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賊》~偷得走的是東西,偷不走的是善良


人生而善良,卻受制於世俗。我想這句話用來形容王薄和王麗再適合不過了。看了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我對人性以及社會又有了新的思考。


《天下無賊》是馮小剛根據趙本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講述了一對小偷夫妻為了保護傻根的6萬塊錢與另一小偷職業團伙爭鬥的故事。影片上映之後,豆瓣評分高達9.2分,馮小剛也憑此電影,一炮走紅。之所以這麼備受好評,我認為藝術方面和影片主題兩可圈可點:

一、藝術形式

1、 在角色的選取上,電影中飾演"傻根"的王寶強可謂是給這個角色注入了靈魂。傻根的人設就是一個去外地打工的農民工形象,而我們都知道,寶強本身就是草根出身,操著滿嘴的方言,是十分符合這個"傻根"的形象了。還有劉德華飾演的王薄,劉若英飾演的王麗。這二人毫無疑問,都是演技派,另外就是葛優飾演的另一個小偷團伙的老大,熟悉葛優的都知道,他所扮演的角色總能讓人以為他是一個很有修養,說起話來有板有眼的老大。而實際上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老大。


《天下無賊》~偷得走的是東西,偷不走的是善良


從他扮演的《私人定製》到《功夫》。這部電影也不例外,看起來是個很"愛人才"的團伙老大黎叔,實際上心狠手辣,劇中的那句"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也成為經典。不過,也只有葛優能將這種人物的反差表現出來。包括後來範偉的客串,有人評價他搶了主角的風頭,從選角來看,不得不承認小剛導演的"眼神毒辣"。

《天下無賊》~偷得走的是東西,偷不走的是善良


《天下無賊》~偷得走的是東西,偷不走的是善良


2、 慢鏡頭的運用,電影中出現了不少的慢鏡頭,片中每次出現各種調包的畫面,以及一些行竊的手法,都會用慢鏡頭將其表現出來。黎叔與王薄打賭,王薄輸了,然後回憶是哪裡出了問題,電影便用慢鏡頭將黎叔的拖是怎麼一步一步吸引注意力調包展現出來的。讓影迷心中的疑惑能得以解開。還有片尾王薄被殺的過程,當他嚥下最後一口氣,手裡拿著已經編輯好但還沒發送的短信的時候,運用慢鏡頭,給了觀者更長的時間思考。所以,慢鏡頭的熟練使用是本片的一大亮點。

二、電影主題

電影可以表現一切事物,沒有另外一種藝術手段能像它那樣迅速地把所要表現的東西送到廣大的觀眾面前,而本片除了藝術手法的熟練運用外,其主題與內容上表現出來的東西也發人深省。

所謂天下無賊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只要有"奶酪",就有"老鼠"的存在

在電影中傻根說過:"我的家住在大山裡,,在我們村,有人在大山裡看見攤牛糞,也沒帶糞筐,就撿了個大石頭片,圍著牛糞畫了個圈,過幾天想去撿,那牛糞還在。我在高原上,逢年過節都是俺一個人在那看工地,沒人跟我說話,我跟狼說話,我不怕狼,狼也沒傷害過我。我走出高原後,這麼多人跟我說話,我就不信,狼都沒傷害過我,人還能傷害我?人怎麼會比狼還壞。" 傻根的這些話看起來是自述,其實包含了影片對人性的反思: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便是一個傻根口中所說的大同社會,那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田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但是這畢竟是陶淵明心中所幻想的,一種美好的期願。正如本片的名字《天下無賊》一樣,但是片名中的"賊",不單單指的是小偷,指的更多的是壞人。天下沒有壞人,可能嗎?可能,但絕不是現在。

《天下無賊》~偷得走的是東西,偷不走的是善良

破窗效應:輕微的犯罪會導致嚴重的犯罪,每個人應拒絕這種心理

破窗效應是犯罪心理學的一個很經典的效應: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一棟房子上面如果有破窗長時間不換玻璃的話,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其他玻璃也碎了。一個街道有些少許的垃圾沒清理,人們就會理所當然地把垃圾扔在地上。劇中的黎叔是個老江湖,一開始只是想偷傻根的錢,認為殺人放火是強盜乾的事,最後被警察抓住,逃跑的時候為了6萬塊錢把王薄殺了,走向更大的犯罪,這就是犯罪心理學的破窗效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犯罪會鋌而走險。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拒絕這種心理,匡扶正義。

《天下無賊》~偷得走的是東西,偷不走的是善良

善良一直是件好事,而且是一個人的事

在佛教中佛教對道德的定義就是"善"。《大毗婆沙論》雲:"性安隱故名善"。這裡的性安隱就是指性格收斂,不張狂,沒有那麼強的慾望,這就是善。《俱舍論》亦云:"安隱業說名為善。"首先在於善心,然後才體現到行為上。

在作用上,善良能為今生今世帶來利益。《成唯識論》雲:"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佛教對於生命的思考是藉助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對利益的思考也是這樣。保持善良,不僅對當下有益,還對未來有益。你所保持的善良即使現在沒能讓你感覺很好,但是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帶給你很強的愉悅感。劇中的傻根相信天下無賊,揣著6萬塊錢大喊誰是賊,而且在車上不管別人的勸阻一心要去無償獻血,這其實並不是他傻,而是他對這世界的信任。

《天下無賊》~偷得走的是東西,偷不走的是善良


後來雖然錢被偷了,但是他身上的那種淳樸善良感到了王薄王麗,讓王薄拼死也要保住他的錢,並且不要讓他知道真相。是什麼讓他們迷途知返?我想是傻根的善良折服了他們。

社會中有憨厚老實有圓滑、有正義有邪惡的人,但終比不過一個人心

看完本片,你會發現。憨厚淳樸的傻根與王薄王麗以及黎叔正好是一個正反面。傻根就像那種剛剛步入社會,憨厚老實的青年人,如《駱駝祥子》中的祥子一樣。而王薄王麗以及黎叔就是那種有心機圓滑的社會上的"老油條"。一邊代表正義的有志青年,一邊代表邪惡的小偷團伙。但他們最後都輸給了人心,傻根被王薄王麗騙了,黎叔被王薄騙了,黎叔和王薄被警察騙了,最後上演了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到底是社會摧殘了人的善,還是人的惡滅絕了善?我想這個答案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

《天下無賊》~偷得走的是東西,偷不走的是善良

人生就是一步步識別人心的過程,可能會遇到憨厚老實,也會碰到狡詐貪婪。所以我們必須在同人生的抗爭中學習對付人生。如果有人對這種荒誕的比賽憤憤不平,最好儘快退出場去,但決心留在場內,便只有奮力拼搏。

結語:

心中有信念,哪裡都是遠方;心中無賊,所遇皆為善良。《天下無賊》為我們展現了一時代宏圖,即正義與邪惡並存,善良與狡詐相牴觸,這樣形成了一個平衡。於我們,從這部電影中學到的更多的是保持一顆善良質樸的心是多麼重要,相信自己是一個太陽,能夠溫暖身邊的人。

參考文獻:《犯罪心理學》

《大毗婆沙論》

《俱舍論》

《成唯識論》

《人性的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