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靖難之役?

THM0731


靖難之役是明朝叔侄之間爆發的戰爭,建文帝繼位進行削藩政策,叔叔朱棣不滿,於1399年——1402年爆發靖難之役,奪取政權。

因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朱棣就以“清君側,靖國難”的藉口來奪取皇位。也是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當然,片面的說,如果沒有靖難之役,也就沒有後來的永樂大帝以及“永樂盛世”。

靖難之役對明朝歷史影響深遠,它不僅導致了明朝皇位的歸屬的改變,也是極大的影響了此後兩百多年明朝的政治、思想走向。

朱棣可以說是雄才大略的一位帝王,但是在靖難之役結束後,他對建文帝遺臣的大肆殘殺,冷酷無情也是不可以掩蓋的事實。

許多建文朝廷有能力的大臣被誅殺。據記載:

初因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佔南京後,左僉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盡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鄉,轉相攀染,致使村裡為墟。

朱棣窮治忠於建文諸臣之舉:

如 方孝孺被滅十族,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外親坐死者復千餘人;

練子寧之死,棄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親家之親,被抄沒戍遠方者又數百人;

陳迪之死,遠戍者一百八十餘人;

司中之誅,姻族從死者八十餘人;

胡閏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

董鏞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卓敬、黃觀、齊泰、黃子澄、王度、盧原質等之死,多者連坐三族,少者一族。殺戮之慘,株連之多,實為史所罕見。

可以看出他的作為帝王的冷酷,但是他的確給大明朝帶來又一個盛世。永樂帝的功績也是無人可以與之比肩的。

編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促進航海的發展、改革吏治、遷都北京,紫荊城的修建、以及五次親征等等。

雖然說他是謀反叛逆的君王,但也著實振新了大明王朝。“永樂大帝”也不是白白稱呼的。


山顛一壺清酒r


靖難之役,是一場叔侄之間帝位之爭,在這場皇權的爭鬥中很難說孰對孰錯。站在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


朱允炆的視角

叔叔們手握兵權,我不放心,為了便於管理,他們手中的兵權,不能保留。尤其是我四叔,他可是一位經過戰場錘鍊的帥才,他的管理能力是我無法比的。我除了是皇爺爺朱元璋的嫡長孫,皇位來得名正言順之外,可沒啥能與我四叔比的。

齊泰、黃子澄他們勸我削藩,其實是正中我下懷的。

沒想到的是,李景隆這傢伙太不爭氣,就是一個紈絝子弟。老子英雄兒好漢,這句話不全對呀!這是血的教訓,人家趙括雖然是紙上談兵,但是還有骨氣,李景隆竟然在危急關頭把城門還給打開了,骨頭太軟了。

朱棣的視角

我靖難,我驕傲!我這個允炆侄子,對我們這些叔叔們,太不尊重,這個事情全是他身邊的齊泰、黃子澄這些奸臣在挑唆,我得遵照我老爺子的旨意,進京鋤奸勤王。誰知道,我進了南京城後,沒找到我大侄子。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就勉為其難登基當皇帝吧。

我既然當皇帝,我就要當好,方孝儒這個人不太識實務,他還將我一軍。我又不是趙匡胤不殺文人,只好拿他開刀了,殺方孝儒十族這個事,純屬後人給我栽贓。

他還是有後代的,我沒有斬盡殺絕。

朱元璋的視角

小四還真敢幹,隨我!允炆這個孫子畢竟經驗不足,他要是治國還欠點火候。幸虧我給他安排好了退路,當個和尚有啥不好,你看人家順治不是也是皇二代麼,人家不是也出家了麼。挺好!

