( )要經過的兩個主要步驟。

A.申請專利 B.註冊商標

C.履行債務 D.訂立合同


上海社區工作者公共基礎知識1000題及答案(115)


社區公共基礎知識常識500題答案13

1.【答案】C。中公解析:我國《刑法》第十三條規定的“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不認為是犯罪”可以理解為:行為人的危害行為雖屬於刑法規定禁止的行為,但情節顯著輕微,其社會危害尚未達到應當受刑罰處罰的程度,法律不認為是犯罪。故本題答案選C。

2.【答案】C。中公解析:不滿十週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排除D;十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的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C選項正確。十八週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排除A選項;十六週歲以上不滿十八週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排除B選項。故本題答案選C。

3.【答案】B。中公解析: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故本題答案選B。

4.【答案】D。中公解析:《物權法》第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故本題答案選D。

5.【答案】D。中公解析:訂立合同的兩個步驟是要約和承諾。故本題答案選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