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去過哪些古關隘,哪一個讓你印象最深?

小藍讀史


我去過許多中國古代關隘,比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嘉峪關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今年夏天,我和家人參加了河北秦皇島兩日遊。第一站是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山海關古城。

山海關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美譽,是長城東端的重要關隘之一。

置身其中,彷彿走進歷史,山海關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城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威遠堂等歷史文化景觀。充分展現了山海關“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雄偉氣勢。

山海關是明長城三大名關之首,是我國古代城市建設寶庫中的一部傑作。很多歷史事件在山海關發生。

在山海關古城,除了感受她那悠久的歷史,另一個重要的古蹟就是鎮東樓。走進鎮東樓時,迅即被牌匾上的“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所震撼。山海關的城樓上的匾額寫著“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到底出自誰之手一直有爭議,也沒有確定的證據,據當地的史志記載,這五個字是明朝成化年間的進士肖顯所寫,書法風格很有氣勢。

城樓裡放著兩塊牌匾,一塊為原作,一塊為清朝時期的複製品,而如今掛的這塊匾則是1918年的複製品。



紅塵有愛我


由於本人受工作和家庭條件限制,(上有80歲的老父母,下有三個6歲~16歲的孫子)加上孩子們工作都挺忙,五一,十一長假一般是緊讓著孩子們去遊玩,雖然這樣,但我們仍然去過幾個古關隘,例如娘子關,雁門關,長城天下第一關,嘉峪關。祖國的名山大川,險關要塞,每每游來都給人以啟迪和心靈的震撼。

然而要說到對我印象最深的非嘉峪關,玉門關莫屬。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有個遠門的叔叔,1974年在甘肅因公負傷,那時人們的對情誼特別看重,因此,我的父親領著我,從華北大平原的河北坐火車🚉到了甘肅,我們到達時,那個叔叔已去世,根據叔叔的遺願,他的骨灰撒在了嘉峪關外,那時不到十歲的我,第一次見到如此荒涼,又是如此壯闊,恢宏的嘉峪關,我被它震撼的無語,雖然幼小的我無法用語言形容,描述它,直到以後幾十年我都無法忘懷,它讓我知道勞動人民的力量是那麼的偉大,留給我的啟示是:古關隘雖然高大雄渾,讓人嘆而觀止,但更讓我們值得驕傲和尊敬的是中華民族的先民們。





暗香香


我記得是我大學上學實習的時候,去了一趟秦皇島,去了那裡的角山長城舊址,不是景區,給我留下很深印象,我們從駐地出發,整整走了4-5個小時才到目的地哦,而且到了還得往山上去爬,那個是原來的古城牆,根本沒有修好的石階,只能從土道一路往上爬,雖然挺累,但是登頂的一刻,還是感覺心情不錯,感受到了古人的偉大。


你才到碗裡去擦擦


作為一個旅遊從業人員,我推薦嘉峪關!

嘉峪關最著名的景點是嘉峪關關城以及明長城古蹟及其最西邊起點。淡季遊覽關城,緩步參觀,城內建築精巧,氣勢雄偉。城外茫茫戈壁,進入荒蕪之地,立顯“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蒼涼感。及至遊覽長城第一墩以及懸壁長城等遺址後,返回關城,看著高大威武的將軍雕塑,細細品味,金戈鐵馬,商旅駝隊自然會交替浮現在腦海,繁華的商旅貿易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保障,保駕護航,從古至今,概莫能外。

陰沉的天色之下,更有一種肅殺之氣。 彷彿能感受到陡壁上方牆洞之內有利箭瞄準。

古絲綢之路,從這裡進出,戍邊的軍隊駐紮,過往的商隊歇腳。 關城是座城,那時是有人生活的城,主要是軍隊,家眷,還有一些生活娛樂商業設施,很繁榮的。

關城裡面,那時應有各種做生意的店鋪林立,人來人往,應該也有西域的外國人吧!

