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嬪妃很多的皇帝有哪些?

用戶2364083269737


人們常用三千佳麗來形容皇帝的嬪妃多,然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長河中,這四個天王級的皇帝,擁有嬪妃的故事應該留有記載。他們依次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司馬炎、唐玄宗。

1、秦始皇。說他是千古一帝不為過。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滅六國,統一中國。兵馬傭世界之奇蹟。然他擁有嬪妃的數量也是開了先河。滅六國時,每滅一國,必收王妃公主貴婦及美人。劉向在《說宛?反質》載:興驪山之役,關中離宮三百所,關外四百所,婦女倡優,共達數萬。另據《三輔舊事》載:始皇,後宮列女萬餘人,氣上衝天。估計是胭脂氣、騷氣厚重,熏天吧。

2、漢武帝。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偉人曾讚賞過,但他也是一個風流放蕩的皇帝。秦皇把嬪妃分八級,而他把嬪妃設為十四級,不起始皇不罷休,你一萬,我就加八千。南齊人王儉《漢武故事》載:元朔中,上起明光宮,發燕趙美人二千充之,率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滿三十者出嫁之。掖庭總籍,凡諸宮美女萬有八千。漢武帝常自言:三日可不食,不可一曰無婦。足見其精力充沛又風流,雖然身體好,但是面對這麼多嬪妃,有的一生未臨幸,可熬到三十才放出宮。說明婦女地位多麼低下。

3、司馬炎。晉武帝司馬炎比起前面兩位,毫不遜色,有過之而不及。一是下詔網盡天下美女之奇,二是“羊車選妃”之樂。先說下詔的故事,公元273年,下詔採擇公卿以下家庭的女子以備六宮,並極其荒唐地下令,選美之事尚未完畢時,禁止天下嫁要。笫二年,又取良家女及小將吏女五千餘人,入宮選之;又八年滅東吳,詔選孫皓使五千宮女入宮選之。二是“羊車選妃”,面對眾多嬪妃與宮女,每天選誰臨幸,司馬炎犯難,於是奇思妙想,下令嬪妃門口插竹葉,司馬炎坐在羊車上,羊在誰的門口停下吃竹葉,就選誰臨幸。後來有頭腦的嬪妃在竹葉或青菜上撒鹽,就可讓羊貪吃,藉機邀寵。

4、唐明皇。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然玄宗更是花樣翻新,嬪妃人數達四萬之眾,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一,楊貴妃本是壽王的妃子(兒媳),偏偏選中,亂倫仍為笑料。第二,嬪妃人數之最,創宮女穿開襠褲之玩法。他在位44年,長期擁有宮女超過四萬人。臺灣學者柏楊考證:宮女都是穿開檔褲,此設計,為的是能及時並隨時隨地臨幸享用。第三,宮殿如林,到玄宗開元天寶,僅長安大內、大門、興慶三宮加東都大內、上陽兩宮,宮女人數達四萬。當時總人口也就五千萬,相當於每一千人,就擁有一個妻子。有唐詩為證:元稹的《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杜牧的《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白居易的《上陽白髮人》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三首詩道出了宮女悲慘命運,一旦選中,只能老死宮中。相比沒有漢武帝三十者出嫁之更人性些。


100118161352歷史領域


自漢朝以後,皇帝的後宮規模便開始不斷擴大,漢武帝時破千,漢桓帝時已經達到五六千人,晉武帝司馬炎時破萬,唐朝開元、天寶年間時甚至達到四萬人,此後數量又再度開始減少,到明清時期始終維持在萬人上下。那麼,歷史上後宮數量最多的皇帝都有哪些呢?

