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身感受——沙河人的未來居住環境,城鎮化絕對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今日陽光明媚,恰逢調休,短暫告別徒有虛名的“市區”,回到西邊的村裡小憩小憩。

正是春光明媚萬物伊始的時候,所以處處生機盎然。鳥鳴聲聲聲不同;花草之色斑斕無重;榆樹發芽,柳樹打掛,一切都顯得和諧而美好。

村子裡隨著近年來村容村貌的治理,開始變得井井有條。街道兩側少了三三兩兩的垃圾堆,換成了固定放置的垃圾箱;得益於去年冬天新通的下水道,路面上也沒有了肆意橫流的汙水;臨街搭建的室外廁所也紛紛被拆除;而那些注重生活情趣的村民也得以在清理過後的街邊空地裡種上了星星點點的花卉……這一切都讓人感到愜意。

相對於市區裡擁擠不堪的交通、大同小異的公園文化、難見天日的水泥叢林、侷促的居住空間,農村地區當前的居住環境真可謂是無可比擬。

想必,除了天然氣尚不能村村普及之外,似乎在城市裡居住的所有優勢都在農村可以同樣體現。小到DTMB的數字覆蓋、大到民生保障的方方面面,似乎農村對於城市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設想一下,一套緊湊的四合院,擁有自己的菜園子,或許一個小魚塘,不缺車位,水電煤氣太陽能,寬帶電視空調暖氣,四面交通,臨近鎮中心,基礎醫療和義務教育擁有保障,各類商業、人群應有盡有。或許除了所謂的工作機會之外可能沒有什麼客觀缺點了。

不過交通是越來越便利的,況且市內的工作機會一樣並不太多,畢竟這是一個缺乏實業精神的地方。所以,也就不存在謀生的成本差異了。

所以,鄉村才是未來居住環境的首選。城鎮化只會把家變成宿舍,而不是一個擁有空間與自由的結合。

切身感受——沙河人的未來居住環境,城鎮化絕對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