齊泰、黃子澄、方孝儒等人的視角

靖難之役,只不過是朱棣這個反賊的藉口,他就是為了當皇帝。他能造反成功,肯定不是準備了一天兩天了。就算我們不削藩,他早晚也會造反。

我們得維護太祖留下的正統。

解縉為代表的貳臣

誰當皇帝不是當,只要能為百姓謀福祉就行。改朝換代後,我們說不準還能升官發財,治國平天下。多贏的局面,應該維護。

站在個人的位置上,靖難之役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許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吧。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臆測,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抱影無眠夜歸人


導語:

大明靖難之役,首先,它是一場非正義的內部戰爭。是大明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保護皇權行動中,一大敗筆。常言道: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朱元璋為了子孫代代皇權永固,可以說絞盡腦汁,處心極慮。不惜發動三大案,殘酷打壓文武百官,開國勳貴集團。但是藩王分封制,為靖難之役埋下了禍根。

其次,朱元璋對藩王擁有兵權沒有限制,這個是靖難之役能發動的最根本因素。擁有兵權又不願意坐以待斃的各地藩王,必然會推舉兵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舉兵。所以,靖難之役實質是大明藩王反對削藩的一場叛亂。

但是擁有了全國兵馬的建文帝朱允炆,卻因為自己決策的一次次失誤,以及眾多豬隊友的幫助下,結

果令人驚掉下巴的輸掉這場戰爭。少年天子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衝動,讓建文帝王丟了皇帝寶座。

一,少年登基,婦人之仁。激情削藩,連環失誤。

朱允炆21歲登基稱帝時,大明天下強藩林立,少年天子內心擔憂也是正常。可形勢未逆轉,兵權未制伏,面對以燕王朱棣為首藩王集團的強勢,朱允炆太過於自信,登基一個月就馬上削藩,打草驚蛇後,必然是圖窮匕現。

朱允炆另一個缺點就是婦人之仁,作為一個帝王,面對政治對手從來都是心狠手辣,欲除之而後快。朱允炆學習儒家經書太迂腐,當朱棣入京時,登陛不拜。朱允炆也婦人之仁不願意誅殺,偏偏要學那西楚霸王沽名釣譽。內心不是帝王心,坐上皇帝位子,也不是一個皇帝象。

更可笑是,在朱棣發動叛亂時,朱允炆把婦人之仁發揮的淋漓盡致,還讓統兵平叛的耿炳文不要殺他叔叔。可耿炳文戰事稍失利,又匆匆臨陣換帥,換上紙上談兵李景隆,結果是一錯再錯。

二,臨機立斷奪北平。無間道奪南京。

反觀戎馬一生的朱棣,政治,軍事經驗皆豐富老練。朱棣在北京見皇太子時,就曾假裝親熱拍皇太子朱允炆背說: 沒有想到你小子都當太子了啊。這樣的大逆不道,朱允炆還求情朱元璋不殺朱棣。所以,朱棣已經看穿朱允炆的軟弱。當決定起事,朱棣果斷殺人奪兵權,佔領北平,擁兵十萬南下。

靖難之役,朱棣率軍血戰大寧,白溝河,濟南,東昌,夾河,決戰靈壁先後擊敗耿炳文,李景隆。收買徐增壽打開南京城門,迅速攻下南京。朱棣笑到了最後。

最後總結:

靖難之役,作為大明帝國為了爭奪皇權的戰爭,它的實質是地方藩王集團與中央君權的一次碰撞。是大明藩王分封制缺陷的不足具體表現。這場戰爭的不正義顯而易見。只是優勝劣汰,燕王朱棣獲勝,建文帝朱允炆只能黯淡下臺。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1635972927636644"} --}

紅紅火火講歷史


靖難之役其實沒那麼複雜。

從性質來看,它就是地方藩王起兵奪取中央政權。只不過它是中國古代上千年藩王造反唯一成功的一次。“靖難”不過是朱棣給自己造反制造的合法藉口。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曾有規定,中央出現奸臣威脅皇權,地方藩王可以起兵除去奸臣。

從造反原因來看,朱棣的造反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逼無奈的一次絕地反擊。建文帝即位後根據齊泰等大臣的建議,決定進行削藩。但建文帝的削藩措施過於激進,甚至造成個別藩王的自殺。朱棣作為實力最強的藩王,目標太大,如果不孤注一擲起兵造反,就是坐以待斃。

那麼,“靖難之役”朱棣為什麼能夠以弱勝強,取得勝利呢?

