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延平區:憶母校,改革開放40年迸發出新活力

我是1955年8月考進中央林業部屬福州林業學校的,因校址徵用建設福州機場,於1956年4月學校遷址南平天麟山,更名為福建省南平林業學校,1958年6月畢業留校任教師。1958年大辦林業的時期,省林業廳決定在南平西芹創辦福建林學院,南平林業學校更名福建林學院中專部,1959年5月更名福建林學院附屬林校,1961年9月又更名福建南平林業學校,1970年1月在文革中被迫停辦,到了1974年5月復辦,幾經沉浮,2003年2月升格為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改革開放40年前,學校規模小,教學設備差,僅有幾個專業,師生不到500人。改革開放40年來,學校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升格為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15年來已經發展成為各類在校生11000多人,在全國同類院校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多科性、高水平的國家骨幹高職院校。

改革開放40年來,母校變化最大的是規格提升、規模擴大、專業增多、校園拓展為一校兩區,校園佔地面積978畝,其中天麟校區452畝,江南校區526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學校環境和硬件建設煥然一新,譜寫了學校跨越發展的嶄新篇章,迸發出新活力:學院現設有7個系部,開設了39個高職高專專業,擁有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專業6個,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2個,省級精品專業6個,省級示範專業1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林業局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5門;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學院現有教職工327人,其中教授14名,副高以上專任教師佔42.4%,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以上佔61.2%,雙師素質教師比達88.6%,高學歷、高職稱、雙師型教師比例位居全省高職院校前列。經過65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績,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輸送了5萬餘名各類專業人才,絕大部分校友己成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技術和管理骨幹,不少人還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學院被社會各界譽為“八閩

林人的搖籃”。學院(學校)先後榮獲“首批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院校”、“全國林業院校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福建省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A類培育項目院校”等榮譽。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筆者既是母校的校友,又是母校的老師,1969年因母校停辦而調離後乃至到退休還“常回家看看”,目睹了改革開放40年來母校的滄桑鉅變,當年以母校為自豪,今日以母校為驕傲,我衷心祝願母校越辦越好!

參加“新作者扶植計劃”第二期活動之二十六

圖1是筆者1962年8月1日在辦公大樓前留影。圖2--3是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江南新校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