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刚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网友想写小说,但是自己没有写作基础,不知道该怎么写。他的一个朋友知道后,告诉他找一本目前最热的小说。一字不落地手抄一遍,然后就会写小说了。

他感觉这个方法并不靠谱,但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于是就把自己的问题和朋友给的建议发到网上,希望大家能帮他出出主意。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这个网友属于典型的当局者迷,他之所以看不清问题所在,是因为他对于学习写作的过程不了解。如果我们用学习写字来举例,就很容易解释清楚这件事。

在我们刚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在掌握了握笔姿势和基本笔画之后。第一个学习的就是临帖,也就是对照着书法家的成名字帖开始临摹。比如我在初学毛笔字的时候刚开始学的是欧阳体,也就是欧阳询的字。他的《九成宫醴泉铭》是我当时用来临摹的字帖,这本字帖我整整临摹了一年。

在临摹的过程中,老师把我的字跟字帖上的字对比。告诉我哪里写的不错,哪里写的不好。这样我在练习的时候,就可以作出针对性的调整。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说完了练字,我们再来说开头这个问题:手抄小说能不能提高写作?按照我的写作经验来看,手抄小说可能对于练字来说效果更好,但是对于想要学习写小说来说用处不大。

关于努力与天赋到底哪个才是成功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认同天赋更重要的人觉得,没有天赋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而认同越努力越成功的人,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我想提问者的朋友应该属于认同努力程度决定人生成就的那类人,所以他才会让自己的朋友去抄书。

努力程度与人生成就之间的关系,前几年有个“一万小时理论”特别有名。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大师,就要经过一万小时的磨炼。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这个理论让很多曾经努力过和正在努力的人重拾信心,但是也造成了一个误解。即想成为大师,只要简单堆砌时间即可。也就是只要经过时间的积累,而不是通过精细调整练习,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师。于是很多人在提高的同时不做调整,等到失败的时候告诉自己“目前的失败知识因为自己积累不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提高我们的能力并不能仅仅依靠时间的堆砌。那么想提高自己该怎么办呢?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件事。

有对比才知道差距在哪

我们都听说过外行看热门,内行看门道,就拿喝酒这件事来说吧。白酒有很多香型,比如酱香型、清香型等等。对于我这个很少喝酒的人来说,白酒只会让我感觉辛辣,不管什么香型我都喝不出来。但是对于经常喝酒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品尝出不同香型之间的区别。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对于专家来说,他们可能更胜一筹,比如喝出是什么牌子、大致年份等等。

人们通常认为专家跟普通人相比,只是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实际上相比普通人,专家在感知细节方面更胜一筹。

这种对同一领域内不同事物之间差别的感知力,来源于专家在这个领域内多年深耕的成果。专家们也是从入门开始,学习基础知识之后,开始将知识实际应用到工作中。随着经验积累的越来越多,他们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当我们单独学习一门知识的时候,由于对这门知识的应用场景不熟,所以很少会意识到自己哪里出现问题。但是在加入对比之后,就很容易理解自己的缺点。比如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们告诉我们要把错题都记录到错题本上。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之前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觉得这样做太浪费时间。现在回顾错题本的作用,会发现在记录错误原因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哪里有短板。是对这个公式掌握不清楚?还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出错等等。

所以,对比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注意到何为重点。

为什么对比可以实现精进

在昨天的那篇文章中,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类比学习法。类比学习法的优势,在于通过总结表层特征来理解知识的深层结构。今天说的对比学习,可以让我们提升对特征的感受力和敏感度。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在我们第一次看见猫的时候,会通过外形、毛色、行为特征等等方面来形成猫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的是人的感觉。所谓感觉,指的是我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渠道获取的信息。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当我们见过很多猫之后,会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猫之间的差别。比如波斯猫、加菲猫、无毛猫等等,这些猫在毛色、行为特征有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仍然被我们判定为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利用的就是我们知觉。

所谓知觉,指的是大脑对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的解读。而我们之所以可以实现快速精进的关键,在于通过对知觉的刻意练习,提高对信息的解读能力。

除了普通品种的猫以外,还有赛级猫。这两种猫之间的区别,就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看出来的了,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专家,才可以从对比之间找到差别。

所以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对比。可以快速发现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只有明确知道差在哪里,才知道该如何着手调整。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对比的另一个优势,是我们可以同归对比来强化对特征的印象。还拿前面提到不同香型的白酒来举例说明,当我们单独品尝一种香型的时候,是很难分辨出不同香型之间的区别。但是当我们在先后品尝两种不同香型的白酒之后,会明显察觉到两者之间的差别。

最近几年,“工匠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最著名的大师当属拥有“寿司之神”美誉的小野二郎。所以要想成为大师,就要比别人更加专业。而对细节的把控,是一个人是否专业的表现之一。

如何运用对比法学习

好了,说完了为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对比可以实现快速精进之后,再来看看如何通过对比来提高学习能力。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有趣的悖论,这个悖论叫美诺悖论。美诺悖论的意思是一个人不会主动搜寻已经学会的,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同时这个人也不会主动搜寻他不会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通过对比来实现精进,最重要的是明确两个对比事物之间的特征。但是由于美诺悖论的存在,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在我们与目标之间设置对比,让我们知道差距在哪里。

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是很难找到的,这时还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来自己设置对比。一个是与过去的自己做对比,另一个就是与优秀者做对比。

与过去的自己做对比,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那些努力是卓有成效的,而那些是无用功。关于这方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复盘。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与同领域下优秀者做对比,可以避免自己陷入闭门造车的局面。也可以理解为坐标,就像古代航海家靠星辰导航那样。通过分析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设置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关于如何通过对比来加快精进速度,今天就讲到这里。看完今天的内容,估计有的读者老爷会比较懵。昨天讲完类比,今天又讲对比,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区别可就大了,类比是通过总结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表层特征得出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结构。就像我们在认识猫这个物种时,尽管不同种类的猫在外形和行为习性方面会有很大差别。但是他们的深层结构是想通的,比如叫声、捕鼠能力等等。

有对比方知有差距,想要快速精进,关键在于学习过程加入对比

而通过对比来学习,则是通过对比来强化我们对细节的把控精读。比如专家们在鉴定一只猫是否为赛级猫的过程,就是通过细节来完成的。

对于我们来说,通过对比细节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知觉,从而实现精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