第一,朱棣個人優秀的軍事指揮藝術,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建文帝“蠢豬”式的指揮。

第二,朱棣身邊人才濟濟,文臣武將眾多;而建文帝任用的大將不是老邁就是如李景隆這樣的蠢材。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爛!而由於朱元璋早年採取了藩王守邊的策略,使得朱棣具有較強的軍事實力。

第三,朱棣的成功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雖然朱棣個人具有很強的指揮藝術,但畢竟是“以一隅敵全國”如果戰爭長期持續下去堆朱棣也是不利的。而抓住時機,繞開守衛嚴密的大城市,突襲南京,造就了一個大的戰術突然性。再加只李景隆反叛打開南京城門,使得駐地輕易攻下了南京,取得了勝利。

最後,就是朱棣本身也是朱元璋的兒子,具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在建文帝“失蹤”之後,朱棣就理所當然繼承皇位了!




趣談歷史五千年


前段時間,一部《大明風華》登上了熒幕,影視劇從靖難之役的結尾開始,描繪了朱棣稱帝后幾代人的歷程,在影視劇的開端,可能很多人對於靖難之役並不是那麼的熟悉,那麼接下來,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歷時三年的戰爭。

首先,靖難之役的背景

既然是要說背景,那麼就要從朱元璋說起了,可以說由明初的分封開始說。在明朝初建的時候,雖然是已經做到了驅除韃虜,但是元朝在塞外的勢力依然強盛,而為了鞏固勢力,使得邊境安定,那麼就必須在邊境要塞駐兵,而且還得是重兵防守,而這樣的情況下,派誰駐守成了一個問題。

而在人員的選擇上,一方面可以選擇開國時的將領,一方面則是由朱元璋的兒子們去駐守,也正是在這樣的選擇下,朱元璋選擇了分封諸子,因為相比較而言,封王造反要比大將造反要划算,人都有私心,這就是朱元璋的私心。封王造反最起碼還能給朱家留後,大將造反朱家留就極有可能被屠滅,這些都是歷史教訓。

其次,太子早亡,太孫少年登基

朱元璋在位時,太子朱標早亡,使得儲君的位置空出,這樣一來各皇子自然是有想法的,雖然之後冊立太孫,但畢竟太孫年少,並不足以徹底壓下諸王的覬覦之心。後朱允炆21歲時登基稱帝,作為少年天子,在明朝諸王林立的情況下,也是感受到了壓力的,而他做出的決定則是削藩,但朱允炆削藩太過急切,登基一個月就馬上開始了,並且手段過於強硬,致使諸王人人自危。

其三、朱棣對皇位的覬覦

可以說朱標過早離世,諸王對於皇位都是有著覬覦之心的,而二哥朱樉,三哥朱棡也先後去世,在朱元璋的兒子中屬朱棣最大按照傳統朱元璋應該傳位於朱棣,正是這樣的情況下,相對於其他諸王,朱棣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是最強的,但是朱元璋似乎給他開了個玩笑,直接冊立了太孫,並且還留下了《皇明祖訓》,其中有一條“皇帝先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剷除奸臣後要五日之內離京。”所以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口號起兵只不過是朱棣奪取皇位的藉口。

其四、朱允炆的婦人之仁

作為帝王,面對政治上的對手,可以說向來都是心狠手辣的,但是朱允炆在對付諸王時,卻並不是這樣,可能也是儒家思想太過於根深蒂固的原因,當朱棣入京時,登陛不拜,朱允炆不願將其誅殺,而在之後的靖難之役時,更是對前去平叛的耿炳文下令,不要傷了他叔叔,這就讓平叛將領縮手縮腳了,不僅是這樣,在耿炳文戰事稍失利,又匆匆臨陣換帥,換上紙上談兵李景隆,結果是一錯再錯。