漢桓帝劉志:五千多人

漢質帝駕崩之後,劉志被大將軍梁冀迎立為帝,成為東漢第十一位皇帝,並由梁太后臨朝聽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權。因此,劉志繼位之初,不得不討好梁氏家族,在梁太后去世之前,他只能專寵梁皇后一人。

直到梁太后去世,梁冀又被誅殺以後,再加上他專寵的鄧猛女漸漸人老珠黃,此前被長期壓抑的心情徹底得到釋放,開始擴充後宮,而在遭到鄧皇后的干涉後,更是一紙詔書直接廢掉鄧皇后,並將其打入冷宮直到死去。

此後,漢桓帝不僅又立了一位新皇后,也就是大司空安豐侯竇融的曾孫女、校尉竇武的女兒竇妙。同時開始大規模徵召美女入宮,數量直逼五六千人,這在之前的帝王時期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晉武帝司馬炎:上萬人

在後宮規模方面,晉武帝司馬炎成功將這一數字從四位數提高到了五位數,他在位期間,歷經三次大規模的擴充,使得後宮人數突破萬人。

根據《晉書·武帝紀》的記載,泰始九年(273年),“(晉武帝)詔聘公卿以下子女以備六宮,採擇未畢,權禁斷婚姻。”這一年,司馬炎下詔選拔公卿以下的女子充實後宮,選拔沒有結束,便暫時禁止天下女子婚配。

《資治通鑑》對於這次選美同樣有記載,“帝使楊後擇之,後惟取潔白長大而舍其美者,帝愛卞氏女,欲留之。後曰:‘卞氏三世後族,不可屈以卑位。’帝怒,乃自擇之,中選者以絳紗係臂”。晉武帝讓楊皇后去幫助自己挑選美女,楊皇后只挑選膚潔白、身材修長的而捨棄了容貌美麗的女子,晉武帝看中了卞氏之女,想將其留下,結果楊皇后不同意。晉武帝一怒之下便自己跑去挑選,凡是選中的女子,就用深紅色的紗巾系在臂上。這次選美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人數,但從記載情況來看,人數顯然不會少。

而到了泰始十年(274年),《資治通鑑》記載,“詔又取良家及小將吏女五千人入宮選之,母子號哭於宮中,聲聞於外”。這一年,他又挑選了五千多名美女進入後宮,一時間哭聲遍佈皇宮內外。

而《晉書·武帝記》的記載,在滅掉東吳之後,“大康二年(281年),選孫皓妓妾五千人入宮”。《晉書·后妃傳上·胡貴嬪》同樣對此有記載,“平吳之後復納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也就是說,滅掉東吳之後,司馬炎又將孫皓宮中的五千多名美女納入了後宮之中。

魏明帝曹叡:至少一萬多人

根據《魏略》的記載,“(曹叡)自貴人以下至尚保,及給掖庭灑掃,習伎歌者,各有千數”,也就是說,魏明帝曹叡的後宮規模,至少也達到了一萬多人以上。

即使是獲得封號的后妃,數量同樣不少。《三國志· 魏書 諸夏侯曹傳》有載“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詐作詔書,發才人五十七人送鄴臺,使先帝婕妤教習為伎”。也就是說,在曹芳繼位之後,曹叡留下的嬪妃之中,僅才人便至少達到了六十四人。

唐玄宗李隆基:四萬多人

杜甫在《劍器行》中說“先帝侍女八千人”,白居易《長恨歌》則說“後宮佳麗三千人”,然而這與唐玄宗真正後宮數量比起來,顯然不值一提。

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唐玄宗開寶年間,鞏固總數已經超過四萬多名。由於後宮數量太過龐大,導致唐玄宗挑選侍寢嬪妃都出現了選擇性困難,從而先後發明出兩種挑選方式,一種被稱作“銼角媒人”,也就是每天將一群妃嬪集中在一起,讓他們投骰子,其中最優勝者,便獲得了侍寢制度,而宦官們便將骰子稱為銼角媒人。

第二種便是蝶幸之法,即春秋之際,令後宮女子們在門前栽花,玄宗自己則追著蝴蝶遊走,蝴蝶落在誰的門前,當晚便留宿在該嬪妃處。

不過,由於之後唐玄宗獨寵楊貴妃,以上兩種方式也就此棄用,而龐大的後宮也就此被廢棄,只留下一群哀怨的嬪妃獨守深宮。

當然,以上只是指後宮規模,那些女子只是作為帝王的備選嬪妃罷了,即使一個帝王再有精力,也根本無法在有限時間內進行全面寵幸。要說到歷史上后妃最多的帝王,即獲得冊封嬪妃最多的帝王,排名前三的應該是康熙(66位)、乾隆(41位)、唐玄宗(39位)。

