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軍“一等人”是海軍?感受一下天差地別


先看日軍陸軍。
隨著二戰日本的節節戰敗,日本陸軍的飲食標準迅速下滑,尤其在太平洋戰役中,困守的海島上的日軍餓得發瘋,飢不擇食之下吃起了戰俘甚至同伴。


為什麼日軍“一等人”是海軍?感受一下天差地別



即便如此,日軍高層也沒把下面士兵的生死當一回事。在英帕爾戰役中,日軍第十五軍司令,牟田口廉也中將的做法堪稱其中典範。在極度缺乏補給的情況下,牟田口廉也一意孤行,決定向盟軍發起進攻。他認為己方缺彈藥缺糧食,這不成問題,敵人有彈藥有糧食,咱們奪過來不就行了?
結果他手下的師團長在戰前動員的時候,直接對下屬透底了,說這次作戰假如沒有奇蹟發生,咱們都死定了,不是死於敵人槍彈之下,而是餓死在大山裡,大家先有個心理準備。
戰事的進程果然和預想的一樣,日軍很快就彈盡糧絕,


為什麼日軍“一等人”是海軍?感受一下天差地別


在收到前線發來的請求糧食支援的電報後,牟田口廉也的回覆簡直驚天動地,他說日本民族從來都是草食民族,你們在密林里居然還跟我說缺糧,這叫哪門子事!
最後的結局不言而喻,日本10萬大軍,53000人死亡或者失蹤,這是日軍在陸戰中損失最慘的一役,司令官牟田口廉也卻一直活到1966年,死時78歲。
這個時候的日本海軍呢,雖然也一路走低,但是其待遇和飲食不是陸軍馬鹿們可以想象的,不要說聯合艦隊司令皇帝一般誇張的餐桌禮儀,吃個飯都要軍樂隊伴奏,就連普通士兵都能天天吃到肉和魚,以至於戰後退役的海軍士兵回鄉簡直沒法活了。因為在日本農村一年裡能吃上魚的日子也就幾天,至於肉那更是奢侈品了。


為什麼日軍“一等人”是海軍?感受一下天差地別


在江田島海兵學校,學員們的飲食甚至連當時日本的上流階層都感到震驚,早餐吃麵包配黃油,到1945年的時候,黃油沒了,沒辦法只能用白砂糖代替……但是白砂糖在外面根本找不到。有學生偷偷藏起白砂糖,讓父親給家裡的媽媽和妹妹吃,他爹可不是普通人,是日本德川分家的家主,駐三菱造船的軍代表,就這身份和地位照樣吃不上白砂糖!
所以說,二戰日本軍隊裡的“一等人”,當屬海軍。


★請關注小古拜託啦!喜歡歷史的朋友們請關注小古!小古會不斷給大家帶來各種歷史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