最後、朱棣沒有打下天下,他只是打下了南京

靖難之役是一場非常奇葩的戰役,因為朱棣大軍壓根就沒有掃蕩天下,他也沒有掃蕩天下的能力。那麼他是如何奪取天下的呢?他只是帶兵南下繞過了山東直奔江蘇而來,從而打下了南京城。這麼一條筆直的路線,期間壓根就沒有佔領全國各地其他的地盤。其他地區還是該吃吃該喝喝,這對叔侄之間的戰爭,對他們來說那就是神仙打架,跟他們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事後朱棣奪取了南京城,朱允炆引火自焚後,朱棣在南京稱帝。全國其他各地的官員,也就順道參拜朱棣了。在他們心裡朱棣和朱允炆沒什麼差別,那都是朱元璋的子孫,誰來做皇帝不是做呢?從建文元年到建元三年,“靖難之役”歷時三年,以燕王朱棣的取勝而告終,而惠帝在朱棣攻陷京師後也不知所蹤,就在1402年,朱棣在群臣的擁戴下在京師南京稱帝,即明成祖,改年號為永樂。朱棣稱帝后,為了穩固統治,恩威並施,採取了鎮壓和懷柔政策。


釋心001


01

建文帝在位期間,帝國周邊都是親族叔輩,尤其北疆的燕寧二王最為強大。建文帝以古為鑑,意圖削藩,並根據強弱將周秦等王首先削弱。

建文帝過於年輕,齊泰、黃子澄等人書生氣太重,在削藩問題上意氣用事,對付宗室親族的手段過於激烈,在藩王中產生了爆發點,反而孤立了皇室,形成了連鎖效應。

02

北平,燕王所在,常年的軍旅和政治生涯使得朱棣變得深沉,南京的削藩做法讓朱棣感到生命的危機,奪門的想法在這種危機中逐漸醞釀,終於在爆發點中開始操起了刀戈。

烽煙驟起,燕軍在華北平原的土地上接受生死考驗,但此時的明朝卻是無將可調,坐擁天下的朱允炆過於年輕,缺乏政治和軍事能力及經驗。

明初的大批功勳元老早已被朱元璋無情抹去,苟延的也已經白鬢斑斑,朱允炆不得已只能依靠李景隆之流上陣拒敵。李景隆沒有其父李文忠的軍事才能,嘴上的功夫確實厲害,在與朱棣的數年對壘中,被打得丟盔卸甲,只好撤回南京。在南下道路上,與朱棣的強敵不過是鐵鉉的濟南城。但世事難料,由於朱棣軍事和經濟力量與南京相差懸殊,以致戰爭接近四年還是壓縮在黃河以北。

建文四年,黑夜中風漸漸的冷去,朱棣在大帳中作出一個重要決定,繞道進攻南京,實行斬首行動。此時的朱棣明白,這是一件多麼危險的行動,賭上的將是自己的全部。看著地圖,朱棣也是明白,建文帝朱允炆已經失去了藩王的支持,就連遠在雲南手握重兵且與仙逝太子至交的沐王也遲遲未動,燕軍望風披靡進軍長江,長江天塹成為平地,朱棣的戰略終獲成功。

03

南京皇城,朱允炆看著咫尺天涯的燕軍除了震驚,只剩下恐懼,華北戰略的失敗讓其無奈、憤恨與抓狂。此時朱允炆十分明白,自己的主力大軍回援已無可能,藩王的仇視更讓他無力迴天,政治的失敗導致軍事的失敗,軍事的失敗導致政權的崩離。四年的靖難之役,由於朱允炆的戰略失誤,其統治張力只有帝國本土的一半,藩王的中立或倒向,大大加強了朱棣的信心和實力,雖然實力還不足以同建文對抗,但對於朱棣來說確是至關重要的決勝時刻。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開始渡江攻進南京,皇城大火,朱允炆失蹤,產生了歷史的謎案,同樣標榜忠誠的解縉等人卻立馬投靠了朱棣,朱棣對於建文舊臣也是較為仁慈的,許多幹吏得以保留,只有齊泰方孝孺等親族被殺,方孝孺誅十族之事仍存有疑點,有待考察。

