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最近因為疫情原因,二年級的兒子在家學習,老師會安排每天的學習任務,晚上5點前提交作業,6點在線答疑。老師每天都會曬出有多少孩子完成作業,但總有幾個孩子不想完成。

在幾個家長的小群裡,大家也紛紛吐槽自家的難處。有的家長要上班,孩子自己在家不自覺;有的覺得是不是作業太少了,孩子不到最後一刻就是不肯動手,三催四請說的不是他。事實上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孩子缺乏獨立意識造成的。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孩子的獨立意識是怎麼形成的?

孩子的獨立意識是感受系統和認知系統的結合。孩子的獨立意識,一般是在兩歲半到三歲的時候形成的。

孩子獨立意識形成有兩個特徵,一是正確使用你我他。比如他自己的哥哥會說我哥哥,而不是你哥哥。

二是會說不。《可怕的兩歲》中提到:在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會迎來人生的第一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這是因為孩子在這一時期自主意識開始萌發,自我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

當他學會說不,事事都要求自己來,就意味著他意識到自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孩子之所以會反抗,就是因為父母的過度代勞或限制造成的。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

孩子的獨立意識是從兩三歲產生的。父母的一些行為可能會影響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

①父母的過度控制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關心理距離的實驗。在一個閱覽室中,只坐著一位讀者,心理學家不聲不響地坐在他的旁邊,試探對方的反應。這個實驗重複了八十次。沒有一位讀者能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大多數讀者很快坐到別處,或者有人乾脆問你想幹什麼?

這個實驗說明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這個空間中不允許任何人入侵,包括父母。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

孩子的事情,應該由孩子自己來做。當他會穿衣服,會開門,會自己吃飯。都應該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去做。這樣,孩子長大了,他的作業,也會由孩子自己來安排。

而有些父母,總覺得孩子做不好,事事都要自己說了算。因此,孩子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玩兒,都要聽父母的安排,父母不尊重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就會導致孩子對學習這件事越來越抗拒。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②父母對孩子的否定

對於宮崎駿,全世界都不陌生。然而,他對他的兒子很苛刻。當他的兒子吾朗拿出第一部作品《地海戰紀》時,宮崎駿半途離場,事後還專門寫信批評他。 當吾朗拿出第二部作品《虞美人盛開的山坡》時,宮崎駿當眾批評他。

有人問宮崎駿: 為什麼總在斥責孩子? 宮崎駿答道,與其讓別人胡亂批評,不如我自己來毒舌。在一次訪談中,宮崎吾朗甚至評價宮崎駿是個 0 分的父親。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常常打擊孩子,有可能讓孩子越挫越勇,但內心的傷痛卻揮之不去。父母常常否定孩子,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提意見,會導致孩子沒有主見。長此以往,孩子不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沒有目標,父母催一下才會動一下。

心理學家曾說過,父母的認可,永遠是孩子砥礪前行的最好姿態。父母常常否定孩子,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如果父母只注意孩子錯誤的地方,孩子就會對此產生抗拒心理,排斥寫作業。

③父母的毫無底線

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聽之任之,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學習畢竟是一件需要動手動腦的力氣活,孩子趨利避害,自然也就想著逃避。

前幾天有位老師問一個孩子的家長前天作業做了沒,昨天作業做了沒,沒想到,沒有得到家長的回覆,卻被拉黑了。網友紛紛表示,肯定是家長過度放手,是孩子自己乾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孩子尚且年幼的時候,父母不培養孩子好的習慣,怎麼能指望他有一天突然覺醒發憤圖強呢?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的獨立意識需要父母從小刻意培養。而怎樣做才能培養好孩子的獨立意識呢?

①放手讓孩子自己來

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長大,突然有一天,孩子說我自己開門,我自己穿衣服。那就意味著他已經長大了,如果父母還是因為怕麻煩或者慣性幫助孩子做,孩子習慣了,就很難改變。

而且,孩子手部,嘴部,腿部的靈活性都是在一點一滴中成長起來的。如果,父母一味代勞,到了學習的時候,發現孩子事事不如自己的期望,又反過來對孩子進行責罵,孩子怎能愛上學習?

②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可以使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並且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當孩子慢慢長大,讓他學會自己規劃自己的時間,把作業還給孩子。讓他自己決定什麼時候開始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③讚揚多於批評

《他人的力量》一書中說,好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6:1;壞的連接關係,讚揚和批評的比例是1: 3,甚至於更低。

父母和孩子建立好的連接關係,才能讓孩子慢慢成長,走向獨立。當父母指導的時候,多關注正確的地方,少指責孩子。如果一味地只指出錯誤,孩子心情壓抑,很難愛上學習。

④持之以恆

當我們和孩子發現哪種方法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的時候,要持之以恆。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對孩子嚴厲一些,明天對孩子又寬鬆一些。孩子也會跟隨你的態度而起伏不定。


假期作業拖拉,低年級學生,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是關鍵

總之,假期想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作業不再成為橫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堵牆,就需要我們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對孩子多鼓勵與激勵,並且持之以恆。否則,作業難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