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115)

社区公共基础知识常识500题13

1.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怎样理解?(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2.张明今年15岁,为科技大学学生,其智商高于常人,自理能力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他是(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D.无民事行为能力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相对人可以催告其法定代理人在( )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视为( )。

A.15日;追认 B.1个月;拒绝追认

C.45日;效力未定 D.60日;有效

4.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其法律后果是( )。

A.合同无效 B.合同待生效

C.合同相对无效 D.不影响合同效力

5.要约和承诺是( )要经过的两个主要步骤。

A.申请专利 B.注册商标

C.履行债务 D.订立合同


上海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115)


社区公共基础知识常识500题答案13

1.【答案】C。中公解析: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行为人的危害行为虽属于刑法规定禁止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其社会危害尚未达到应当受刑罚处罚的程度,法律不认为是犯罪。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C。中公解析: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排除D;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C选项正确。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A选项;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B选项。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B。中公解析: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D。中公解析:《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故本题答案选D。

5.【答案】D。中公解析:订立合同的两个步骤是要约和承诺。故本题答案选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