題外話:明清時期後宮女子雖然同樣保持在近萬人,但管理卻相對較為嚴格,很少有宮女會直接會被皇帝寵幸,因而並不將其算在嬪妃範圍之內。


香茗史館


論嬪妃數量,介紹的幾大主角主要有這幾位:晉武帝司馬炎、漢武帝劉徹、唐玄宗李隆基

第一位:晉武帝司馬炎

晉武帝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後宮妃子多,妃嬪成群。據說《晉書·卷三十一》上記載,晉武帝因為後宮妃嬪眾多,有粉黛近萬,結果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都成了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就好比每天上班中午,不知道吃什麼。

最後晉武帝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那就是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可見妃子之多。

第二位:漢武帝劉徹

據《漢武故事》裡記載說:“元朔中,上起明光宮,發燕趙美人二千人充之,率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滿三十者出嫁之。掖庭總籍,凡諸宮美女萬有八千。”也就是說漢武帝后宮有數萬人。其實漢武帝自己曾經都說過:“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無婦人。”

第三位:唐玄宗李隆基

據《新唐書》記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宮女總數達到四萬餘名。唐玄宗前期,太平日久,國庫充盈,後宮生活極盡奢華,宮女數量自然少不了,四萬之數完全是有可能的。而當時唐朝的總人口也就5000來萬,相當於一千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員總數還多。




金牌課堂


我認為嬪妃最多的是晉國的司馬炎,首先他收了東吳孫皓的後宮佳麗之後,後宮已經大約有5000人了,之後認為自己身為一國之君,當然不能後宮都是別人的女人了,於是他把魔爪伸向了民間。後宮人口擴張到1w左右,人數相當的多。之後還有個小故事,當時因為嬪妃人數太多了。所以皇帝想了個主意,由他來駕駛山羊車,山羊到哪個妃子門口,今天哪位嬪妃就是幸運兒,當然如果懷了龍胎,那更是一輩子幸福的開始。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各嬪妃們,都展現出來自己的才能,最主要的比如知道山羊喜歡吃鹽巴和竹葉,便在牆邊插上撒了鹽巴的竹葉。山羊看見好吃的當然就不走了。


喂魏為什麼啊


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好統治者,想要什麼樣的女人都可以。要問歷史上那個皇帝擁有最多的女人,應該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弘曆,他父親雍正皇帝,應該算是歷史上有名的勤政為數不多的皇帝,據說他執政10年,硃批就達到三十萬字,有時候他的硃批比奏摺的字寫得還多,清王朝也就是在他的手裡,國庫充盈,雖然康熙皇帝穩定了國家的動盪局面,但也把國家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到了乾隆皇帝手裡,那可是天下太平,國庫充盈,老百姓安居樂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乾隆皇帝才三下江南,遊山玩水,想必同行的女人不會太少,一個皇帝處於什麼樣的時代,和他的執政態度有很大的關係,有人會覺得一個皇帝能能力越強越好嘛,其實不然,在古代社會講究無為而治,也就是說一個新皇帝上臺,最好啥也不幹,就保持現狀,那樣對國家對人民最好,特別是對新建立的政權,這招百試百靈。看看隋王朝就知道了,隋王朝楊堅當皇帝期間可以說是國泰民安,老百姓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楊堅一死,他兒子楊廣上任當皇帝,一上臺就開始折騰,開挖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東征高麗,三下五除二,就弄得民不聊生,反抗隋王朝的起義不斷。最後被李淵帶領的起義軍推翻就隋王朝。用現代的網絡用語就是不作就不會死。所以說一個皇帝想要擁有更多的女人,必須要活得長,老百姓安居樂業,才有心情才有資本玩,自然女人也就可以多幾個也無所謂嘛。所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覺得是乾隆皇帝,據說他還喜歡寫詩,可惜一首也沒有流傳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