關城裡還有娛樂休閒的戲臺,旁邊有文廟和武廟,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確實是一座有生活氣息的城。話說在這個經常要打仗的邊陲前線,文廟起得比武廟高大,因為在朝廷裡還是尚文的,所以文官在安逸的後方動動嘴皮子,往往卻能左右前線殺得你死我活的戰局。

傻眼了,從關城城牆上望出去市區的方向怎麼是這樣,煙囪林立,一條條黑色煙柱直衝天。本來就是陰雨的天空更加灰濛混沌,突然有《銀翼殺手》裡面末世城市的既視感。聽說是發電站?

這座如今看起來空空如也實則是從歷史中一路廝殺過來滿載無數腥風血雨仍然屹立的城。對著牆磚都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愛旅遊的小石頭


我去過一些古關隘,但是印象最深的還是四川劍門關。

劍門關城關建造在兩個絕壁之間的險要位置,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三國時姜維曾率兵三萬守關,曹操十萬大軍莫能奈何。今天一睹其風采,果然名不虛傳啊!

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棧道建造在懸崖峭壁上,不要說易守難攻,就是今天走起來也不簡單。特別是景區保留一處,用古棧道建造方法而建的體驗式棧道,走上去令人“叫苦不迭”!

棧道不用一鐵一釘,全用木頭榫卯連接,人走在上面腳下吱吱呀呀,好恐怖呀!我們前面有幾位上海來的小夥子上去走幾步,硬是退了回去,繞道而行。城市裡的孩子哪裡經得住這樣的刺激。實際上景區為打造這段棧道,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倍的安全係數啊!

我和老伴踏上這吱吱呀呀到棧道,還覺得有點晃動,真是嚇出一身冷汗。身子哆嗦腿顫抖,旅遊的美妙全在裡頭。

至今回憶起來,還覺得可笑。被景區“騙的不輕”啊,這也是景區的高明之處。


倔老頭5895


我去過的關隘有:山海關、嘉峪關、娘子關、荊紫關、劍門關、關埡…,大大小小十幾座關隘,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位於昭化古城西門外山上十五里的一道關隘¬——“天雄關”!

古蜀道金牛道上接秦嶺古道入四川后,經昭化,過劍門,直達通梓潼後一馬平川的到達成都。從昭化到梓潼段穿山越嶺,大都沿山樑山脊開拓建設,兩側植滿松柏,據說是張飛的傑作,金牛道在此留下了最精華的面容,而天雄關上接朝天(廣元),下望劍閣,是這條古道上的最美的一道關隘屏障!


相比20公里外的赫赫有名的“劍門關”和山下的昭化古城,天雄關太低調了,低調得有些荒寂!

《昭化縣誌》載:"……關之地勢雄險而扼秦蜀古道要衝,峰連玉壘,地抱錦城,襟劍閣而帶葭萌,距嘉陵江而枕清水,誠天設之雄也"。


我是在昭化古城的“評書館”,聽到了 “蜀道名嘴”苟銀春表演評書—“蜀道歷史考證”和“張飛挑燈夜戰馬超”中,才知道張飛就是從天雄關衝出,在西門外“夜戰馬超”的,才來到天雄關。誰知它竟成了印象最深的關隘之一!


因為“天雄關”太古樸了!我給你描述一下吧!

紅砂岩石的古道被遮天蔽日的松柏掩映,在山樑頂轉角絕壁處,被一座殘破的關隘擋住去路,關門前的“天雄關”石碑後矗立一棵巨大的漢柏。一座石門拱門洞,只剩下當地人稱為“漢闕”的石柱,這殘破的漢闕頗有滄桑感,“漢闕”前的兩塊石碑,字跡尚能辨認—“仁壽普沾”、“蜀道青天”,“蜀道青天”德政碑的柱聯是—“風清蜀北今XX;春滿河南古XX”。 關隘城牆全無蹤跡,連殘垣斷壁也沒有了,只剩下一個幾百平方的土壩坪,一座貨真價實的古關!

在天雄關土壩坪上,存有歷代的各種石碑:歷代名人過此關的題詠、官府修葺關隘道路的政績,大都字跡模糊難以辨識。

我抄錄下了“漢闕”的柱聯,有四幅:

清風明月關門過;崇山峻嶺道路X;

巍巍古廟鎮斯地;峨峨雄關踞高崗;

飛閣流丹高接雲漢;層巒聳翠上達地天;

山川鬱紆成高岫;江水出沒見平原。


站在關前的殘垣石塊上,可以遠眺昭化古城、嘉陵江水,金戈鐵馬的歲月已逝,天關雄風也湮沒在了蜀道之中!

