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可以找到可行的光年旅行方法呢?

鈐古吟今


人類如何可以找到可行的光年旅行方法?

♥按照目前地球人類掌握的科技水平和手段,還沒有辦法找到超過光速的物質了來建造星際飛船;估計還得要100萬年之後。人類隨著認識宇宙達到Ⅱ級文明,可以充分利用太陽系能源才行;因為我們人類現在還處於0.75級文明。就連地球都還沒有弄清楚,談何星際穿越旅喲!不過天文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宇宙的探索與研究,星際穿越旅行僅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這方面美國NASA早在幾十年前就著手開始準備了。


●區別於地球上其他生物,人類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使用技術。所以當地球面臨災難,不太適合人類居住之時,人類就有希望利用科技手段離開這個星球,找到新的集聚地,從而讓人類的生命基因在宇宙中得以延續。

為了離開地球併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我們需要足夠先進的航天術。地球人類火箭技術的發展歷史,以及探索太陽系不同星球的雄心。


●在科幻片的電影《星際穿越》中,也有人類探索宜居星球的類似場景。當時地球面臨災難,美國宇航局派出宇航員去尋找可能的人類未來棲息地,最終失敗而歸,令人很是遺憾。不過地球上的天文學家早已未同綢繆,做著這方面的探索。自從90年代起,天文學家通過多方面的多力,已經探測到將近4 000顆系外行星,而其中有10多顆與地球非常類似,並且宜居,很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移居的目的地。可以預見進行星際旅行時所需要的技術肯定會與我們目前所使用的技術完全同,否則我們將很難抵達最終的目的地。未來的各種可能技術做了一番總結,包括蟲洞和曲率加速等。


在電影《星際穿越》中,人類利用人造蟲洞快速抵達了距離銀系13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未來的人類是否能夠具有這樣的能力,耳許這與一個文明的智能程度有很大關係,這也是人類探討的主題之一。蟲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兩個連接不同時空隧道,蟲洞也可能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時空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也譯作蛀孔。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

●為了逃離星系之間的牢籠,無數的科學家們試圖尋找能夠超越光速的辦法;由於光速無法超越,空間之間的摺疊穿越就成為了人類文明的最後一根大草。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明姆首次提出了蟲洞的概念;他認為在宇宙之中存在著某一種狹窄的隧道。而能夠連接兩個不同的時空,而一旦我們能夠利用這種通道,就可能瞬間到達數百萬公里以外的區域;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對蟲洞做出了自己的解釋,按照引力方程式得數,在宇宙中連接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可以為人類遠距離航行提供通道,然而遺憾的是,時至今日我們依舊沒有觀測到宇宙中蟲洞的存在。也就是說人類依舊被困在自己的星系裡。那麼我們不禁幹想象,宇宙如此浩瀚,它存在的意義何在又是什麼呢?

●不管這個未來有多麼遙遠,如果有一天人類真正的發明蟲洞科技,那麼又有一個可怕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我們中這個世界中,是不是已經出現過很多穿越者?甚至這個世界已經被人類篡改過很多歷史。這樣聯想起來,這個世界確實存在太多過於巧合的事實。那道我們這個世界被悄無聲息的拯救過無數次?僅僅只是我們全然不知。

科普知識,個人觀點,這裡僅供提問者和今日頭條的閱讀者們參考娛樂一下。

知足常樂2020.3.25日於湖北省鍾祥市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