04

1402年,華夏轉折的一年,朱棣登上大明帝國的帝位,是為永樂皇帝,大明帝國開始走向輝煌與強盛,五徵漠北、南下安南、六下西洋、創立內閣、永樂大典,經略東北,朱棣誓要將大明帝國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其文治武功盛極一時。

靖難之役,不僅是朱棣的一次成功,也是藩王奪位成功並穩固政局的一次成功,藩王並沒有像西晉般成為隱患,以致帝國毀滅。朱棣登位之後也實行了削藩,但其手段較為溫和,削其軍權而保其榮華爵位,大大降低了藩王反抗的可能性,軍權在手的朱棣也獲得了五次北伐的勝利,為大明帝國打下了二十多年的平安局面。朱棣開創的君王守社稷,也為鋼明起了開頭,其直系血脈的二代君王(明英宗朱祁鎮、明武宗朱厚照)皆效仿他但都遭遇失敗,但鋼明始終讓華夏文明保持延續,在中華五千年長河中留下重彩一筆。





漢族日曆


對於朱棣而言,這位明朝數一數二的皇帝人物,在明朝歷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他開創的永樂盛世可以說是明朝巔峰時刻。正如網上說的,明朝皇帝中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其他的都是一般般,沒什麼大的貢獻或者無法和這兩位相比。可見網友對這兩皇帝評價還是很高的。而朱棣的皇位並不是上一任皇帝傳下來的,而是他用武力奪取自己侄子的皇位。這怎麼回事呢?

這還得從靖難之役說起,靖難之役是朱棣奪取皇位的戰爭,從1399年到1402年,歷時四年,朱棣奪得皇位。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從當時的局勢來看,本該建文帝獲勝的,因為他這邊擁有100萬大軍,朱棣那邊才30萬。但是,建文帝和他身邊的官員太低估朱棣的軍事能力了,這場戰爭朱棣的燕軍傷亡人數6萬,而朱允炆的明軍傷亡人數高達50萬。面對如此有優勢的兵力還是輸了,建文帝朱允炆還能跟他競爭?

這一場戰爭的原因還是: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政策。因藩王的權勢越來越大,恐怕到時候中央難以駕馭,到時候再削弱怕形成八王之亂。在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的建議下,實行削藩措施。先後有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等五位藩王。面對被削弱的藩王,朱棣心中早就知道難逃此劫,唯有起兵反對。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因此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

經過多年的戰爭,朱棣贏得了戰爭,之後他遷都順天府(現在的北京)。相對於唐朝時期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靖難之役耗時之久。同樣是爭奪皇位,兩者有什麼不同和相同?

看看玄武門之變的經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李建成立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建成為文官集團的代表,在朝中處理事務。李世民為武將集團的代表,經常帶兵打仗,為唐朝統一立下汗馬功勞。當唐統一後,太子李建成擔心自己的位置受到影響,慢慢的針對李世民,畢竟軍功的威信影響還是很大。就是這樣,兩個集團的矛盾越越來越大。最終在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唐朝首都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親手射殺自己的兄長李建成,因位於玄武門,所以稱為玄武門之變。

而兩者不同點:玄武門之變是兄弟之爭,靖難之役是叔侄之爭。一個耗時太久,一個耗時較短。一個用兵之多,一個用兵之少。一個影響範圍大,一個影響只在宮中。

相同點:結果都是登上了皇位,對後世影響深遠。一個開創了貞觀之治,一個開創了永樂盛世。兩者都是文治武功中的佼佼者。也只有這種人物才能擔任歷史的重任,為中華民族的做出不朽的貢獻。

