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我不是藥神》火了。

從上映到今天,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這部電影,上一部引起這般全民討論的電影,還是《戰狼2》。大家在談《我不是藥神》的時候,都是眼中帶光,眼中帶淚。

《我不是藥神》感人的不僅是故事本身,而是切中了人性當中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破敗的街頭,昏暗的保健品店,創可貼般的小廣告,蓬頭垢面的中年男人......影片的一開頭就構建了一個髒亂差的現實世界。《我不是藥神》的故事是現實主義的,《我不是藥神》講述的是徐崢飾演的程勇“非法”代購印度抗癌藥的故事。原型陸勇也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被稱為“藥俠”、“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除了主角程勇,片中呂受益的經歷也取材於現實。現實中確實有這麼個病人,在妻子懷孕五個月時查出患病,天天想死,直到他看到孩子落地。

“當時他就抓著孩子的手哭了,說我絕對不能死。”導演文牧野說。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電影裡的故事建立在這樣一個背景上:

治療慢粒白血病的特效藥“格列寧”被瑞士某公司壟斷,以40000一瓶的價格在國內出售。而具有同樣療效的印度格列寧,成本為500元一瓶,售價為2000元一瓶。

這筆簡單的賬,粗略一算,就是觸目驚心的。

吃正版藥一瓶的錢,足夠吃仿製藥一年。

別說很多掙扎在貧困線上的白血病患者吃不起這個正版藥,就連家境原本殷實的患者,也難以為繼。那麼程勇選擇走私仿製藥有錯嗎?

當然沒有錯,知識產權是很重要,但是在人命面前,輕如鴻毛。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程勇賣藥的時候也很矛盾,當他把藥賣到5000元一瓶的時候,他腰纏萬貫,但是藏頭露尾,小心翼翼只敢在本省賣藥;當他把藥賣到500元一瓶的時候,他傾家蕩產,但是無所顧忌,敢往外省發貨。

程勇一方面,鋌而走險,面對走私仿製藥的壓力,另一方面,則要面對幾個夥伴無藥可吃的困境,他進退兩難,十分矛盾。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年幼失怙,漂洋過海。但也不想讓自己的朋友們無藥可救,命懸一線。那個雨夜裡,他的掙扎和憤怒,其實是源於對自己無能的愧疚和自責。

這些矛盾的細節,讓我們看到了埋在這個市儈小商販內心深處的一顆善良的種子,這顆善良的種子,隨著劇情的層層遞進,逐漸生根發芽。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影片裡的刑警隊長曹斌,也很矛盾。

他嫉惡如仇,打擊任何犯罪分子都不遺餘力。剛剛接手盜版藥走私案的時候,他沒有任何心慈手軟,因為他認為假藥和假奶粉一樣,都是害人的。但是隨著劇情抽絲剝繭般的展開,他看到了,仿製藥只是相對於天價藥的便宜藥,一樣在救人,一樣在治病!在這個時候,他動搖了。當他聽到哪位老奶奶泣不成聲的一句吶喊:“我不想死”的時候,他矛盾了。

最終,他做出了屬於自己的選擇。

......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這一部電影裡,每個人都很矛盾,但是在矛盾之中,我們又看到了平凡人的卑微之路。看到了這些病弱之軀的深處,隱藏著的善良又勇敢的靈魂。

《我不是藥神》一系列的利益糾葛,人性掙扎,相關方博弈。能看到人性的偉大,也能看到人的卑微;能看到光,能看看到光影背後的黑暗與無奈。

很多時候,對於一個鮮活的生命來說,無奈本身,就是巨大的黑暗。

在面臨疾病,甚至是死亡時,貧窮不在是一種生活狀態,不在是一種簡單的形容詞,而是一種讓人捶胸頓足,即便飲鴆止渴也要嘗試的絕望。在一些情況下的貧窮,有時就意味著死亡。

窮不是原罪,拯救原罪的也不是錢,更不是神,而是像你我一樣,拼命想好好活著的心存善良的平凡人。

《我不是藥神》被掩蓋了的惻隱之心——善良

眾朗君有話說:

《我不是藥神》能引爆社交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揭示了我們人性當中被掩蓋的惻隱之心——善良。小人物自身的成長,最終帶來整個環境的成長,這一切源自於人心本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