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頻出問題,沒抓到管理重點丨“初生至60日齡”四階段飼養重點

筆者做獸醫已十年有餘,仔豬從出生到60日齡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有很多養豬的朋友在這個階段損失不少。近期有幾位養豬友諮詢我,豬場的初生仔豬到保育階段的豬存活率很低,其中一位比較誇張存活率不足5成,豬場老闆損失慘重。本文將對仔豬從出生至10日齡、10日齡至20日齡、20日齡至40日齡、40日齡至60日齡四個階段的飼養重點進行詳細講解,希望學習過的養豬朋友能改善豬場的仔豬存活率。

仔豬頻出問題,沒抓到管理重點丨“初生至60日齡”四階段飼養重點

“出生至10日齡仔豬”飼養要點

仔豬出生10日齡內是仔豬相對生長髮育最快的時期,同時也是仔豬最不好養的關鍵時期,因為此期仔豬最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而易導致增重緩慢,發病或死亡。所以,從仔豬出生至10日齡的這個階段的中心任務是抓成活,同時,在生後5至7天,應抓好仔豬練食。為了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此期主要應做好下述五項工作:

  • 圈舍防寒保溫 母豬臨產前,應視氣溫及舍溫情況,做好產前保溫準備工作。分娩時,如果舍溫過低,則應考慮升火保溫,最好使舍溫保持在25℃至30℃之間,以利仔豬成活。
  • 清圈消毒,保持環境整潔 母豬分娩的前一天,應將分娩舍徹底清掃乾淨,並用8%來蘇兒水或2 %火鹼水消毒。防止汙物和細菌感染,以減少發病的機會。
  • 仔豬固定奶頭,吃足初乳 分娩時,應該做好分娩監護工作,一方面要防止母豬壓死或踩傷仔豬,一方面可以視仔豬強弱,幫助仔豬找到並固定奶頭,讓其吃足初乳。實踐證明,仔豬吃初乳越早,抗病力越強,吃初乳越多,體質愈壯。但是,在生產實踐中,往往發現有的母豬護仔性很強,分娩時一旦有人接近,則表現精神非常緊張,對此,切莫強硬護理,以防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 補充鐵劑,提早引食 仔豬出生後三天便應給每頭仔豬肌肉注射或口服鐵製劑,防止仔豬發生缺鐵性貧血。生後5至7天應該用鹽水煮豆放仔豬補料間或每天多給母豬喂幾次菜或其他青飼料,讓仔豬練食。力爭10日齡左右仔豬由引食到開食。實踐證明,仔豬開食愈早,則成活率愈高,仔豬生長愈快。
  • 服健康豬全血 防止仔豬出生後1至2天內下痢,可以給仔豬口服健康豬全血2至3毫升,每天兩次,連服兩天。
仔豬頻出問題,沒抓到管理重點丨“初生至60日齡”四階段飼養重點


“10至20日齡仔豬”飼養重點

仔豬生後10至20天,是仔豬由吃奶逐步轉為吃飼料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仔豬表現活潑,並開始長牙,愛啃東西,因而是仔豬易發白痢的又一個重要時期,也是培育仔豬的重要時期。此期的飼養管理重點是,防止白痢,抓好仔豬開食。一般應抓好下述四項工作:

  • 提早供給清潔飲水 幼豬的新陳代謝旺盛,據測定出生後20天,每公斤體重每天要沉積蛋白質9至14克,而成年豬每公斤體重只沉積0.3克至0.4克,差不多是成年豬的30到35倍。同時,仔豬鈣、磷、鈉、氯、鐵和銅、鋅等礦物質元素的代謝也比成年豬旺盛得多。所以,必須保證仔豬每天飲水,以確保仔豬旺盛的新陳代謝活動的正常進行。
  • 為了保證仔豬飲水,一般是在仔豬出生後的3至5天,給仔豬補料間內配備好淺水槽,供仔豬自由飲用。但一定要做到勤換勤消毒,確保飲水清潔衛生。
  • 儘早引食、練食、開食 仔豬出生後是慣於吃乳的。如果要使它能夠採食較多的飼料,則必須有一個逐漸適應和習慣的過程。這個過程被稱為引食或誘食。練食是引食的繼續,是仔豬開食的前奏。實踐證明,仔豬引食愈早越好,一般在產後5至7天即應進行,它是仔豬補料的首要工作,引食愈早則開食愈早,仔豬對飼料的消化能力愈強,發生白痢的機會愈少。引食的方法是在仔豬出生後5至7天,即有意識地將仔豬引入補料間內活動,同時在補料間撒少量用鹽水煮過的黃豆、黑豆或玉米,讓仔豬在熟悉環境的同時,按觸飼料。仔豬通過引食、練食,對飼料由聞聞拱拱到吃吃吐吐,便很快開食。此外,也可利用中午仔豬活動旺盛時期,在分娩舍地面或在補料間撒些菜葉或幼嫩的青綠多汁飼料,進行引食。還可以用碎新磚的小塊、細碎爐渣、廢石灰渣等餵給仔豬磨牙,效果很好。
  • 注意仔豬補料 仔豬通過引食, 一般經3至5天即會吃食,這時,應給優質補充飼料,使豬養成吃料習慣。此期,各地可以參考下述飼料配方(單位%):
  • 配方一:脫脂奶粉10.0 黃玉米45.25 高梁10.0 豆餅20.0 小麥鐵5.0 魚粉7.0 酵母2.0 食鹽0.25 碳酸鈣0.2 微量元素0.1 維生素0.2 蛋氨酸0.1
  • 配方二:玉米45.5 黃豆餅 25.05 小麥25.0 磷酸鈣1.1 石灰石1.25 微量元素0.2 維生素1.2 抗菌素0.2 食鹽0.5
  • 抓好綜合管理 保持圈舍清潔乾燥,讓仔豬吃足初乳,抓好母豬奶水,增加墊草,防止白痢發生。
仔豬頻出問題,沒抓到管理重點丨“初生至60日齡”四階段飼養重點


“20至40日齡仔豬”飼養管理關鍵

仔豬出生後20天母豬泌乳量達到高峰,以後便逐漸降低,而仔豬則由開食走向旺食。因此,如何使仔豬由開食儘快轉向旺食是此期飼養管理的關鍵。實踐證明,仔豬開食愈早則旺食愈早,仔豬出現旺食愈早則增重愈快,飼料利用率愈高。因此,在仔豬生後20至40 天,應重點抓好下述六項工作:

  • 定時敞供飼料 在限量條件下不利仔豬增重,一般應該採取定時敞供辦法,要固定飼餵時間和飼餵次數,使豬養成定時吃食習慣,一般日喂六次。飼料一定要新鮮,現拌現喂為好,力爭做到少給勤添。
  • 增加採食 投其所好,儘量讓豬多吃料。
  • 常喂青綠飼料 經常餵給優質青綠飼料,增加豬飼料的適口性,擴大采食量,保證營養充足。
  • 管好母豬 加強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保證奶水充足。
  • 及時去勢、防病 做好35至40天去勢和40日齡的防疫注射工作,並且隨時注意防治仔豬的皮膚病。
  • 減少應激 餵養時適當多接觸仔豬。培養人畜“感情”,減少斷奶後的應激損失。
仔豬頻出問題,沒抓到管理重點丨“初生至60日齡”四階段飼養重點

“40至60日齡仔豬”飼養管理重點

出生以後40至60日齡是仔豬生長髮育最快,飼料利用率最高的時期。仔豬在這個階段,因母豬奶水已遠遠不能滿足它的需要,而出現貪食、爭食和搶食現象,應抓住仔豬喜食的這些特性,適當增加飼餵次數和飼餵量,或者在確保飼料清潔情況下,讓豬自由採食,以確保仔豬生長髮育的一致性。此期飼養管理的重點是盡力讓仔豬吃飽吃好。為此,應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 保證飼料的穩定性 豬有吃 “死食”的習慣(即認準一種飼料後再變更飼料則不愛吃),所以,應保持飼料的絕對穩定性,以利繼續狠抓旺食。此期抓旺食的方法是,冬天在午後,夏天在早晚,日糧的給量應占全天喂量的1/2至2/3,儘量讓它吃飽為止。
  • 增喂夜食 夜間餵食可以明顯促進仔豬增重,但一般應有照明設備,並在10點左右飼餵。
  • 保證營養平衡
    保證飼料營養平衡, 特別是蛋白質、能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供應應該充足。


仔豬頻出問題,沒抓到管理重點丨“初生至60日齡”四階段飼養重點

▶️作者:道氏養豬寶典,在養豬業有多年實戰經驗,曾任300頭母豬養殖場技術廠長,網上看豬病4年,幫助無數養豬朋友!

為回饋所有養豬朋友,道氏養豬寶典特意為大家準備了

“養豬必學6要素”和“私人訂製豬場疫苗流程”,私信回覆“我要學習”免費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