對於靖難之役,我們可以看出朱棣的軍事能力與文治能力。那麼朱棣有錯嗎?從道德上來說朱棣是有錯的,畢竟皇位並不是傳遞下來的,是憑武力奪取。從歷史上看沒錯,他打造的盛世功過,比靖難之役所造成的罪過大多了。朱允炆能不能達到他的成就很難說,畢竟靖難之役也反映出朱允炆的能力。可見如果按能力來說,朱棣比朱允炆強多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軍令如山


導言

“靖難之役”並不是助長革新的文臣集團與守舊的親王、武臣集團之間的鬥爭,所謂藩王、武臣集團也純屬子虛烏有。實際上,建文君臣並未實行過什麼新政,而朱棣也並非一切都遵守祖制。“靖難之役”的實質是爭奪皇位,削藩是其爆發的根本原因。

爭奪皇位是“靖難之役”的根本原因

說“靖難之役”是朱元璋親手種下的惡果並不為過。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帝國以後,為了維持和鞏固一人一姓之天下,的確很勤勞。他一個人幹了皇帝和宰相要乾的事情,還嚴格限制宦官、外戚干政,把封建皇權強化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

然而,朱元璋在集權的過程中,卻為自己的帝國留下了一個嚴重隱患——大封諸子。

“眾建諸侯,屏藩王室”的體制,自西周以後,歷史一再證明,這是導致統治階級內部禍亂相尋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朱元璋出於一己私利,錯誤地認為宋、元“孤立無援”因而導致迅速瓦解,於是大封諸子為王,使他們星羅棋佈在全國的要衝之地,特別是邊防線上。

這樣,既可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有可以加強邊防。儘管明朝的封藩與以往不盡相同,“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但諸王的政治地位卻十分尊崇。在洪武年間,他們還可節制封國內的文武吏士。

不僅如此,他們還握有兵權,其護衛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萬九千人。塞上諸王的兵權更大。他們“皆預軍務”,有的還可以節制大將軍,而“軍中事大者方以聞”。更有甚者,朱元璋還給了諸王“清君側”的特權。

既然如此,諸王的權勢自然會迅速地膨脹起來,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特別是沿邊諸王,更是嚴重地威脅著皇權的穩固。大封諸子為王帶來的隱患,明眼人早就看出來了。雖然洪武九年時朱元璋相對制定了一些限制諸王權力的措施,但這些措施看起來仍太過軟弱無力了。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標去世,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成為皇位繼承人。於是,圍繞皇位問題展開的矛盾鬥爭便日益尖銳起來。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圍繞皇權的鬥爭迅速激化。

建文下令不準諸王赴京會葬,只哭臨本國。後又下令王國所在文武吏士,悉聽朝廷節制,唯護衛官軍聽王。

從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到建文元年六月,先後廢周、齊、代、岷諸王為庶人,迫湘王闔宮自焚,同時加強對燕王的防範。建文君臣一連串的舉動,促使燕王加快了反叛朝廷的步伐。他日夜與道衍和尚謀劃賬中,共圖大舉。建文元年七月,公開樹起反叛大旗,誓師稱“靖難”。

事實很清楚,一方面要保住自己的帝位,勢必削奪虎視眈眈的藩王,而另一方面奪取帝位,則必然要尋找藉口反叛,決不能坐以待斃。譚遷引屠叔方的話說:

“燕王之變,削亦反,不削亦反,齊、黃之議,未盡非也。又況秦晉四府,湘岷六藩,莫不低制自為,偃蹇坐大,籍神明之胄,挾肺腑之尊......變所從來,非無故矣,況乎沖齡御極,主少國疑,強宗亂家,視同赧獻......正所謂養虎貽患,蓄癰必潰者也。故論者以建文之失在於削藩,而予則以諸藩者削亦反,不削亦反”。

這就是“靖難之役”的實質,或者說根本原因。它同革新與守舊之爭絲毫沒有聯繫。

從朱棣多次向朝廷上述以及訓誡將士的文告中,也很難看出他是為了反對建文帝革新而起兵,這是因為,建文君臣根本就沒有實行什麼新政。


江畔初見月


如何看待靖難之役在靖難之役後,朱棣是怎樣對待大哥朱標的妻子和兒子們的?