正是因為蟄伏於崇山莽林,天雄關才保存了一幅古樸而雄渾的面容,實際上保護維修或維持現狀,我認為是對古蹟最大的尊重!

這就是我印象最深的古關隘!希望你能喜歡!


思思視線


1,記不得是哪一年,還在當記者的我跟隨縣委、縣政府(溫副書記,郭副縣長帶隊)赴河西新農村建設考察團一路西行,曾來到了敦煌莫高窟。

2,莫高窟(Mogao Grottoes)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及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發現的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1961年,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3,當然,我們肯定又去了月牙泉。

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我們去的那年,聽說水位下降了,當地政府啟動了保護項目,好像在四周鋪設了輸水管道,從外界提供水源。傳說中月牙泉水位水量一直保持平衡,水源來自神奇的大自然,但時過20多年了,2020年的月牙泉究竟如何,的確不得而知。所以,這裡,對我影響最深。








張海健


對中國人而言,有些地名己不再指代具體的方位,而升格為寓意深沉的標誌性符號,但凡輕輕觸碰,既刻便能引發強烈的文化共鳴,比如:雁門關,地處山西省代縣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的一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說雁門關就離不開一部叫《楊家將》的通俗演義小說的影響,這部小說後來被編為評書、戲曲、電影等多種藝術版本,"兩狼山",戰匈奴,天搖地動。好男兒,為國家,何懼死生!"多少年代,無數的志士仁人頌揚楊家將英雄業績,義無反顧地踏上為國家,為民族流血犧牲的戰場,一去不返。

為啥這座關叫“雁門關"呢?它的兩側是陡峭的山嶺,古代這一帶的山叫勾注山,每年春天,南雁北飛,山頂氣流旋急,大雁無法越山飛行,只能從城門洞裡飛過去,所以叫雁門關。

《雁門關》為啥敢稱"中華第一關"?

1937年侵華的日軍在雁門關一帶遭八路軍痛擊而腦羞成怒,拆毀了沉澱著深厚華夏情結的雁門關以洩憤。

時間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殘破的雁門關得以修復,雁門關的城樓上,一塊與其身份相匹配燙金牌匾被高高掛起:“中華第一關"。

謝謝!





風無蹤跡000


夏塔古道,是古絲綢之路上最危險險的隘道,溝通天山南北,2010年被評為最美古道,作家張承志稱夏塔古道為地球上最美的地方。夏塔古道又稱唐僧古道。

非常之觀在於險遠,只有馬兒能陪伴我們去看絕世美景,我們溯夏塔河而上,追隨張騫、玄奘的步伐,策馬崩騰在夏塔峽谷的草地上,到達木扎爾特冰川,看冰山直插蒼穹,巍峨天山,肅然起敬,敬畏自然, 敬畏生命!在這裡去體驗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塞外詩意畫卷。






天馬故鄉龍騎士馬術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去過好幾個關隘。

第一是廣西憑祥友誼關,是中國與越南的重要關隘。修於明清兩朝。我國十大名關之一(友誼關)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牆,右側是右輔山城牆,猶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是我國保存比較完整的明、清時期的南疆邊關要塞。始建於漢朝,原名雍雞關,又名大南關、界首關。明洪武元年(1368年)名雞陵關。永樂五年(1405年)更名鎮夷關;宣德年(1428年)改名鎮南關;1953年更名為睦南關,1965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命名為“友誼關”。友誼關景區包括關樓、城牆、左輔山炮臺(鎮關炮臺)、右輔山炮臺(金雞山炮臺)、清末廣西全邊對訊署(法式樓)以及大清萬人墳等,總佔地面積250 萬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11663.76平方米。

友誼關保存完好,建在中越邊境群山環抱之中!過境就是越南,一個泥巴土坪的停車場,停滿了去往越南各地的巴士,彷彿回到了過去80年代的中國,

這就是越南的國道,道路兩旁的民舍。

日出下龍灣

下龍灣,海上桂林。越南重點旅遊景區,有點現代化的氣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