朱允炆一上位,就開始著手削藩,引起了自己叔叔朱棣的不滿。隨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把建文帝朱允炆趕下了臺。那麼,朱棣是如何對待同父同母哥哥朱標的後代呢?根據歷史記載,朱標有五個兒子,兩名太子妃。朱標的第一位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兒,為朱標生下了嫡長子朱雄英和朱允熥,常氏早在靖難之役爆發之前就已經逝世了。後來,朱標娶了元朝的貴族呂氏,生了三個兒子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

朱標的大兒子朱雄英在八歲時就已經逝世。朱允炆繼位以後,封自己的弟弟朱允熥為吳王、朱允熞為橫王,朱允熙為徐王,尊奉父親朱標為孝康皇帝,母親呂氏為皇太后。朱棣在北京起兵以後,一路南下,最後攻佔了南京,自己當了皇帝。在這場動亂之中,朱允炆和皇后被燒死在皇宮之中,也有傳言說朱允炆逃出了南京,不知所蹤。

緊接著,朱棣取消了自己哥哥朱標的皇位,重新封他為皇太子,呂氏也由太后變成了太子妃。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被封為廣澤王、朱允熞被封為懷恩王。但後來兩人都囚禁在鳳陽,後來被貶為平民。朱雲熙因為年紀較小,沒有被看押,但最後不知為何家裡起火,被活活燒死了。

朱允炆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朱文奎跟著父親一起失蹤了,小兒子朱文圭被看押在安徽省鳳陽縣老家。朱棣對於朱文圭雖然沒有直接殺死,卻沒有讓人教導他,完全就是一個傻子,被放出來的時候“不識牛馬”。所以說,朱標的後代都很悽慘。


剪輯界一姐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地方擊敗中央的案例,中央軍在國家穩定時期不敵地方軍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也屈指可數。它應該說是明初政治上各種矛盾的一場總爆發。

第一,靖難之役的根本是朱元璋錯誤愚蠢的皇子分封制度導致的。漢行分封,釀成了七國之亂,晉行分封,導致了八王之亂。朱元璋幹冒天下之大不韙,非要逆歷史潮流而動,只能是讓自己親自選擇的接班人飲下了這杯苦酒。當然,明初的政治有其特殊性,派遣皇子分封作為一種備選手段是可能是朱元璋另有深意的國家舉措的,但是他將自己的二十幾個皇子全部分封到了大城市擔任藩王,這就是大錯特錯。國家的全部力量都被這些諸侯王蠶食殆盡,作為皇帝的朱允炆實際上更像周代的周天子,根本沒有實際的皇權。二十幾個藩國全部都在大城市,經濟無法供給到中央,所以削藩是必然的。所以說,靖難之役從根本上來說就無法避免。

第二,靖難之役早期和漢代的八王之亂極為類似。漢景帝誅殺了晁錯,戰況立刻好轉。惠帝不肯誅殺齊泰黃子澄,就使得自己一敗塗地。這證明皇帝和社會的關係已經非常疏遠,皇帝只有做出實際的舉動才會獲得百姓的支持。但是建文皇帝選擇了沉默,就自然得到了百姓的厭棄。這也是明太祖時期的高壓政策所導致的,地方官員紛紛束手。在靖難之役中,有許多地方官紛紛主動獻城投降燕軍。這說明在地方官的心中,無論誰做皇帝都一樣,在洪武皇帝的陰影下,自保才最重要。因此,靖難之役也可以說是對於洪武政策的一次總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